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范周 | 文化引领、融合创新,解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9-05-13
来源: 言之有范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如何,有哪些重点任务和突出亮点,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将迎来哪些机遇,今日言之有范为您详细解读。

如果说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则是“活着”的文化,是流淌千年的中华文明的璀璨图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自2014年开始,便致力于研究大运河的相关问题。我们先后于2014年和2017年进行了两次实地全域考察,收集了大量一手照片、视频和文本资料,完成《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调研报告》和《隋唐大运河文化带调研报告》;三次随全国政协调研,于沿线城市召开了20余次专题座谈会,已经承担了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大运河文化行”

大运河沿线城市座谈会现场

寻根问底,剖析《规划纲要》出台背景

1

世界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突出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了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价值得到全世界认可,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符号。大运河纵贯南北,流经8省(直辖市)35个城市,在长达3200公里的大运河沿线,不仅分布着27处世界遗产河道和58个世界遗产点,还涵盖了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以戏曲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研组考察运河沿线遗址

“一部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史,其实也是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史。”价值认知的变化与发展是人类价值观不断变化与比较的结果,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石。大运河时空跨度长,流经地域广,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如今,在大运河广博的价值内涵被广泛关注之时,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大运河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活化利用唤醒其当代价值,成为了新的时代命题。

2

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环节矛盾凸显

在充分认识到大运河遗产价值的同时,也要清楚地看到当前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保护来看,作为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资源存量巨大,不同时期和不同形态的遗产资源叠加交错,这就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一方面,当前还缺乏全面普查与系统梳理,缺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文化内涵挖掘;另一方面,大运河沿线涉及的管理部门和产权单位众多,多头管理导致保护效率不高,碎片化保护现象突出。另外,多元投入的长效保护机制也尚不完善,制约了大运河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的系统性整体保护。

从传承来看,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不足。一方面,对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展示不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重视度不足,传承载体较为单一,传播渠道有限,缺乏统一宣传和推广平台;另一方面,对运河沿线社会生态系统保护不足,导致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受到新技术、新生活方式的冲击而面临消逝的危险。

从利用来看,各类文化生态资源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各区域间项目同质化建设问题严重,部分优质资源长期闲置;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程度较低,文化旅游产品谱系不完整,体验性、互动性、科技感不强,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3

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意义重大

第一,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展现中华文明。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决心和勇气。通过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唤醒民族集体记忆,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多类型、全方位展示中华文明的历程和现代成就,推动大运河成为“对内凝聚价值、对外展示形象”的中华文化图腾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金名片。

第二,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运河沟通融汇了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等地域文化,孕育滋生了水利文化、漕运文化、商事文化等文化形态,沿线物质文化遗产超过120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50余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富集的地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广泛实践将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提供有益镜鉴,也将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第三,有助于探索区域协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大运河沿线省市是我国人口密集区和重要的经济承载区,大运河沿线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显著。在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宏观框架下,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通过大运河文化资源的转化利用,沿线各区域将迎来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三大亮点,看《规划纲要》如何做好顶层设计

1

一条主轴,多点联动,

统筹协同形成发展合力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线路和线性遗产廊道,以运河为主体和轴线形成带状地理空间,运河沿线区域之间既有经济基础、资源优势、区位条件、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又因运河而彼此联系、不可分割,是一个多元融合的有机整体。《规划纲要》提出,按照“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思路,构建“一条主轴带动整体发展、五大片区重塑大运河实体、六大高地凸显文化引领、多点联动形成发展合力”的空间格局框架,将沿线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的空间区块和资源要素统筹整合,实现点轴扩散、区域联动与协同发展。

同时,《规划纲要》根据大运河文化的影响力及空间区域与大运河之间的联系强度,考虑其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合理划分大运河文化带的核心区、拓展区和辐射区,清晰构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空间布局和规划分区”,有重点、有差别、有层次地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2突出保护,合理利用,创新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模式

大运河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璀璨图卷,更是凝结人类历史与文化的世界级遗产。保护,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所在。然而当前,大运河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保护能力亟待提升。

部分河段在考古勘探、遗产梳理、遗址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相对滞后,仍存在文化遗产被侵占甚至损毁、权属不明确、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大运河文化资源庞杂而分散,缺乏全面普查、深入挖掘与系统梳理。

针对目前的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规划纲要》明确了“科学规划、突出保护”的原则,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文化遗产、河道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道水系治理管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重点任务,并具体设计了“文化遗产保护展示、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改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重大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仅仅靠保护是不够的,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推动遗产的活态传承与活化利用,才能实现大运河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大运河文化活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规划纲要》以“古为今用、强化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增强文化遗产传承活力,阐发文化遗产当代价值”为重点,以期推动大运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大运河遗产与现代社会和当代生活相融合。

3

文化引领,双向融合,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文化是大运河的内核与灵魂,是大运河延续2500多年流淌至今依然生生不息的命脉所在。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应当以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为核心。因此,《规划纲要》是一个以文化引领为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这是其区别于一般的区域发展规划的突出特征。这一点首先体现在规划的名称上,并始终贯穿于规划的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主要内容之中,其中的重点任务、“四大工程”和“两项行动”也是围绕文化这一核心展开的。同时,规划以专门章节突出强调,要从“展现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历史凝练的文化”3个层面理解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化对大运河文化内涵的认知,以此统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当前,大运河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产品体验感和互动性不足、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现象突出,相关产业间融合程度较低,这严重制约了大运河在新时代的功能发挥和价值体现。《规划纲要》提出,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和“享誉中外的缤纷旅游带”,从“提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打造精品路线和统一品牌,完善旅游市场和发展环境,推动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四个方面推动文化和旅游双向、深度融合,以此为支点撬动沿线区域资源对接、产业合作及优势互补,促进关联产业及经济社会绿色、协调、高质量发展。

四点建议,谈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保护是根本,传承是方向,利用是动能。文化和旅游融合贯穿其中,是关键的战略支点。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既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更是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提升运河沿线乃至整个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就此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建议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做好大运河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提纯工作,摒弃帮会文化、青楼文化等传统糟粕,以健康先进的文化引领发展。要找准文化和旅游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促进二者双向融合、互促提质,并推动文化和旅游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转型、美好生活等有机融合,做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但要坚决避免“拉郎配”,不顾规律“硬融合”,为了旅游“拆真古迹、建假古董”的现象绝不能重演。

第二,坚持“全域统筹、因地制宜”的思路,强化顶层设计,做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目前沿线“运河之都”“运河小镇”等提法重复,项目同质化严重,融合发展缺乏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当前迫切需在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出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路径和领导协同机制,各省市要制定相应的规划与计划,形成多层级的规划体系,共构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特色和实际条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

第三,坚持“创新创意、开放共享”的策略,借助科技和市场力量,不断创造新产品、新业态和新体验。建议以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文旅消费愿望为目的,运用AI、VR、5G、舞美等现代科技,创新内容与形式,丰富产品供给,例如山东的尼山圣境、杭州的《遇见大运河》;加大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多元参与,积极总结杭州运河集团等企业的经验,适当、适度、适时进行推广;以创意设计为手段,推动大运河工业遗存转化利用、运河旅游与城市规划建设和市民生活紧密结合。


《遇见大运河》剧照

第四,坚持“战略+项目”的“哑铃模式”,策划建设一批重大的载体与平台类项目。文化发展应以内容为王,在注重项目“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内容”建设。建议在国家发改委的统筹下,八省联合共建“中国大运河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等经典旅游线路,推动沿线20余家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已建约10家,规划建设近10家)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构筑博物馆展示体系。通过抓项目,促协同,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