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设计服务> 正文
能装6吨水的“青瓷巨碗 ”映出波光粼粼浙江美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id="993739" alt="" align="center" src="/upload/files/info/201003/E20100323104637-7470.jpg" /><br /> <font size="1" style="font-size: 9pt">浙江馆效果图</font></p> <p style="text-align: left">&nbsp;</p> <p>&nbsp;&nbsp;&ldquo;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rdquo;与杭州馆的&ldquo;滴水不沾&rdquo;不同,同样是展现江南水韵文化的浙江馆,场馆内却真真切切地四处荡漾着水。从古镇沟渠到&ldquo;青瓷巨碗&rdquo;,无处不在的水世界,让浙江馆成了所有世博场馆里水最多的地方。昨日,本报记者率先进入正在建设中的浙江馆,提前为你揭开浙江馆中的奥秘。</p> <p>&nbsp;&nbsp;走进浙江馆你要看什么?</p> <p>&nbsp;&nbsp;浙江馆总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p> <p>&nbsp;&nbsp;&ldquo;竹立方&rdquo;:整个浙江馆的外围是由竹子包裹的,从外面看起来仿佛是一个竹海中的江南。但竹子并非真用毛竹,而是用钢制的模板来替代。</p> <p>&nbsp;&nbsp;前厅:前厅的奥妙主要在墙上,其中一面墙是长16米、高4米的弧形视频墙,用以播放&ldquo;最浙江家庭&rdquo;的视频,通过展现浙江不同家庭在30年时间里所经历的变迁,反映出浙江30年来的发展与活力。</p> <p>&nbsp;&nbsp;中厅:作为展馆的主体部分的中厅,位居中央的直径达8米的&ldquo;青瓷巨碗&rdquo;将会展现其震撼的视觉效果。在10分钟的时间里,&ldquo;河姆曙光&rdquo;、&ldquo;良渚筑城&rdquo;、&ldquo;西湖揽胜&rdquo;、&ldquo;天下粮仓&rdquo;、&ldquo;跨海天路&rdquo;、&ldquo;衣被天下&rdquo;、&ldquo;诗画之路&rdquo;、&ldquo;钱江潮涌&rdquo;、&ldquo;城乡同创&rdquo;、&ldquo;茶香悠远&rdquo;十幕实景,将用独特的手法在&ldquo;青瓷巨碗&rdquo;一一展现。</p> <p>&nbsp;&nbsp;后厅:通过14个&ldquo;镶&rdquo;在墙上的小碗,通过投影仪播放的画面,集中展示浙江11个地市的风貌。</p> <p>&nbsp;&nbsp;&ldquo;钢皮&rdquo;古建筑演绎现代故事</p> <p>&nbsp;&nbsp;青石板、老房子,小桥蜿蜒、细流涓涓,触目皆江南......尽管还处于施工阶段,但昨日,刚一脚踏进浙江馆,就立即被一种浓郁的江南味道所吸引。这还仅仅是整个浙江馆的前厅。虽然前厅的主要看点,&ldquo;弧形视频墙&rdquo;还没有打上灯光,未能展现出最佳的影视效果。但仅仅青石板路一侧的江南古建筑,就让人遐想不已。</p> <p>&nbsp;&nbsp;只是,这些由木头制作而成的古街小镇,外表却都包了层明晃晃的&ldquo;钢皮&rdquo;,行人甚至能从建筑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让人有些费解。</p> <p>&nbsp;&nbsp;&ldquo;钢皮是我们特意设计的,不然就和其他场馆的古建筑没什么区别了。现代人的影子印在江南古镇的建筑上,将历史和现代的江南结合在一起,在古镇演绎现代的故事,这才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rdquo; 正在现场察看施工情况的浙江馆总设计师&mdash;&mdash;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杨奇瑞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寓意。</p> <p>&nbsp;&nbsp;&ldquo;青瓷巨碗&rdquo;里的水样江南</p> <p>&nbsp;&nbsp;还未问世时,浙江馆中厅巨大的&ldquo;青瓷巨碗&rdquo;就早已被人所熟知。