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第十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16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也在京召开。大会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会上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和“2015年度全国打击侵权盗版十大案件”,在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网络版权侵权事件作出总结的同时展望了未来中国网络版权保护的运行方式。
1 核心观点:版权保护大会告诉了我们什么?
1.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刻不容缓
网络版权文学保护是2016年“剑网行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大会设立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分论坛对网络文学新时期的产业生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阅文集团副总裁侯庆辰以“内容连接2.0时代的网络原创文学生态圈”为题的演讲成为了大会焦点。他提出了阅文集团在版权保护和引领良性产业生态上形成的特有的“阅文模式”,就是要通过全民阅读和版权保护的互动,发动大众对网络版权进行保护以形成网络文学生态圈。可以说,网络版权保护大会将网络文学版权保护这一问题置于了新高度,体现了泛娱乐产业深入发展的时代特色。
2.网络转载版权保护受到重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信公众号、bilibili、微博等基于PGC的数字内容原创平台不断壮大,而这些自媒体生产内容的转载长久以来未受到充分保护,这可以说是版权保护领域的一处空白。建立以“版权印”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版权快速授权平台是进行网络转载版权保护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网络内容原创者的要求,也是政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版权保护的必然选择。通过互联网版权快速授权平台,网络内容原创者开通个人版权银行账户,绑定导入自己在微信、微博、优酷土豆等平台和云存储中的原创内容,快速设定授权规则,再将版权银行的logo二维码放到自媒体和云存储中作为头像即可。当别人想要转载文章时,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刻就能链接到原创者在国版中心的个人版权银行账户,在线一键式获得原创内容的合法使用授权,国版中心帮原创者收取授权费用,然后转交给其个人账户。
3.网络赛事直播保护面临挑战
大会邀请乐视体育首席内容官刘建宏进行主旨演讲,讨论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赛制直播面临的版权问题。刘建宏提出新媒体时代需要依照现有法律尽快厘清体育版权的法律性质和权利边界,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加强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通过立法明确体育赛事节目的权利属性,进而纳入著作权保护客体,填补体育赛事节目法律保护的空白,与国际上法律实践保持一致。同时,扩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围,将实时直播纳入规制范围之中,或者将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广播权合并成为播放权。
2 深度思考:网络版权保护的艰难与必然
1.网络版权保护的困难性
网络文艺更容易受到盗版的冲击是由其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它直接发布于网络,网络开放性、自由性的空间属性使得它很容易被复制使用。拿网络文学与传统的出版行业做对比,其盗版成本极低,不需要印刷机和纸张,盗版网站就能通过恶性搜索和内容复制两种方式对网络版权进行侵权。这种侵权行为依托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让人更难防备。同时,网络盗版的维权难度大,网络的虚拟性加大了权利人维权的难度,对于网络盗版的查证极为困难。正因为如此,数字内容盗版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出现,因而网络版权保护困难重重。
2.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的政策支持下,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产业成为了整个互联网行业新的发展趋势,基于版权进行产业化开发也成为了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潮流。针对于网络版权的保护不单单是网络小说、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等具体具体文艺门类的保护,更是对产业融合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就意味着具体艺术门类的外延越来越模糊,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行业势必融合发展,版权侵权行为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网络版权保护需要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
3 展望未来:网络文艺的版权保护路在何方?
1.建立数字版权保护体系
就政府而言,只开大会是远远不够的,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建立数字版权保护体系才是维持良好版权生态的持久之道。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就是要求政府运用网络版权保护技术对盗版网站围追堵截,对盗版、侵权的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站进行整顿、关闭处理,让盗版网络文艺失去生存环境。二是进行数字版权保护体系的建设,数字版权保护在我国并无专门的立法,主要还是依据《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著作权进行保护,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而美国的《知识产权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千禧版权法》等法律共同构成了数字版权保护体系,它使得对于盗版的惩罚从卖者走向了买者,值得我国的法律保护体系借鉴。
2.建立从业者行业维权组织
对于网络文艺的从业者而言,建立联盟,通过行业维权组织共同抵御盗版是当务之急。行业维权组织的建立既需要阅文集团这样的龙头老大起到引领作用,也需要千千万万个自媒体自觉地加入组织,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作为一个新兴的潜力市场,网络文艺市场竞争激烈,网络文艺从业者用尽各种方法在瓜分这块“蛋糕”。但是在版权保护这一问题上,所有的从业者都应该同仇敌忾,因为只有改变盗版猖獗的市场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做大网络文艺这块蛋糕,让从业者真正地从数字内容中获利。
3.培养大众版权意识
网络信息获取的无偿性导致了网络用户将网文艺学视为一种可以分享的免费资源,这正是网络版权侵权行为不断发生的根源所在。培养广大网络文艺受众的版权意识十分重要,它既是提升我国人民文化素质的现实要求,也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解决网络版权侵权问题的根本做法。版权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也需要从教育出发对青少年加强版权意识的培养。只要根本上提升了我国网络文艺受众的文化素质,盗版猖獗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通过2016网络版权保护大会,业界和政府对于网络版权保护新方式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索,大会的目的在于对网络文艺,特别是网络文艺的产业化进行保驾护航。而大会提出的种种设想要想真正地实现,网络版权的良性生态环境想要真正地持续发展下来,还需要政府、从业者和大众三方共同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版权生态环境,需要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