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杭州旅游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6-9460.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7-1391.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8-6002.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8-6003.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8-6004.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8-6005.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9-1616.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9-1617.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苏 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9-1618.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39-1619.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0912/E20091231090040-62210.jpg" /></p> <p> 1</p> <p> 杭州旅游产业主要指标实现新突破</p> <p>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双重打击,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旅游行业全力保增长、提速度、创品质、促消费,实现了杭州旅游业的转危为机和跨越发展。预计2009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3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5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3.5%、10%和13%。杭州利用与台湾直航航点多、航班密和距离近的优势,重点实施台湾市场开发战略,吸引了大批台湾游客来杭。预计全年接待台湾游客45万人次左右,台湾市场已经成为我市的第一大入境市场。杭州被携程旅行网评为春季旅游热点城市第一名。根据国家旅游局首次发布的游客满意度调查,杭州位列全国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综合指数第一名。</p> <p> 2</p> <p> “杭州旅游消费券”成功发放</p> <p> 1月19日,杭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并开始发放旅游消费券,版本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日文、韩文,为全国最多;面值达2.5亿元,数额也为全国最大。全市共有14大行业的844个门店成为旅游消费券的使用商家。根据抽样调查分析,每张旅游消费券拉动289.45元的在杭消费,每1元财政资金的拉动效应为57.89元。杭州旅游消费券得到海内外主流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一次绝好的事件营销,在谷歌上搜索“杭州旅游消费券”达到1160万余条。与旅游消费券同步开展的2009杭州好客年活动,推出了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等32个既有杭州传统、又有国际色彩的项目。“杭州人游杭州”系列活动取得明显成效,面向大杭州特殊群体发放了20万张景点免费门票,102个乡村旅游点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392.29万人次,经营收入达1.86亿元。各区、县(市)也相继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西湖龙井开茶节、钱江观潮节、超山梅花节、运河烟花大会、购物天堂博览周、富春江运动节、千岛湖秀水节等得到游客、市民的广泛参与和好评。</p> <p> 3</p> <p> 南宋御街盛大开街,旅游综合体初见成效</p> <p> 9月30日,南宋御街盛大开街。南宋御街·中山路国际旅游综合体成了名副其实的“宜居、宜文、宜商、宜游”的“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既成了外地游客的必游线路,也是本地市?休闲购物的好去处。杭州大厦商贸旅游综合体国庆前精彩亮相,经营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集办公、会展、购物、酒店、旅游、餐饮、娱乐、休闲、文化、金融等多种业态为一体,具备了国外城市综合体的基本特征。西溪天堂、湘湖、千岛湖等旅游综合体建设也初见成效。</p> <p> 4</p> <p> 西湖西溪运河“三大综保工程”再结硕果</p> <p>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前夕,西湖风景名胜区圆满完成西湖申遗整治、满觉陇“景中村”整治、六和塔景区周边环境整治、玉皇山南综合保护等十大项目,第八次推出新西湖。西溪天堂一期的悦榕庄、布鲁克酒店、中国湿地博物馆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精彩亮相,杭州江南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区域(一期)20幢古建筑有限开馆。7月,经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西溪湿地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运河(杭州段)三大历史街区得到有效保护,中国刀剪剑、伞、扇三大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精彩亮相,杭州运河亮灯工程获得第六届国际“城市、人、光”大奖第二名。</p> <p> 5</p> <p> 第11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成功举办</p> <p> 2009年是西博会创办80周年、恢复举办10周年。今年成功举办的第11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共安排124个会议、展览、活动项目。同步举行的2009年西博会国际旅游节,推出了“文化体验”、“会议会展”、“运动休闲”、“时尚购物”、“美食美味”、“浪漫金秋”等6大类共计76个项目,吸引了广大中外游客来杭州观光、会展、休闲、度假。9000名中外游客观赏了西湖国际烟花大会。据初步统计,本届西博会国际旅游节各项活动共吸引游客930万人次;全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18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p> <p> 6</p> <p> 四大国际性会议活动在杭举办</p> <p> 9月份,第5届目的地管理国际会议、第28届世界航空业公路赛、2009PATA旅游交易会和PATA理事会四大重量级国际性会议活动在杭州成功举办。来自全球25个国家48家国际航空公司代表及随员1500余人来杭参加了第28届世界航空业公路赛。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国家旅游局与埃及、泰国、印度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机构300名代表出席了第5届目的地管理国际会议。2009PATA旅游交易会是亚太地区最为专业、影响力最为广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旅游行业展会之一,吸引了UNWTO代表和亚太地区各国政府的旅游机构、参展商(卖家)、旅行商代表(买家)、记者共1330名代表参加。杭州成为北京之后第二个成功举办PATA旅交会的中国大陆城市。PATA组织130余名理事在杭州参加了PATA理事会,并对杭州给予了高度评价。</p> <p> 7</p> <p> 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成为杭州旅游新蓝海</p> <p> 2009年,杭州以全力推进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产品转化为重点,加快旅游业态的转型。首批推出的休闲生活体验点包括美食休闲、茶楼休闲、疗休养休闲、化妆美容休闲、保健休闲、文化演艺休闲、运动休闲、特色购物休闲8大类旅游休闲服务场所,最终确定了150家“首批杭州休闲生活体验点”。“2009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休闲主题活动大巡展”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已经成为杭州旅游的新“蓝海”。</p> <p> 8</p> <p> 市委市政府出台旅行社扶持政策</p> <p> 2009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行社发展的若干意见》,主要包括:加快培育旅行社大企业大集团、加强旅游产品开发促销、加强旅行社电子商务建设、加强旅行社品牌建设、加强旅行社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旅行社发展环境建设等六个方面32条措施。还专门召开旅行社业发展大会,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市400多家旅行社迎来了发展良机。</p> <p> 9</p> <p> 评选出首批50名“杭州市金牌导游员”</p> <p> 开展了“杭州市金牌导游员”评选活动,隆重举办“诚信铸品质·青春显风采”杭州市金牌导游员颁奖晚会,50名导游员被授予“杭州市金牌导游员”称号,成立了金牌导游员品质服务队。杭州成为国家旅游局“名导”进课堂试点单位,在全国导游员培训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做法。2009年全市组织对宾馆饭店、?行社、景区一线员工和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逾3万人。</p> <p> 10</p> <p> 旅游目的地管理取得重大突破</p> <p> 市旅游执法支队及上城、下城、西湖区旅游执法大队正式挂牌,组建市旅游目的地联合执法办公室,启动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坚持“属地管理、市区联动、堵疏结合”的整治原则,经过高频率、高密度、高强度整治,西湖沿线旅游整体形象得到明显提升。杭州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在西湖周边沿线增设了50个公共自行车旅游咨询服务点,下城、拱墅、萧山、富阳、临安成立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方便了游客咨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