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信息服务> 正文
"网络实名制"为何难?-杭州实施"网络安保条例"调查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trong>--杭州实施&ldquo;网络安保条例&rdquo;情况的调查</strong></p> <p>&nbsp;&nbsp;&nbsp;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杭州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从今年5月1日起,发帖、写博、网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杭州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地方立法实施&ldquo;网络实名制&rdquo;的城市。</p> <p>&nbsp;&nbsp;&nbsp;&nbsp;这项&ldquo;新规&rdquo;在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纷纷表示质疑,有关&ldquo;网络实名制&rdquo;的争议不断。互联网信息服务商以及网民如何执行&ldquo;新规&rdquo;?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p> <p><strong>网络实名制:实际操作颇有难度 </strong></p> <p>&nbsp;&nbsp;&nbsp;&nbsp;如今,记者打开杭州网、19楼等当地多个知名网站的论坛、博客板块发现,&ldquo;新规&rdquo;在这里仍处于&ldquo;束之高阁&rdquo;的状态。</p> <p>&nbsp;&nbsp;&nbsp;&nbsp;在杭州网的论坛里,记者点击注册后,显示如下提醒信息: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等等;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会员违反论坛规定触犯法律的,责任自负。阅读完毕后,只需要提供用户名、密码、电子邮箱等几个信息即可注册,全然没有身份证明的踪影。记者注册了一个账号,10秒钟左右搞定,随后就可以自由发帖了。</p> <p>&nbsp;&nbsp;&nbsp;&nbsp;多个当地网站论坛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所在的网站还没有要求注册用户必须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浙江在线的论坛客服人员称,真的实行恐怕要等待有关部门的具体通知。19楼的客服人员则表示,&ldquo;这个事情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怎么操作还不是很清楚。&rdquo;</p> <p>&nbsp;&nbsp;&nbsp;&nbsp;&ldquo;准确核实网民信息,很难做到。&rdquo;杭州当地一家网站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怎么核实,是让网民来我们网站当面验证,还是在注册时要求网民真实填写相关信息?目前还没有细化的规定。</p> <p>&nbsp;&nbsp;&nbsp;&nbsp;上海市信息法律协会副秘书长李立律师提出,法律规章贵在&ldquo;明确&rdquo;,明确的规定,才能让大家有明确的行为预期。而杭州这项&ldquo;新规&rdquo;,有不少概念诸如&ldquo;恶意&rdquo;&ldquo;人身攻击&rdquo;&ldquo;谣言&rdquo;&ldquo;扰乱社会秩序&rdquo;&ldquo;捏造事实诽谤他人&rdquo;&ldquo;可能危害&rdquo;等,并没有相对明细的界定,这些概念直接涉及到处罚或处理的内容,如无明细的界定,就等于给相关行政部门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不符合现代法治约束政府权力的精神。</p> <p>&nbsp;&nbsp;&nbsp;&nbsp;还有专家指出,散布谣言、影射他人、人身攻击等条款,在实际操作时也有难度,比如部分失实的传言算不算谣言?如何保证执法部门的判断公允?判断&ldquo;扰乱社会秩序&rdquo;等行为要不要经过公开讨论和辩论?最终由哪个部门来裁定?关于&ldquo;诽谤&rdquo;的标准是什么?涉及官员丑闻包括贪腐案件,也算个人隐私吗?如此等等。</p> <p>&nbsp;&nbsp;&nbsp;&nbsp;但也有人认为,杭州实施网络&ldquo;新规&rdquo;,目的是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探索做法值得肯定。</p> <p><strong>网络监督:需要&ldquo;鼓励&rdquo;而不是&ldquo;过滤&rdquo; </strong></p> <p>&nbsp;&nbsp;&nbsp;&nbsp;社会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是《条例》第19条: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电子公告、网络游戏和其他即时通信服务的,具有用户注册信息和发布信息审核功能,并如实登记向其申请开设上述服务的用户的有效身份证明。