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观 点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青年学者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5-13
来源: 言之有范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自2014年开始,在范周院长的带领下,以青年教师为骨干,形成了大运河相关问题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和实地考察工作,目前已经在课题研究、规划编制、舆情参考、评估评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代表性成果。言之有范今日将分享部分青年学者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一些观点。

北京:结合首都战略定位,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北京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蔡奇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的背景下,探索在大运河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文化传统创新传承、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化协同与国际化发展等方面作出示范,确保走在全国最前列。    

第一,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科学保护。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加快从重视单一文化保护转向重视文化场景要素的综合保护;从重视点、面的保护转向线性文化遗产方向发展;从重视“物质要素”保护转向“物质”与“非物质”兼重的方向发展;从重视行政保护,转向法治保护。

第二,推动文化传统创新传承。结合北京“一核三带两区”建设,挖掘、研究和创新大运河精神,提炼符合当今时代需要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提供强大动力。

第三,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结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建设,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创新文化载体与形式,推动遗产活化,推动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推动文化协同与国际化发展。推进市域统筹、区域统筹;加强国际合作与学术联盟建设;借鉴全球和地区经济发展经验,搭建国际运河文化交流协作平台,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

2014年我院“大运河文化行”调研行程和考察内容

推动大运河文化的数字化活化

加强大运河文化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创新。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丰富大运河文化的表现形式。广泛开发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数字创意内容,创作多样、个性的数字内容产品,加强国漫、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网络视频等不同互联网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程度。

发展大运河文化数字艺术产业。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示大运河风光、风貌、风味、风土、风情的数字艺术产业。发挥数字艺术高互动性、高融合性的优势,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公共文化空间、公共艺术、文化综合体、特色小镇相结合,打造运河文化数字艺术展示项目和品牌活动,数字化传播运河美学。

形成大运河文化数字化资源共享格局。增强大运河文化各遗产点智慧采集、智慧管理能力,提高大数据挖掘和云端服务能力,加强移动电子商务、大数据系统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中的应用。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营销推广网络,提高大运河文化的知名度,进一步增强信息服务对文化消费、产业运营、企业经营的支撑保障作用。

“河城”融合共生,在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间寻求平衡

找到“遗产性保护”与“保护性消亡”的平衡点。大运河保护与开发的手段多种多样,如何在遗产性保护和保护性消亡(用“新的原貌”去替换“破落不堪的古迹”)中抉择,需要我们从大的历史观和时空观中去思量:合理保护尤为重要,同时也要将文化价值传播作为保护力度衡量的重要指标,切莫打着“保护”的幌子既减少了当代人感受运河文化的权利,又剥夺了后代人寻觅古迹的权利。应在“遗产性保护”与“保护性消亡”中找到平衡点,探索一条适应于当下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用好大运河“世界遗产”牌,打造“河城”协同发展。开发大运河,重在通过运河文化这个对接口,将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引入所在区域,推动城市发展。因此,要用好用足大运河“世界遗产”牌,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将其品牌效应放大到城市品牌建设中去,要跳出行政区划的局限实现大运河与城市的“二度融合”和“共生发展”,这才是大运河文化建设的最大效益。

谨记现代人应创新延绵运河文脉的责任。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中,我们不能紧盯着老祖宗留下的运河文化为现代人谋求财富,而忽视了为后代人创新发展运河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在继承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之时,也要承担起为后人留下经过现代人创新的“文化遗产”,不断创新运河文化内涵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的”的价值目标,才能不断地演化出新的文化符号与形象,延续运河文脉。

传承发展“大运河生活方式”,增强大运河文化公共性与当代性

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我们保护和振兴某种文化,实际上就是要增强它在当代的公共性。古往今来,大运河沿线人民傍河而居、因河而兴,世代沿袭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大运河文化”中最具公共性的部分,也是唤起当代人认同、继承和共享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着眼点。

在培育和发展大运河文化的公共性和当代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保护与振兴运河沿线不同文化圈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用活态文化延续运河精神纽带、维系运河传承脉络;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展示、利用与转化,传承与发展“大运河生活方式”,让沿线人民继续“乐享”大运河。

——《北京市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及相关文化资源统筹利用的对策研究》课题中的观点,2018年12月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当代价值与推进策略思考

大运河文化内涵与特征:大运河文化是指千百年来因大运河而产生、发展、流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具有鲜明的工程性、活态性、线廊性、融合性等四大特征。

大运河文化带概念阐释:大运河文化带是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 以保护、传承、利用为主线,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以区域交通束为基础,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集遗产与生态保护、经济与社会发展、文化与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功能区域。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当代价值:首先,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国人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战略选择。其次,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的重要方式。再次,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探索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推动区域间平衡充分发展的重要路径。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的六大难点:一是如何梳理好大运河庞杂而分散的文化资源,弄清文化“家底”;二是如何在商业化浪潮下保护好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三是如何传承好大运河的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四是如何推动推动大运河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五是如何优化大运河沿线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六是如何统筹好沿线城市的资源与力量,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带命运与利益共同体。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四条策略:一,实施“大运河文化资源普查与数字化工程”,建立权威、统一、动态的大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集管理、研究、展示和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二,以大运河文化为内核,启动“大运河文化+”计划,推进与沿线生态建设、城市功能及经济发展间的融合发展,创建一个充满文化特色、创新有力、繁荣活跃的发展带和城市群;三,实施聚焦战略,选择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然后“以点带面”,拉动区域整体崛起;四,推动制定《大运河保护条例》,为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提供基本的规制与遵循,为文化带永续发展奠定法制基石。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对策探析》,《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10期

建立保护传承利用协调互动机制,推动大运河非遗可持续发展

正确理解非遗活化。非遗本身就是一种“活”的文化遗产,其生命力的核心在于其传承性、活态性。因此,非遗的活化利用对于非遗的生存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大运河非遗的活化利用,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基础上的适度的、合理的利用。应当在保留其作为遗产的核心价值的同时,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下,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产生连接,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转变保护理念,统筹保护、传承和利用。一是全面推动大运河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对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管理、展陈和传播,并且建立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形成全方位的非遗数字化保存、管理和展示体系。二是加强生产性保护,在不破坏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使其与产业、市场和当代生活有效对接,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非遗自身的传承与传播。三是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三者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夯实保护基础,为非遗的开发利用提供丰富的、高品位的资源和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开发模式和利用手段使传统的静态式、被动式保护向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