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动漫游戏> 正文
动漫产业链需有文化“魂”
发布时间:2014-03-09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动漫产业链是来自日本的一个词组,在2004年中国动画最低谷的时候被引入中国,从此被奉为法宝。近10年来,政府相关部门花大力气扶持、培养出一批动漫品牌,产业规模逐年翻番,动画产量也赶超日本。可是,从观众角度说,&ldquo;70后&rdquo;&ldquo;80后&rdquo;对国产动画的美好回忆恐怕要比&ldquo;90后&rdquo;&ldquo;00后&rdquo;多一些。</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不管选择怎样的学习方式,我们必须注意到,动漫产业链的源头是优秀动漫作品,而优秀动漫作品一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状况相关。</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比如日本动画,既有对狂言、能戏、歌舞伎、傀儡戏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体现出&ldquo;脱亚入欧&rdquo;思想对动画创作的影响,在大友克洋和宫崎骏的作品中,金发碧眼、古堡骑士、蒸汽朋克等元素屡屡可见,至于环保主题则直接源自日本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敬畏。</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再如欧洲动画,因为对过于直白的快餐型文化娱乐不太瞧得上,所以多数选择相对深刻的题材去做动画,而且对于动画的认真态度不亚于一部电影,甚至表达形式比电影更加艺术化和实验化。当然,欧洲动画也有自己的幽默,只是不同于我们熟知的搞笑,而是偏向于相对智慧的高级调侃,例如英国动画里经常会出现对于王室的讽刺。</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提到美国动画,我们都会想到迪斯尼和超级英雄,前二者代表着美国人心中的&ldquo;闹剧&rdquo;,表现他们对于搞笑文化的理解,超级英雄或反映政府希望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或代表平民文化中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与上述对比,我国当前的多数动漫作品还缺乏一个最能显示自己文化特色的&ldquo;魂&rdquo;,我们常常能看到对日美动画的浅层模仿甚至抄袭,但很难从作品中找到中国的文化内涵。查阅近几年的动画备案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童话和教育两类题材占所有备案作品题材总数的六成以上。这个数据如果在韩国,也许还有上升空间,因为韩国动画的优势正在于可爱的幽默动画和活泼的教育动画,这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中国则是一种无奈的表现。</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童话题材如此之多,表面看是因为中国动画企业把受众定位为儿童,并想当然地认为儿童就需要童话和寓言,实质上是对市场安于现状、对现实题材驾驭能力的丧失、对现实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回避。很多人都明白,在儿童这个年龄段之外是被日本和美国把持住的少年动画和成年动画,竞争激烈,风险太大。</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教育动画高居不下,一是因为教育市场的潜在规模实在太大,没人可以视而不见;再次则是对动漫产业链的&ldquo;矫枉过正&rdquo;&mdash;&mdash;卡通路标、卡通警察、反腐动画宣传片、红色动画、卡通井盖&hellip;&hellip;太多没有特色的卡通吉祥物和泛化的工具化卡通,不仅突兀,也没必要。</p>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宋体; color: rgb(0, 0, 0);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5px; ">   在动漫产业链中,原则上想象力之内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衍生产品出现,可当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习惯将动漫看做一种文化或不能在动漫中感受到文化的时候,动漫只是一个外壳,一种可以丢弃的商业包装。我们有和欧洲一样悠久的文化底子,可以做到同美国一样的动画特效,有比日本更加丰厚的政府扶持,但如果做出来的只是流水线上的商品,只是产业链上的一颗&ldquo;螺丝钉&rdquo;,和自己的文化并无关系,那无疑是一种悲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