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休闲旅游> 正文
以文为基 大运河(临平段)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04-13

涓涓千年运河,流淌出沿岸文化。作为临平区“西优”战略的重要区块,大运河(临平段)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这里有自然风光秀丽旖旎的大运河(临平段)蜿蜒流淌着,超山、丁山湖湿地遥相呼应,广济长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庙等文化遗迹则让这里的山水更具灵韵。

生生不息的运河文化孕育了沿途独特的商贸、建筑、文学、饮食、民俗风情,直到今天仍散发着无穷魅力,影响着运河沿岸的人民。借“运河文化”为索引,未来,这里将以“文化旅游融合行动”“文化交流传播行动”推动沿线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扩大“运河文化”交流圈,为大运河畔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产学游”一体化建设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四月芳菲,春情暖暖。沿着临平大运河畔一路往北,已是一幅春意盎然之景。来到运河街道双桥村,800亩连片的油菜花田开得正艳,吸引着游客们来此踏青、赏花。除了油菜花田,双桥村还已建成生态甲鱼、教育基地、欢乐水乡等特色项目。

利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田园风光打好建设“桩基”,这里的未来正大有可为。临平大运河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的计划是要将原先分散布局的这些项目进行整合提升,推动‘产学游’一体化建设,带动整个大运河沿线区域的农文旅融合发展。”

在整个大运河(临平段)的建设中,文化旅游融合的脚步正在加快。未来,临平将依托大运河(临平段)深厚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诗词之路、古镇之路、戏曲之路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国际文化精品线路,并发展文明探源、历史体验、研学研修等旅游产品,打造临平世界遗产旅游精品线路。

同时,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购、夜宿、夜健等主题特色,这里也将开发假日和夜间文旅产品,打造一批大运河文化“网红打卡地”,推进大运河沿线老旧工业厂房、历史建筑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发展工业旅游。

此外,大运河(临平段)还将结合美丽乡村、运河特色小镇建设,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布局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点、文化馆藏、非遗主题展馆、互动体验馆、研学旅游基地等。 

“节庆事”区域化联动 拓展大运河“朋友圈”

“十里梅花香雪海”。超山梅花以“古、广、奇”三绝而名扬天下,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至今,超山梅花节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四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今年,临平以梅花节举办为契机,将塘栖、超山等文商旅资源串珠成链,并利用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动文化输出,累计直播观看人次近60万,媒体曝光量达460万以上。目前,临平正以节庆活动聚拢人气,推动多文化融合与交流,为大运河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文化交流传播行动是推动大运河(临平段)建设“十大行动”中的一环。未来,大运河(临平段)将加大对运河商贸、运河航运、名人古镇、传统技艺等阐释力度,挖掘大运河在数千年历史中逐步凝练、升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大运河历史和当代故事,深化全社会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要性的认知,切实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临平还将开展“大运河文化周”等系列文化活动,办好临平大运河故事会、运河灯会、超山梅花节等运河品牌节庆节事,积极开展与国际知名运河城市间的“名城对话”活动,扩大运河文化交流圈,推动大运河文化“走出去”,以进一步提升临平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助力运河两岸乡村振兴发展。

以文化为点睛之笔,绘就发展新蓝图。眼下,大运河(临平段)已经锚定建设方向,未来这里的发展将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