电子公告服务是指在互联网上以论坛、聊天室、留言板、博客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p> <p>&nbsp;&nbsp;&nbsp;&nbsp;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认为,随着网上交流方式的增多,网民、网吧数量快速增长,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制定地方性法规,以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p> <p>&nbsp;&nbsp;&nbsp;&nbsp;&ldquo;新规&rdquo;一出,让杭州市500多万网民一下子&ldquo;跳&rdquo;了起来,许多网民认为,上网发表言论必须&ldquo;实名&rdquo;,这会带来一个很大的负效应――&ldquo;过滤&rdquo;方兴未艾的&ldquo;网络监督&rdquo;,当前,有关部门更需要研究的是&ldquo;如何进一步保障网民批评个别不良官员的权利!&rdquo;</p> <p>&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网络监督发挥了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尤其在舆论监督方面已成为传统舆论监督的重要补充。比如陕西周老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温州&ldquo;购房门&rdquo;事件等,皆是借助匿名网友的暴料,引起社会的关注,最终才得以还原真相、惩恶扬善。</p> <p>&nbsp;&nbsp;&nbsp;&nbsp;一些网民担心,&ldquo;如实登记用户有效身份证明&rdquo;后会对网络监督造成致命打击。经常在网站论坛间流连忘返的杭州市民徐小姐说,要实名才能发帖,写博客,谁还敢举报?&ldquo;我是不敢了&rdquo;。</p> <p>&nbsp;&nbsp;&nbsp;&nbsp;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表示,实名举报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就目前而言,政府方面对于网络监督应当&ldquo;鼓励&rdquo;而不是&ldquo;过滤&rdquo;,及时解疑释惑,引导网上舆论。如果一味地堵塞言论,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p> <p>&nbsp;&nbsp;&nbsp;&nbsp;&ldquo;要保护网络安全,首先要保护网络说话者权益。互联网是疏导社会矛盾的有效的&lsquo;排气阀&rsquo;,而&lsquo;网络实名制&rsquo;将堵塞这个&lsquo;排气阀&rsquo;。&rdquo;浙江大学传媒和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邵志择认为,不能因为网络言论存在一些问题而&ldquo;因噎废食&rdquo;。</p> <p><strong>网民诉求:要&ldquo;拓宽渠道&rdquo;而不是&ldquo;收缩空间&rdquo; </strong></p> <p>&nbsp;&nbsp;&nbsp;&nbsp;引发争议的另一个焦点是:&ldquo;网络实名制&rdquo;将会&ldquo;收缩&rdquo;公民诉求表达的渠道。</p> <p>&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党和政府各级领导与普通民众通过网络交流日益频繁,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在新增的举报渠道中,网络就是其中之一。</p> <p>&nbsp;&nbsp;&nbsp;&nbsp;杨建华说:&ldquo;互联网之所以成为公民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源自于网络发帖举报的匿名性和放大效应,这既能保护举报人的安全,也可以避免石沉大海。&rdquo;</p> <p>&nbsp;&nbsp;&nbsp;&nbsp;杨建华认为,有关部门应该考虑如何拓宽和畅通网民诉求渠道,要通过成功案例总结引导网民合理、有序地发表言论的经验,并非所有网民都是&ldquo;愤青&rdquo;,没有必要&ldquo;一棍子&rdquo;打死。</p> <p>&nbsp;&nbsp;&nbsp;&nbsp;邵志择认为,网民发表的意见,也有一些谣言、语言暴力等问题,但毕竟是极少一部分,守法的网民是占绝大多数的;对于喜欢造谣生事的网民,可以通过刑法等法律追究其责任,如果为防范极少数人的不良行为,而让全体网民&ldquo;收缩空间&rdquo;,这样做会不会&ldquo;矫枉过正&rdquo;呢?</p> <p>&nbsp;&nbsp;&nbsp;&nbsp;&ldquo;实名制只能是提倡,不能用立法来强制推行。&rdquo;浙江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化管理处处长吴君青告诉记者:&ldquo;在征求意见时,我们向省人大常委会书面意见反映了两次,希望再斟酌斟酌,暂缓出台该条例,里面很多内容不是很成熟,也不是很好操作,现在还没到立法阶段&rdquo;。</p> <p>&nbsp;&nbsp;&nbsp;&nbsp;媒体专家认为,对于互联网的管理,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有利于拓宽公民诉求渠道;二是有利于促进积极有效的网络监督;三是有利于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p> <p>&nbsp;&nbsp;&nbsp;&nbsp;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博士杨吉说:&ldquo;难道我们只有通过实行实名制,才能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从目前情况看,凭有关部门的技术手段,没实行网络实名,一些利用互联网犯罪的人不也是被&lsquo;揪&rsquo;出来了吗?&rdqu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