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动漫游戏> 正文
“中国动漫既不能照搬过去,也不能照搬国外”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alt="" srcwidth="500" srcheight="375" zoomrate="1" style="width: 500px; height: 375px" src="/upload/files/info/201012/E20101222102356-6220.jpg" /></p> <p>&nbsp; &nbsp; 一个是中国动画的摇篮&mdash;&mdash;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和《宝莲灯》,但凡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大多数都出自这座中国动画艺术的&ldquo;圣殿&rdquo;,她温暖过我们好几代人的童年。</p> <p>&nbsp;&nbsp;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新锐&mdash;&mdash;杭州动漫产业,她以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建设&ldquo;动漫之都&rdquo;为目标,以中国国际动漫节为平台,以全国领先的产业政策为保障,以名家名企名校为支撑,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创建了动漫产业发展的&ldquo;杭州模式&rdquo;,并且连续两年无论产量还是质量均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正在迸发着蓬勃的生机。</p> <p>&nbsp;&nbsp;12月20日下午,杭州动漫产业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杭州共同签署了包括中国动漫博物馆合作、联合出品大型民族史诗动画片《少年岳飞》等为主要内容的&ldquo;战略合作协议&rdquo;。</p> <p>&nbsp;&nbsp;中国国际动漫节节展办公室也正式面向全球公开征集中国动漫博物馆藏品,让那些散落在民间的&ldquo;珍珠&rdquo;,让那些能代表中国动漫历史的藏品,汇聚在西子湖畔的中国动漫博物馆,共同串起中国动漫发展进程的每一个珍贵瞬间。</p> <p>&nbsp;&nbsp;一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将自己压箱底的&ldquo;宝贝&rdquo;慷慨地捐赠给了中国动漫博物馆。</p> <p>&nbsp;&nbsp;《大闹天宫》、《金猴降妖》、《哪吒闹海》&hellip;&hellip;提起这些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动画片,就不能提到一个人&mdash;&mdash;严定宪。</p> <p>&nbsp;&nbsp;他和同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参与创作过《哪吒闹海》、《雪孩子》等作品的夫人林文肖一起,将一千多幅珍贵的《金猴降妖》手稿捐献给了中国动漫博物馆。</p> <p>&nbsp;&nbsp;珍贵的1000多幅动画手稿,就像历史博物馆里的青铜器</p> <p>&nbsp;&nbsp;严定宪老人说,杭州的中国国家动漫博物馆的筹建他也参与其中,&ldquo;因为二三十年前,中国的国产 动画片制作力量主要就一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很多当年的台本、工作总结基本上都上交了,自己留下来的并不多。作为一个老动画人,对中国动漫博物馆的成立是很激动的。八十年代的时候,我、特伟、林文肖三个人导演了一部动画片《金猴降妖》,其中的分镜头画面台本主要是我和林文肖两人完成的,一共1000多幅,花时4个多月完成,只有这个东西现在留在手上,我们这次都捐给了中国国家动漫博物馆。&rdquo;</p> <p>&nbsp;&nbsp;所谓分镜头画面台本其实是一部未来的动画电影蓝图,&ldquo;是把文字变成画面的一个创作工作,就像历史博物馆里的青铜器一样,是有其历史价值的,我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就这么一套东西还留着,也不是这么轻易就捐出去的。&rdquo;严定宪觉得杭州这些年在动漫的创作、展出、评选工作中是走在全国前列的,&ldquo;影响比较大,在动漫制片、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我也都是了解的,由杭州来做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动漫博物馆,有基础也有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对这个博物馆寄予厚望,非常相信它能够做好。&rdquo;</p> <p>&nbsp;&nbsp;时代不同,对民族风格的理解也不同</p> <p>&nbsp;&nbsp;&ldquo;过去中国的国产动画片实在太少了,那个时候过年过节,比如说儿童节,孩子们都在想:啥时候才能看上我们自己的动画片呢?&rdquo; 严定宪说动画片首先要满足观众的基本需要,&ldquo;现在的动画片,至少在量上已经到了很不错的水平,每年十几万分钟,不会说在电视上看不到我们国产动画片。在水准或者说影响力和分量上来说,我们当然还有很?的路要走。&rdquo;</p> <p>&nbsp;&nbsp;很多记者会问严老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当年可以创作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样非常有民族风格又很有市场号召力的作品,而现在却只能看着人家的《功夫熊猫》玩转中国功夫?</p> <p>&nbsp;&nbsp;&ldquo;你知道,其实民族风格的东西,每个年代、每个时间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那个时候做水墨动画,觉得这是民族风格的东西,那是我们那个时候,那个年代的艺术创作者的理解,而每个时代的审美是不同的,对民族风格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照搬国外的动漫模式和风格,也不能要求现在的动漫创作者们都要去做水墨动画,这个时代有这个时代的民族风格。&rdqu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