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位艺术家挥毫泼墨书写一座城市的大爱与深情
发布时间:2014-04-10
<p style="text-indent: 2em">
今天,3位杭州市民代表、志愿者和我们的记者一起,启程前往甘肃民勤,见证“杭州林”;他们将在“杭州林”基地与沙漠亲密接触,与梭梭深情对话,聆听来自大自然的辽远声音。</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昨天,11位著名书画家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以艺术家的高远境界与阔大情怀,围绕“拯救民勤·绿色传递”主题,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旋律,表达对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传达一座城市的大爱与深情。</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陈振濂说,“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切口小,但意义深远;杭州日报发起这样的活动,唤起了公民的责任心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担当,是培养公民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导向。</p>
<p align="center">
<img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0410_094421.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说,艺术家要有境界,做事要有高度;“拯救民勤·绿色传递”这样的活动要大力弘扬,它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方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感谢11位书画艺术家一起加入用艺术为“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鼓与呼的行列。今天,我们刊出这组作品,以这样一种艺术的方式,为“美丽中国”、“美丽杭州”加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包辰初:希望在民勤,也能看到这片鲜绿</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杭州日报》主办“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退休于杭报的老报人,我非常乐意参加这个活动,这幅泼墨技法创作的作品,色彩比较鲜艳,希望在民勤,也能看到这片鲜绿。</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山水画家,曾任《杭州日报》主任编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何水法:这是社会正能量传播的重要方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要有境界,做事要有高度。德为艺先。这样的慈善公益活动要大力弘扬,是社会正能量传播的重要方式。</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花鸟画家,是中国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之一)</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俞柏鸿:我花了一周时间来构思创作这幅作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杭州人,我惦记着我们杭州人在民勤种下的那片“杭州林”,也非常想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来参与《杭州日报》的这个活动。这次是给了我一个尽自己力量、献微薄爱心的机会。花了一周时间,我构思创作了这幅六尺整张的大山水国画《层林尽绿共江南》。这个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传递”,江南杭州有青山绿水,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江南绿色,完全可能传递到2000公里外的民勤沙漠。</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知名评论人、山水画家,现任浙江工人日报社副总编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金晓海:愿“杭州林”像兰花一样生机勃发</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我是军人出身,哪里有需要,只要我能做的,一定尽一份力。愿今后的“杭州林”像兰花一样,生机勃发、婀娜多姿、清韵可掬。</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青年实力派花鸟画家,著名花鸟画家陆抑非弟子,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办等国家机构和海外机构收藏,兰花为其代表作)</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楼意:愿“沙漠之舟”为民勤带去无限生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我是第一次参加“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很多人称我“动物画家”,所以我特地创作了这幅“沙漠之舟”,一只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的场景。这只骆驼就如同“杭州林”,为民勤这片土壤带去无限生机。</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青年实力派画家,尤擅画虎、马等动物)</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春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虽然人在北京,但心系杭州,</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心系这样有意义的活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虽然我长期在北京从事艺术创作,但在杭州有许多朋友。听闻杭州日报举办的这一活动,我觉得非常有意义。特地创作了一幅作品,寄去杭州日报社,尽自己一份绵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中青年实力派画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陈振濂:这个活动,让公民意识细化到了生活的细节之中</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杭州日报的这个活动我一直在关注,这个活动虽然切口小,但意义深远。10元钱就能种一棵树,全民都能参与。这样的活动,发挥了媒体的最大优势,唤起了公民的责任心、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担当,真正做到了培养公民意识,并且细化到了生活的细节之中。结合这个活动,我创作了这幅民生书法:拯救民勤,绿色传递为杭州日报环境社会公益大型活动,历时四载,非唯西北受助即杭城市民众以参与国家社会事务贡献绵力与有荣焉。</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现任杭州市人大副主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宋涛:祝福“绿色梦想”一直延续到民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杭州日报这个活动已经办了四年,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不容小觑。它唤起了杭州人心中的绿色梦想,也同样激发了我的绿色梦想,因此我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祝福这个绿色梦想一直延续到民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现任杭州书法院院长、杭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骆恒光:借用东坡诗句,祝福民勤,祝福杭州林</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主要是描写杭州雨后的美景,我借用这首诗句,希望民勤在“杭州林”的映衬下,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美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杨西湖:我以作品寄情民勤</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艺术家在社会中被广为关注,也得到了许多。当社会有需求时,我们义不容辞。也是我们回报社会的一个好机会。我以作品寄情民勤,衷心祝福,民勤的明天更美好!杭州与民勤共享一片绿色!</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沈浩:这个主题创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一起参与</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很高兴参加这个主题创作活动。我觉得这活动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一起参与。它可以激发艺术生的创作激情,相信明年会有更多的学生来参加!</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著名书法家、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