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信息公告> 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11-20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

杭政函〔2018〕10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2018—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18年11月20日

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计划

(2018—2022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8〕27号)要求,特制定本推进计划。

一、总体目标

围绕之江文化产业带“一带一核五极多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着力培育打造6个产业能级达百亿元的文化产业集群,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个,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0亿元,集聚上市文化企业30家以上,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赛事)品牌10个,引进文化领军人才100名,带动就业人数20万人以上。到2022年,之江文化产业带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0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2600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国领先、国际知名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影视产业基地、艺创设计产业基地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成为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引擎、全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增长带、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和样板区。

二、实施时序

按照《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五年基本建成、八年提升能级、愿景繁荣可持续”的建设要求,将之江文化产业带的基本建设期(2018—2022年)分为“全面推进阶段、提升发展阶段”两个实施时序。

(一)全面推进阶段(2018—2020年)。

依托省之江文化中心项目和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市、区县(市)两级多部门联动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财政、土地、人才等方面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加快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国内外高端专业人才和行业领军企业集聚。“一核五极多组团”集聚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之江发展核增长带动作用逐步彰显,上城、滨江(白马湖)、奥体(湘湖)、九乔、富春五大发展极的产业集群能级有效提升,数字文化、影视、艺创设计、动漫游戏、现代演艺等优势产业快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快,之江文化产业带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成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主引擎。到2020年,之江文化产业带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1600亿元以上。

(二)提升发展阶段(2021—2022年)。

之江文化产业带在资源聚合、要素支撑、创新能力、政策环境和平台建设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引进落地一批重大国际化产业项目和知名文化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巨无霸”文化集团和文化创新型企业,做强一批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平台,集聚一批引领性文化名人和领军人才。“一核五极多组团”的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发展模式更趋成熟,产业辐射力带动力持续增强,基本建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文化产业发展样板区。

三、重点任务

按照《规划》提出的空间开发格局,未来五年,将重点围绕“一核五极”打造6个产业能级达百亿元的文化产业集群,并依托上下游延伸区域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一)之江发展核。

以之江新城(东至钱塘江、南至富春江、西至富阳区界、北至龙坞茶镇,规划面积156平方公里)为核心区,辐射西湖区,是之江文化产业带承载创新功能的核心发展区块。以数字文化、影视产业、现代演艺、艺术教育等行业为重点,着眼于打造“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中心、影视产业集聚中心和演艺娱乐中心,是之江文化产业带发展的核心引擎,将成为全球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进“文化+科技+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区域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推动文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应用,积极培育数字文化装备、数字化艺术展示等行业发展,拓展文化产品个性化定制、文化产品融合推广新零售、人工智能教育等新兴业态。以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等平台为载体,全面提升编剧创作、拍摄制作、后期发行、衍生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发展能级,大力发展影视产业。运用先进声光电技术和舞台机械技术等,推进舞台演艺、影视演艺、实景娱乐等多种演艺形式发展,创作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演艺精品,发展现代演艺业。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艺术院校资源和优势,以书画、民艺、音乐等为牵引,大力发展艺术教育等行业。到2022年,之江发展核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800亿元以上。

(二)上城发展极。

以南宋皇城小镇(东至建国南路、南至万松岭路、西至南山路、北至西湖大道,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和望江新城(由中河路、清江路、之江路和贴沙河合围而成,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辐射上城区。以文化休闲旅游、创意设计、艺术品等行业为重点,打造兼有皇家古韵和市井风情的南宋文化体验中心和旅游国际化先行区。紧扣南宋文化主题特色,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办好南宋文化节、中国民间艺人节、杭州美术节等文化活动,大力推进现代演艺、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做好“文化+”文章,推进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等多个领域创新发展。深化拓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创新,促进艺术创作、艺术拍卖、艺术会展、艺术培训、艺术鉴定、艺术典当等业态均衡发展,积极构建艺术品产业链。到2022年,上城发展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190亿元以上。

(三)滨江(白马湖)发展极。

以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东南至萧山区界、西至浦沿路、北至彩虹大道,总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辐射滨江区。以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文化会展等行业为重点,打造国内领先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地。强化数字化信息产业与文化内容间的相互支撑和提升,以高科技手段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大力发展3D动漫、手机动漫游戏、网络动漫游戏、电子竞技等新业态,提升动漫游戏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打造中国动漫游戏旗舰版。大力引进知名网络作家,以知识产权(IP)利用为源头,全力构建集作品创作、项目孵化、版权交易、作品改编、衍生开发等于一体的网络文学产业生态链。加快提升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节庆会展的“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培育发展专业会展服务、新型会展媒体等新业态,把文化会展业培育成区域产业新平台新窗口。到2022年,滨江(白马湖)发展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0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800亿元以上。