但这么大的巨碗是怎么造出来的?这个大碗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呢?</p> <p>&nbsp;&nbsp;&ldquo;浙江馆是所有世博场馆里水最多的地方,光是青瓷巨碗里就要装6吨水。&rdquo;介绍&ldquo;青瓷巨碗&rdquo;时,场馆建设机械方面的负责人陈元元正忙着指挥工人在碗里填泡沫。用他的话来说,这是在给巨碗&ldquo;减轻负担&rdquo;。&ldquo;如果按照&lsquo;青瓷巨碗&rsquo;的体积,全部装满水,可能需要30吨左右的庞大水量,但考虑到巨碗本身的承受能力,我们会在碗底填上?沫,只有上面一部分蓄水。&rdquo;陈元元称,尽管这样,直?达8米,装有6吨水的&ldquo;青瓷巨碗&rdquo;也足够映出波光粼粼的浙江美。</p> <p>&nbsp;&nbsp;&ldquo;巨碗的原型是莲口碗,我们从考古学上找出依据,根据真碗比例放大,再设计成现在的样子。&rdquo;杨奇瑞称,巨碗包含的意义很多,可以是西湖的湖面,可以是江南的水韵,同时,这只&ldquo;碗&rdquo;也象征着养育了浙江人民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浙江人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空间这一意境,&ldquo;另外,青瓷碗象征着浙江悠久的历史文化。&rdquo;</p> <p>&nbsp;&nbsp;工作人员介绍,&ldquo;青瓷巨碗&rdquo;不仅蕴意众多,就连它的&ldquo;身世&rdquo;也十分复杂。&ldquo;巨碗由内芯和外壳两部分组成,内芯是从河北定制的,而外壳则是在浙江本土生产的。&rdquo;为了方便运输,巨碗内芯平均被分割成了3块,而包裹在外面的外壳,也同样分成了3块。&ldquo;组装的难度很大,单单这项工程,就花了足足一个月时间。&rdquo;</p> <p>&nbsp;&nbsp;在&ldquo;青瓷巨碗&rdquo;边一处不大的空地上,摆放着很多江南房子的模型,工作人员称,那就是乌镇的&ldquo;微缩版&rdquo;。&ldquo;这个&ldquo;乌镇&rdquo;很快就要被装到碗里去了,与它一起装在碗里的,还有杭州湾跨海大桥等模型。&rdquo;</p> <p>&nbsp;&nbsp;&ldquo;根据需要,这些模型可以自动升降,不需要的时候,就会没入水中,再露出其他模型。&rdquo;令人吃惊的是,体积巨大的模型从水上沉到水下,碗里的水位却最多只会上升5毫米。&ldquo;模型都是网格的钢板制成的,只不过网孔比较细,远看是发现不了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模型升降对水位的影响。&rdquo;陈元元笑着泄露了&ldquo;天机&rdquo;。</p> <p>&nbsp;&nbsp;80人可同时看到&ldquo;青瓷巨碗&rdquo;</p> <p>&nbsp;&nbsp;除了布局紧凑,创意曼妙,在浙江馆中,游客观赏的方式也是别有新意。在位于一楼的前厅后面,有一段台阶通往二楼的中厅,但工作人员称,这只是施工工人上下的通道,场馆建成后台阶将被封闭。那么,参观者怎么从前厅到中厅去观赏&ldquo;青瓷巨碗&rdquo;呢?</p> <p>&nbsp;&nbsp;奥秘就在巨碗的四周。原来,围绕巨碗的是一个巨大的环形升降台,游客从前厅参观完后,可以直接通过升降平台到达二楼的中厅。升降台上可以同时站80到100人,参观者在进入中厅后,就可以围绕在青瓷巨碗碗底的周围,站成一圈,升降平台一升上去后,80个人可以同时在第一时间看到&ldquo;青瓷巨碗&rdquo;。&ldquo;80个人同在一刹那看到巨碗,效果无疑是最震撼的,而且每个参观者都有一个很好的参观角度,视线不会被别的游客阻挡。&rdquo;陈元元说。</p> <p>&nbsp;&nbsp;另外,中厅同时工作的13台投影机,可以将所有在升降台上游客的图像投影到碗壁上。&ldquo;这样才是真正的人与景观融合,会让参观者更加觉得身临其境。&rdquo;</p> <p>&nbsp;&nbsp;4月15日,浙江馆就要试运营了,在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景观装置工作室主任郑靖口中,一个惊艳的浙江馆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