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方言保护陷入尴尬:实用性与人文性的博弈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言之有范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地方的历史印记与风物特色,寄托着一方人民的乡土情怀与文化思绪。今天,能说一口流利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方言日渐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90后会是最后一代熟练使用方言的群体吗?我们该如何科学地保护方言,保护地域文化?

一、“乡音无改”或将成为一种奢望

你有多久没有说过家乡话了?

对于许多背井离乡,远赴大城市工作学习的年轻人来说,答案可能是“很久”。《中国青年报》发起的一项关于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95.9%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年轻人普遍有主动或被动放弃说方言的现象,37.1%的受访者认为身边能说地道方言的人数呈递减趋势。不可否认的是,能够说一口流利地道方言的人数正在下降,部分方言正在面临濒危的命运。

网络上曾流传一张关于“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的图片。图中,以成都、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官话和以开封、济南为代表的中原官话、冀鲁官话的比例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而以杭州、上海为代表的吴语地区和以厦门、福州为代表的闽语地区则发生了坍塌,比例远远低于官话地区,最多也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群能够熟练使用方言。

二、为什么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

1

普通话大力推广

方言的日渐式微,与推广普通话的政策不无关系。无论是在工作、学习等场所,还是日常生活中交谈的场合,普通话的使用率在持续上升,这也进一步消减了人们对方言学习及使用的热情。相关数据显示,自普通话推广的六十多年来,普通话普及率已经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在普通话主导“话语空间”的压力下,方言生存的空间日渐缩小。

2

城镇化与新城市移民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规模不断扩大,一、二线城市成为了欠发达地区人们移民落户的首选。今年一月发布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蓝皮书: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报告No.1》指出,中国流动人口大多流入了就业机会较多和公共服务较好的大城市,其中,上海、广州常住流动人口超过了900万。在大城市的人际交往场景中,普通话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方言则被摒弃。正如同那些“传统习俗”“传统工艺”一般,方言失去了使用的传承人与使用场景,而逐渐成为了人们牵挂怀念的“乡愁”。

3

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政策背景和社会影响的双重因素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显然也在遵循这一模式,在“学好普通话”与学习家乡方言之间果断选择了前者。国内部分学者通过调研发现,父母之间的交流会采用方言,但在与孩子交流时,更多会使用普通话,避免因方言而影响到孩子的口音。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会发现方言交流中存在着明显的断层现象。方言仍旧活跃在年长一代人的日常交流中,而在95后、00后群体中已经逐步走向边缘化了。一项调查显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多数方言的使用者以中老年人为主,毛南语、仡佬语、仫佬语、京语等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其中会讲仡佬语多罗方言的人大约只剩10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

4

语言的实用性战胜了一切

当然,究其根本,方言的衰落在于其已经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正常交际的需要。在大众媒体兴盛的时代,语言的功能性、实用性战胜了语言的人文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语言,方言代代相传,是地方文化风情与历史民俗的生动体现。因此,方言的语音、声调、韵律更能体现地方的特色,词汇、用法更能体现地方的文化与习俗,但兼具优美动听与文化内涵的方言未必能在当代交际社会中发挥出最大功效。在流动型特征明显的社会里,一门共同的语言显然更利于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流。

提到方言,特别是南方非官话地区的各种方言,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听不懂”。例如,浙江人虽然说的都是吴语,但由于地形的原因,浙江的方言“十里不同音”,内部分为六个大片,分别是太湖、台州、瓯江、上丽、金衢和宣州片,而太湖片又分为四个小片,它们之间差异非常大,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浙江人彼此之间也只能用普通话沟通。


吴语分布范围图(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地道风物”)

三、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面对方言式微的局面,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方言式微,是传统民族文化的失落。我们应保卫方言,以此来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些人则认为,方言的衰落是方言间自由竞争和传播的结果,我们理应顺应自然规律,正确看待这一现象。且不论两方孰是孰非,方言本身便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拥有着多元价值。

第一,方言为探究历史与文化根源提供了语言学考据。首先,汉语方言集中体现了汉语演变与发展的历程,而汉语方言的分布与形成是汉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结果。目前,语言学家们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七大方言,分别为官话(又称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其次,方言在古汉语研究与教学中具有珍贵价值。部分方言中至今仍保存大量古汉语词汇、文言文词汇,如粤语、闽南语中的“箸(筷子)”、“跑(走)”、“天光(天亮了)”等词汇。古汉语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绝迹,而在粤语、闽南语等部分方言中得以保留。


中国汉语言分布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第二,方言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一些地方性的艺术形式,如戏曲、相声,正是借助于方言来展现其特色与魅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有着“四方歌者必宗吴门”的说法,昆曲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倘若去掉了苏州白话与苏腔,必定丢失了大半部分的神韵。部分港剧、港影在内地流媒体平台、院线上播映,为了确保观众能收看到原汁原味的港片,也会提供国语及粤语两个版本供观众选择。

四、未来我们还能听到“乡音”吗?

随着方言断层现象与双层语言现象的扩大,方言的使用群体愈发老龄化,使用场景的范围进一步缩小,我们不得不忧心方言的未来,我们还能听到“乡音”吗?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目前,无论是官方层面,还是媒体平台、企业组织,都在大力致力于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他们的实践或许说明了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并不冲突。

官方十分重视对语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研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于2015年启动,计划田野调查1500个地点,目前已经完成总体规划的2/3,《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已出版发行,《中国濒危语言志》即将付梓,汇聚调查成果的“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已研制完成。

大众媒介对于方言传承与推广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粤语的风靡,与粤语歌曲、香港影视剧息息相关;东北话在全国的走红,与二人转、小品等表演形式不无关系。近些年来,无论是电视栏目、电视剧,还是电影、综艺,我们都不难发现方言作品的身影。今年春节档,动画电影《熊出没》制作团队专门出品了方言版本,包括四川、河南、陕西、湖南、广东等五个版本,以“听听家乡的声音”为宣传主题,成功抓住了那些在外漂泊、心系故乡的异乡游子的心。

各地学校、教育机构陆续开设了关于方言的课程,在保护方言和提倡方言使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有的小学便开设了方言必修课,学校自编教材,低年级学生每年有24个课时学习杭州话。与杭州相隔六百公里的台湾,也对青少年的语言培养十分重视。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作出了关于台湾语文课程的规定,要求学校依据地区特性开设闽南语文、客家语文、原住民族语文以外之本土语文供学生选习。

其实,方言的活化早已嵌入到了衣、食、住、行、娱等生活中的每一个场景。

文创产品便是方言文化元素与衍生产品相辅相融的典型例子。以饮食为例,近年来,不少特色餐饮门店、餐饮品牌都打起了方言牌,用独特的地方方言与文化符号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长沙知名茶饮品牌茶颜悦色曾推出长沙话主题的水杯、T恤等周边产品,以极强的地域特色赢得人们的认同与喜爱。

王蒙曾在《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中提到“吴侬软语,三秦高腔,川语的刚嗲相继,粤语的铿锵自得……同样都是我们的财富。”毋庸置疑,方言是一笔庞大又珍贵的文化财富。保护方言,既要将其当做一项文化事业来经营,实现存活式的保护;又要将其进行产业化的开发,推动活态化的传承,将方言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场景中,运用到代际之间的会话交流中。

参考文章:

网易数读,《越来越多中国家庭,正在放弃方言》

南国早报,《久居都市,你还会说方言吗?》

浪潮工作室,《为什么浙江人说话相互听不懂》

浪潮工作室,《我们应不应该保护方言》

地道风物,《吴语区的各位,你还会家乡方言吗?》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2).《汉语方言地图集》,第2版,汉语方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