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读书分享 | 直观造化之相:当代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
发布时间:2019-04-22
来源: 言之有范

当你站在一幅藏族唐卡前,你一定会被它浓重大胆的配色、精致细腻的工笔、法度威严的造像所震撼。凝视主尊淡雾色的眼珠和微眯下垂的双眼,随着佛像的视线反观自视,置身这段不知“谁在凝望谁”的观赏关系,你可能感到羞愧、悲悯,也可能体会到喜悦、感动。这就是宗教背景下蕴生的唐卡艺术的魅力。随着藏族唐卡走出藏区、走入当代、走进博物馆和拍卖行,为越来越多人所喜爱,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世俗化了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表现形式?《直观造化之相: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这本书从跨学科的角度入题,给我们以启迪。

清白度母唐卡

一、作者与书籍简介

意娜(意西娜姆)是一名藏族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本硕博连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后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波恩大学访学,现于中国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中国加拿大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家,出版专著《人文奥运》等。她始终致力于以多学科角度研究藏族文化,内容广泛涉及当代藏族文学、传统藏族文学及视觉藏族文化等。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著作到科普文章,意娜站在亲历者和研判者两个角度审视藏族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站位和影响。

《直观造化之相:文化研究语境下的藏族唐卡艺术》便集中体现了她的学术观点。这本书随处可见精英立场和大众立场的思辨,宗教精神和美学意蕴的交汇。锚定目前唐卡艺术研究中的过度阐释和阐释空白问题,将目光从过剩的意义生产中转向对忽略意义的挖掘,意在填补唐卡研究在艺术美学领域的目前唐卡艺术研究中过度阐释和阐释空白的问题;跳出唐卡工艺鉴赏,将美的形式深入到人类心理沉淀层面;切换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双重视角,对于将唐卡的非遗保护和艺术品开发提出了思考。

二、核心观点

整本书的主体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绪论,唐卡艺术的十个基本问题,唐卡艺术的民族特性,唐卡艺术的生命哲学,唐卡艺术的视觉文化分析,唐卡艺术的非遗保护,唐卡艺术与创意文化产业,研究角度由艺术意蕴逐渐延伸至保护开发。

第一部分,作者游走在各种文化理论学说之间论证唐卡艺术的民族特性。作者背靠图像学理论,提出在文化传播形式以口口相传为主的藏族,唐卡即是解码藏族文化的视觉媒介,并赞同视觉文化的本质在于将生存转化为图形化,强调了唐卡艺术美学的历史社会背景,强调了其“去功能化”的纯粹性;运用心理学理论,说明了唐卡是藏民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因此承认了唐卡艺术流转变化的合理性;运用解释学理论,论证了唐卡艺术是处于发展中的动态对象,明确了以开放的动态的视角去解释它这一原则。

第二部分,作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解答了当今主流文化形态下什么是贴近真实藏族文化的描述。如藏族文化中的“醉”是高度的自我充实和完满的内在冲动;磕长头的修行方式类似于直觉主义,通过调动身、口、意,抛却逻辑形式以实现“人神合一”;天葬文化、“转经筒”则是暗合人类对于生死的终极关怀,将所有的生命意义指向来世。

第三部分,作者从观者的角度解读唐卡的视觉文化。唐卡作为修行者用来观想的对象,天生包含了“看”与“被看”两者的共生,作者强调了佛眼凝视这一意义的实现需要双向互动,批判了打着“情境主义”旗号却单向解释有意义的画面特征的研究行为;基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知不尽相同,唐卡艺术也就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认同系统。

第四部分,作者着重讨论了唐卡作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者首先提出传承并非复制,本身就带有变形的风险。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本身即是对于文化多样性与后殖民的反思和弥补,否定了其生命力,所以容易陷入将其历史化和原始形态凝固化的泥沼,使各种关系建造变得简化而强制,与活态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五部分,作者聚焦于艺术品领域,分析了唐卡产品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作者将产品消费者分为普通受众、收藏者和专家,指出了其在唐卡产业链中的各自角色。特别是对于专家一方面容易过度阐释,另一方面失去阐释等同于失去了身份认同这一矛盾提出了忧虑。作者对宗教文化的物质化和唐卡艺术的本土全球化持顺应态度,肯定了跨文化“藏文化符号”的存在。

开眼,唐卡绘制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良辰吉日,画师身体清爽时才可进行。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眉眼开得是否成功,所以部分老艺人视此为绝技,单脉相传,不轻易示人。