(四)奥体(湘湖)发展极。

以钱江世纪城(东至利群河、东北至杭甬高速公路、南到前解放河、西北至钱塘江滨、西南至七甲闸—利民河,规划面积22.27平方公里)为核心区域,辐射萧山区。以国际化为引领,重点发展音乐产业、文化体育、文化会展等行业,打造空间集聚度高、专业特色鲜明、联动效应突出、国际风范十足的大型都市综合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保障,打通音乐创作、制作、出版发行、教育培训、衍生品研发等纵向产业链,连接音乐与影视广播、动漫游戏、会展旅游、乐器生产等横向产业链,积极构建“音乐+科技+金融”的音乐产业新生态。以筹办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体育”融合发展,促进体育赛事开发、推广与运营管理,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开发,以及体育经纪、培训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文化体育产业链。遵循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全面提升文化会展业的规模、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到2022年,奥体(湘湖)发展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75亿元以上、总产出达300亿元以上。

(五)九乔发展极。

以钱塘智慧城为核心区域(东至江干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交界,南接钱塘江,西至德胜路、红普路、三福路,北至江干区和余杭区交界,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辐射江干区,联动杭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数字时尚、创意设计、互联网文化等行业,构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数字时尚产业为核心,带动内容创作、出版服务、技术支撑、运营管理、数字体验等周边业态集聚,打造以“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为特色的数字时尚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区域聚集能力和溢出效应,鼓励企业加强创意设计,推进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交互设计、动漫设计等行业发展,打造一批创意设计品牌。做强东方电商小镇等重点产业平台,推动“文化+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态。到2022年,九乔发展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亿元以上、总产出150亿元以上。

(六)富春发展极。

以杭新景高速以西、杭州第二绕城(在建)以东的富阳辖区为核心区块,辐射富阳区。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文化休闲旅游、艺术培训等行业,打造国内知名的特色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与世界名城相适应的人文发展新地标。以发展数字创意与文化传媒产业为特色,以产学研融媒协同合作为支撑,布局数字文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数字内容创意开发和数字融合类产业等,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将《富春山居图》文化精髓与现代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围绕富春江及两岸重点布局文化休闲、时尚运动、演艺娱乐等,打造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鼓励各类博物馆积极探索传统文物与当代设计融合创新模式,推动艺术衍生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营销,鼓励开展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在线培训等,发展艺术培训业。到2022年,富春发展极力争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0亿元以上、总产出达300亿元以上。

此外,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及杭州大江东产业聚集区等之江文化产业带上下游延伸区域要依托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制造、休闲健康、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创意民宿、康美养生、影视拍摄、创意设计、文化用品及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促进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四、重点工程

根据《规划》要求,之江文化产业带将以重大产业平台和重点产业项目为依托,按照“主题引导、区块融合、组团集聚、分工协作”的发展要求,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数字文化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云栖小镇(数字文化产业功能区)项目。

项目位于转塘区块,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0亿元,以阿里巴巴为龙头,依托云栖小镇、西湖大学(西湖高等研究院)等,推进数字虚拟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设创意产品打样数据库、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文化产品体验评测数据库、3D电影渲染数据库等,探索建立国际互联网数字文化研发中心,打造全省数字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计划于2022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2.中国网络作家村项目。

项目位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内,总投资约1亿元,主要包括天马苑、神仙居区块,以及中国网络文学周等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网络文学作家第一村。项目二期计划于2018年底完成,到2022年底,力争签约引进网络作家达100名以上。(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3.华数数字电视产业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内,总投资约10亿元,依托华数集团的行业优势和品牌优势,建设面向全国的新媒体播控中心、节目内容分发和运营中心、数字节目内容制作中心、国家数字电视开放实验室以及“云+根”智慧化平台,带动和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全国数字电视产业及关联行业的培育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华数集团)

4.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钱江世纪城,规划面积0.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主要包括中国数字音乐出版平台、版权保护中心及分发平台、国家数字音乐产业人才培育基地、国际音乐科技博览会和音乐科技创新中心等建设内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全国音乐科技产业发展中心。项目计划于2019年建设完成,到2022年,力争集聚音乐及相关企业200余家。(责任单位:萧山区政府)

5.望江数字产业集群项目。

项目以婺江路为核心,由中河路、清江路、之江路和贴沙河合围而成,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总投资60亿元,主要包括中德工业设计4.0杭州设计研发中心和数字望江产业园等建设内容,打造在全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计划于2022年基本建设完成,力争实现税收10亿元。(责任单位:上城区政府)

6.九乔数字产业基地项目。

项目位于钱塘智慧城区块,规划面积2.7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数字版权交易综合体、数字版权登记中心、数云山丘、数字出版总部基地等建设内容,打造数字时尚产业集聚区。项目计划于2019年启动建设。(责任单位:江干区政府)

