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现代传媒> 正文
短视频井喷,MCN是冉冉新星还是“旧瓶装新酒”?
发布时间:2017-09-28
来源: 言之有范

2016年开始,短视频行业进入井喷期,巨量的内容生产和激烈的内容争夺背后,MCN公司逐渐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但关于MCN的论调也各执一词。9月22日,MCN公司何仙姑夫的A+轮融资中获深创投和百度视频的数千万投资,而类似大数额的融资在MCN中已经并不罕见。海量的资金涌入,也使MCN领域中掀起了一场混战,经纪公司、宣发机构、广告代理、网红工会纷纷开始在其中跑马圈地,因此也有人说MCN将会是短视频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此火热的利好局势下,应该如何理性看待MCN的本质和前景呢?

八方入局,短视频行业竞争激烈

生产端:媒体转向,平台激增

短视频流量的井喷,让很多人开始从传统的行业转战成为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前澎湃新闻CEO投身短视频行业,创办了“梨视频”;原《外滩画报》总编辑徐沪生创办了“一条”;原《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苗炜创办了“刻画视频”;原壹读传媒CEO马昌博创办了“视知”。面对短视频带来的大流量和信息传递模式的革新,不单是这些媒体人,很多传统媒体机构也开始在此领域发力。2016年10月,界面新闻、南方周末、新京报等纷纷宣布在短视频领域加大投入;界面新闻成立了“箭厂”;重点生产“原创短视频纪录片”;南方周末成立了“南瓜视业”;新京报推出视频项目“我们”。但生产者的量级递增,更多来自自媒体人的转型,2015年头条号自媒体榜单中只有2家生产短视频,但一年之后已有13家开启了短视频版块。而随着快手、秒拍、美拍、火山小视频等平台的激增,UGC的爆发力量也同样十分惊人。

消费端:需求多元,时间细碎

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递增,从用户消费层面来看,是其日常时间更加碎片化的表现。五、六年前同样话题性很强的微电影,如今在短视频爆发的局势下已经几乎销声匿迹。这说明原本以10-15分钟时长、胆小精悍特点著称的微电影已经跟不上如今愈发碎片化的用户时间。现今大城市地铁上的广告投放,已经更多的成为一些有名的MCN公司内容的分发渠道,例如罐头视频简洁快节奏的技能型视频能够迅速获得地铁上乘客的注意,仅仅2-3分钟就能学习到生活中的一个实用技能。而且面对用户更加多样繁杂的兴趣点和需求,也只有短视频的特点能在数量和质量上取胜,覆盖到全方位的用户。

 

 

投资端:巨头入场,占位迅猛

从百团大战到直播大战,互联网的风口一直在变,且只要是风口所在,就是巨头的必争之地。2016年,BAT纷纷入局短视频,百度推出“秒懂百科”;阿里巴巴上线“淘宝二楼”“微淘视频”;微博以1亿美元补贴短视频;今日头条、腾讯则投入10亿元到短视频领域。各大巨头的强势进入,齐力将短视频推向了中心,由此短视频内容生产量级攀升、广告规模不断爆发,运营模式更是迅速更迭。

MCN:短视频生态下的新模式

MCN:孵化、流量、品牌

MCN(Muti-Channel Network)模式由国外引入,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它将PGC内容联合起来,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证内容的持续输出,从而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国内目前MCN的发展还并不成熟,概括起来主要是“孵化”、“流量”和“品牌”三大关键词。即通过对网络红人和达人的孵化进行优质内容的集成,通过流量的激增来实现品牌的转化,以此拓展垂直领域,吸纳更多的资源。

MCN的核心关注点

目前何仙姑夫、新片场、魔力TV、视知等MCN公司不仅自己进行内容的制作和分发,还通过争夺有大批粉丝基础的网络红人来集聚流量,实现商业变现。国内最早的一批MCN机构可以追溯到Papi酱团队,2016年,Papi酱走红并获得罗辑思维1200万的融资,Papi酱也在同年创立了papitube来整合一批原创搞笑网络红人,通过自己巨大的粉丝基础为这些红人们带来流量,以整体提高其变现能力。

而这些MCN机构在挑选签约的网络红人时,最关注的始终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人魅力和个人标签。在网红迭出的境况下,网红的个人魅力是否足够吸引粉丝,个人标签是否能够切中用户痛点是MCN公司最关注的问题。第二,集聚流量的能力。虽说有个人魅力的网红在集聚流量上有着相对的优势,但经过商业运作之后,其粉丝增长必然会进入瓶颈期,所以能否在商业和流量上都保持集聚优势,也是其关注的核心点。第三,个人或团队的制作水平。在众多并不具备专业策划、专业剪辑制作能力的网红中,一旦拥有一支成熟的制作团队,会成为其很重要的加分项。

理性看待处于风口的MCN

旧瓶装新酒:MCN的内在逻辑

虽然多数人认为MCN目前处于风口,拥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是短视频发展的未来趋势,但跳出短视频这个语境来看,国内很多MCN公司其实只是一个网红经纪公司,承担的也无外乎是养成、制作宣发和流量变现的功能。微博、知乎、豆瓣等社交类平台让越来越多的素人能够出现在大众视野,通过自己的“学有所长”吸引大批趣味相投的粉丝,同时为自己定下调性、贴上标签,随着内容被越来越多人认可,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网红、大V。

而一旦这些背后拥有大量粉丝、自带流量的个人增多,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试错成本,市场就需要这样一个机构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帮助网红看清市场走向和自己的止损点,明星有经纪公司,生产短视频的网红们则由MCN公司来统筹。所以,MCN本质上并不是一种新鲜的模式,只是在短视频领域中并未出现这种管理机构,而这也只是因为市场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一旦入局者多了,MCN就是自然生发的产物。

品牌化、垂直化:MCN的未来形态

八方入局,MCN公司的数量不断攀升,这迫使现有的MCN要想在未来市场上占取主动,就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垂直领域,从而明确自己的品牌价值,获得更多的品牌认同。国内来看,一批此前专著垂直领域内容生产的团队,开拓了MCN模式之后,基于对垂直领域内容积累的专业度和运营能力,横向签约、孵化垂直赛道其他内容方,成功转型成有优质品牌效应的MCN。

目前国内在垂直领域拓展较为成功的示范就是青藤文化,从2014年起,青藤文化就开发了《明白了妈》(母婴领域)和凹凸君(二次元领域)两大内容IP,并由此衍生出母婴、二次元等垂直领域的MCN业务。青藤文化计划在今年签约或孵化60%的微博前50母婴账号,在垂直市场上占取绝对优势。而诸如papitube、罐头场、快美妆等MCN公司,都已经深耕搞笑、美食、美妆、时尚等垂直领域,其明确的定位也提高了自身对网红的聚合效应,未来的发展道路也更加清晰。因此,向垂直领域纵深拓展、以强势的品牌带动流量的转换能力,将会是未来MCN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