三、思辨与启示

今天,唐卡艺术已经成为大众了解藏族文化“最直接、最纯粹”的象征物,因工艺价值、神秘的宗教色彩而更受追捧。当代藏族唐卡艺术的意义空前丰富,更加多样化、人类化、世俗化。与过去相比,唐卡发生了两大改变:一是由宗教圣物和祈福信物逐渐转变成为蕴含民族特性和人类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二是由落后文明象征逐渐演变为后工业社会人类反观前现代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唐卡在这两方面转变决定了我们研究唐卡艺术的立场既要将其发展历程与其历史文化生态广泛联系起来,又决定了我们不能以某一种身份、某一种立场来揣摩今天唐卡受众的心理。表面上看,我们在讨论一种古老的宗教作品如何在当代社会找到身份,但在内在层面它又涉及到对于艺术品价值定位、唐卡世俗特征和宗教特征、产业化运作等切实问题。

1

工艺品还是艺术品的思辨

那唐卡究竟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呢?作者在书中承认其背后的艺术性,并肯定了其由工艺品向艺术品转变的过程。工艺品和艺术品的差距不仅在于背后创作主体的“灵性”的多寡,更在于观赏客体对于其中隐喻和留白的再创作。一件艺术作品永远不能完成解读,但却因无法解译而富于无限的意向美和意味美。如果唐卡是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它的价值就绝不仅仅由年份、材质和精细程度来决定。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会以此标准来衡量《蒙娜丽莎》的价值一样。

如果接受它是一件艺术品,就要明确唐卡艺术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已有的论证完全可以证明宗教艺术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象性),同时也论证了它是藏族人民艺术精神的心理改写(审美性)。最后一个使唐卡从工艺品走向艺术品的特性就是主体性。严格来说,唐卡按照《造像度量经》规则绘制。也就是说,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唐卡画师,他们往往会否认自己在创作,而是按照佛经原样呈现。在佛法面前,他们极力隐匿个人创造的痕迹,而是将“再现”这个行为作为唯一目的,完成一次修行,而非有意识地独创。其艺术意味,对于大众来讲,多来自于异域宗教文化的新异感;对于修行者来讲,多存在于对生命体验的投射过程中,而非来源于创作者的大量能动性暗示。

但事实上,画师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原封不动地阐释,极力以主客理性二分来明确其独创价值,反而容易导致自然的退让,神性的丧失和人性的萎缩。人、信仰、环境交融的美学境界,才是藏族艺术乃甚至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况且,即便是严格的造型规制,其原型也并非真实存在的客体,而是来源于世俗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行中依靠想象进行的创造,在造像之外的背景悄然融入了画师自己的想象,不然也不会出现种类繁多的画派和技法创新。

2

当代语境下唐卡的嬗变与窘境

面对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生态巨变,唐卡文化因此得益,也因此面临困境。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保护充满难度。一方面传承人的匿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增加了难度。当人为介入一种文化发展中时,不切断其发展路径并保持纵观全局的视角,是极其困难的。为了保护和扶持传承根脉,唐卡画师的个人身份前所未有地出现在藏族艺术里,并创新出更广泛的传承人培养模式,这有可能削减唐卡作为宗教信物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唐卡艺术具有可被直接感知的要素,主要是艺术表现形式;不可被直接感知的要素,包括精神内核、支持背景和制作工艺。其中的不可被感知要素占比远大于唐卡“画卷”这个形式,其画前观者无尽的修行之心和画后佛陀的无边的智慧之海才是唐卡艺术的灵魂。形式保护容易,原生环境和精神内核的涵养才是唐卡保护的真正难点。

价值3.48亿港元的天价唐卡“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得主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作为艺术品,一方面,高端珍贵的唐卡画作受艺术品交易市场的运作规律,被安置在展厅或流入藏家手中,抹去了宗教环境,变成了一段文化的遗迹;另一方面,唐卡越来越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出现在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产品等复制品中,没有了严格的度量和固定的技法,唐卡走向粗糙化和自由化。文化传播范围越广,形式越简化多变,越可能丢失其负载的涵义,跨文化传播中的唐卡符号也可能变成阐释其他观点的工具。

我们至今无法盖棺定论唐卡艺术世俗化、全球化的趋势是好是坏。唐卡保护与开发面临的窘境,金箔锻制、民族刺绣、传统织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宗教艺术形式也同样在面对。我们坚持研究和追溯唐卡艺术的本真精神,但也不能陷入绝对主义,如伽达默尔所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参考来源:

杨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看唐卡的保护——基于“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