7.华媒控股钱塘文创产业总部楼宇项目。

项目位于钱塘智慧城,总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总投资7亿元,涵盖图书出版、报刊传媒、数字科技、电子商务等领域,致力于打造数字出版产业集群。项目计划于2020年启动建设。(责任单位:江干区政府、杭报集团)

(二)影视文化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杭州总部项目。

项目位于西湖区五常港路,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5亿元,包括影视文化创意创作平台、国际节展交易平台、影视人才培养平台、影视外贸企业孵化成长平台等建设内容,打造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项目计划于2018年底开园,到2022年,集聚国内外影视及相关企业200余家。(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2.之江国际影视产业集聚区(浙江电影学院)项目。

项目位于转塘区块,规划面积约0.53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主要包括20个具备国际前沿水平的数字化摄制车间以及浙江电影学院等建设内容,打造国际影视产业集聚中心。项目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到2022年,力争集聚国际一流影视企业区域总部20家左右、影视传媒类创新企业200余家。(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3.西溪创意产业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国家湿地公园桑梓漾区域,规划面积0.9平方公里,通过发挥“生态、文化、名人”三大优势,促进文化名人、名企集聚,着力打造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文艺人才集聚地、影视产业原创地和高端影视制作地。到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30亿元。(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4.浙江国际影视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萧山科技城区块,规划面积0.29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5亿元,以“互联网+”为特色,主要包括影视后期制作核心区、影视文化综合服务区和影视独立制作区等建设内容,打造在全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影视文化产业集群。到2022年,产值力争达50亿元左右。(责任单位:省广电集团、萧山区政府)

5.北影(杭州)国家级电影产业基地。

项目位于富阳江南新城,规划面积0.27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5亿元,主要包括影视拍摄基地、奇观影像文化体验中心、影视创作中心、文化交易所、大师工作坊、动漫创作基地等建设内容,致力于打造集影视研发、创意、制作、发行、教育及衍生产品为一体的复合型电影产业基地。项目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富阳区政府)

(三)艺创设计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之江文化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之江度假区龙王沙地块,规划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7亿元,主要包括浙江图书馆新馆、浙江博物馆之江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浙江文学馆等建设内容,打造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城市文化地标。项目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省文化厅、西湖区政府)

2.艺创小镇项目。

项目位于转塘街道,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0亿元,以艺术生活为主题,推动艺术创意向社会生产转化,促进文化消费拓展与升级,打造全国知名的小镇文化创意经济先行示范区。项目三期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使用。(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3.象山艺术公社项目。

项目位于之江新城象山脚下,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7亿元,主要包括多功能剧场、展览馆、艺术街区等建设内容,打造国内知名的文化创意交织融合的艺术人文新地标。项目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使用。(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4.馒头山文化街区项目。

项目位于上城区馒头山脚下,是南宋皇城遗址所在地,总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2亿元,主要包括凤凰御元、凤凰公社、时尚创意园等7个创意园区。到2022年,总产出力争实现25亿元。(责任单位:上城区政府)。

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项目。

项目位于艮山西路,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以“创意设计”为核心,依托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建设,推进台港澳地区文化品牌及优秀设计机构、产品设计机构落地,构建国内知名的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平台。(责任单位:江干区政府)

(四)动漫游戏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滨江区南部,总规划面积20.5平方公里,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以生态为特征、文化创意为核心、科技创新为驱动、平台建设为基础,积极打造文化产业的“旗舰版”。到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到2022年,集聚文化企业500家以上。(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2.网易杭州软件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位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规划面积0.16平方公里,总投资约20亿元,主要涵盖手游、网游、网易严选等业态,主要包括二期、三期项目建设。项目二期计划于2019年建设完成,并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项目三期计划于2023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3. 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项目。

项目位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动漫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总投资额5.85亿元。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得到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国动画学会批准建设的“国字号”动漫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动漫专业博物馆。项目计划于2019年投入使用。(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4.电魂网络游戏软件生产基地项目。

项目位于滨江区,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主要致力于打造集创意策划、美术设计、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游戏推广、运营维护等于一体,以技术为基础、以品质求发展的游戏精品产业园。项目计划于2020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五)现代演艺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灵山演艺小镇项目。

项目位于之江双浦区域,规划面积约0.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50亿元。以演艺文化为主题,包括建设13个综合性剧院,开发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及360度体验产品项目,打造新一代中国演艺娱乐中心。项目计划于2020年开工建设,2022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西湖区政府)

2.新青年演艺产业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萧山区湘湖区块,规划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0.6亿元,包括演播中心、制作基地、孵化空间、服务平台等建设内容,打造平台化、景区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演艺产业集聚区。项目计划到2022年,力争集聚演艺及相关企业100家以上。(责任单位:萧山区政府)

3.金沙湖文化大剧院项目。

项目位于杭州经济开发区,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5亿元,主要包括多功能厅、室外公共平台等设施,打造成现代地标性文化大剧院。项目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责任单位: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4.大丰杭州白马湖文创总部项目。

项目位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占地面积18676平方米,总投资约2.5亿元,以“数字+文化+艺术+高科技”为核心,从事数字、AR、VR、MR、新媒体互动等技术研发,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的导演、创意与策划,以及声光电及其融合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核心业务。项目计划于2019年开工建设,2022年建设完成。(责任单位:滨江区政府)

5.棱镜光娱全景全息剧院项目。

项目位于上城区,总投资约0.5亿元,主要是对原红星剧院进行提升改造,通过引入好莱坞全息技术,导入全球顶尖IP及旅游、亲子、非遗、文娱等原创内容,为用户营造360度“超沉浸式”虚拟现实的文化艺术体验,打造国内领先的全景全息剧院。项目计划于2019年改建完成,实现年均产值7000万元。(责任单位:上城区政府)

(六)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重点工程项目。

1.南宋皇城小镇项目。

项目东至建国南路、南至万松岭路、西至南山路、北至西湖大道,总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包括吴山地下空间文旅开发、德寿宫皇家园林、十三湾巷等建设内容,打造全国知名的体验式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地。项目力争于2019年完成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到2022年,营业收入力争达460亿元。(责任单位:上城区政府)

2.湖滨文创产业生态圈项目。

项目以“大湖滨商圈”为中心,东至中河、南至西湖大道、西至西湖、北至庆春路,总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总投资23亿元,主要包括西湖新天地时尚地标、思鑫坊历史文化街区等建设内容,打造具有独具韵味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计划到2021年,力争新增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税收约20亿元。(责任单位:上城区政府)

3.春江花月夜文旅走廊项目。

项目位于富春江富阳段沿线(核心为富春江第一大桥至富阳大桥),总投资约10亿元,主要包括富春江游览(夜游)工程、沿江大型线性主题公园(乐园)、“春江花月夜”主题的大型沉浸式文艺演出等建设内容,构建以东方诗意体验为特色的国际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项目计划于2022年基本建成。(责任单位:富阳区政府)

4.中华古籍造纸印刷文化园区项目。

项目位于富阳区银湖街道,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总投资约3亿元,围绕遗产保护、古法造纸、古籍影印、工艺体验等内容,通过融合现代信息与展呈科技,打造全国知名的古籍特色造纸文化综合体。项目计划于2022年基本建成。(责任单位:富阳区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省之江文化中心项目和之江文化产业带领导小组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市、区县(市)两级多部门联动发展机制,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协调。相关区、县(市)要认真落实之江文化产业带“一核五极多组团”重点区域建设发展的第一责任,把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及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细化完善推进方案,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整合区域优势资源,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标准,加快推进重点平台(项目)建设,整体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二)形成合力机制。

各级有关部门要围绕建设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共同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市委宣传部(市文创办)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抓紧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各项工作;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统筹,探索组建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专项资金,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国土规划部门要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发改部门要结合《规划》要求,加强对之江文化产业带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统筹推进;人才部门要引导文化人才向之江文化产业带集聚,为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各项服务保障;统计部门要加强之江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分析,定期发布统计分析报告。

(三)强化政策支持。

市、区两级政府要加大对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和落实中央和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我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中心的有关意见精神,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平台的扶持力度,进一步研究专项扶持办法。有关部门要以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为重点,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适时研究制定相应创新政策和举措。相关区、县(市)政府要加快研究制定推进辖区内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的配套政策,加强资金统筹,强化要素保障等。

(四)加强人才支撑。

深入实施“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和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等,加大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对有特殊贡献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实施“一人一策”。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为契机,丰富之江文化产业带专业人才培养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文化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加强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校际合作,建立之江文化产业带专家智库和优秀人才数据库。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理念,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创新选人用人观念,坚持良好用人导向,落实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加快之江文化产业带人才集聚。

(五)营造良好环境。

发挥好宣传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报纸、电视等媒体资源,积极宣传关于之江文化产业带的相关政策和举措,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项目、人才落地。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契机,对文化领域办事事项进行梳理,推动“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工位注册”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工作落地,助力相关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探索建立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数字备案制度,为之江文化产业带发展营造良好版权环境。大力发展演艺经纪、版权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等文化中介服务行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治自律作用,为加快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提供优良服务。

本计划自2018年12月21日起实施,由市文创办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在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进过程中,规划范围内的重点区域引进新增重大产业平台(项目),经审议后,可纳入推进计划。本计划施行期间,如遇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调整,以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为准。

附件:1.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重点项目汇总表

2.杭州市之江文化产业带重点文化活动(会展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