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需求、变化、趋势:立足《纲要》把握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新动向
发布时间:2017-05-17
来源: 言之有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部署,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依次对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等11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文章针对《纲要》出台面临的背景以及与《十二五文化发展改革纲要》的对比分析展望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新机遇与新趋势。

一、现状:立足文化发展新需求

文化小康建设需补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其中重点强调“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因此文化小康建设更是不容忽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小康更加需要文化小康为其提供精神支撑。但是目前文化小康建设仍然存在严重短板,尤其是在广大基层层面,城乡发展不平衡、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错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的进程。基于此背景,《纲要》对文化小康建设进行明确细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等方面均侧重于对基层文化小康建设的扶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深入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的环境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结构性失衡问题。“良币驱逐劣币”的手段是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量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供给、清理僵尸供给、盘活呆滞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因此《纲要》在文化领域供给方面以繁荣文化产业创作生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等方面为切入点不断增加有效供给,深入文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与文化发展需融合

从世界范围看,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催生文化新业态,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已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新引擎。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新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继IT产业后崛起的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十三五”时期着重把“数字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意见的下发,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需要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纲要》基于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背景,发展壮大网络助力舆论阵地,加大文化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力度,更好地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文化繁荣发展步入关键时期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势在必行。同时也只有坚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才能持续扩大,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更加坚定。因此,《纲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目标,不断推动文化精品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

二、对比:“十三五”发展《纲要》新变化

坚持思想道德建设为导向

与《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比较而言,《纲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完善、更具针对性。《纲要》中除了将“十二五”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更加完善具体之外,也重点突出以下方面:第一,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智库带动国家、产业、企业壮大发展,以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做前提使未来文化发展更为科学有效;第二,加快网络舆论阵地建设工程、舆论引导能力提升工程。《纲要》指出“做强做大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壮大网上舆论阵地、规范传播秩序的建设,互联网时代使人们的舆论传播方式不断变化,新媒体力量的壮大冲击着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增强网络舆论阵地的建设和引导是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必要选择;第三,加快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可以看出思想道德建设由党员教育转向群众教育,文化自信将不仅仅为党员群体所重视,基层群众思想道德教育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深入人心提供保障。

坚持科技融合发展为手段

面对现代信息科技和传播手段快速发展的新形势,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互联网影响广泛而深刻,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因此《纲要》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重点发展以下方面:第一,不断强化文化科技支撑,以新兴科技的为引领推进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纲要》指出“将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科技项目。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技成果,催生新型文化业态”;第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加速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范围与速度;第三,继续推进“文化+““互联网+”工程,支持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将科技创新的新兴成果融入到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上;第四,推进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共享共建,《纲要》不仅注重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深度融合,同时也注重加强文化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应用。

坚持传承传统文化为引领

“十二五”期间尤为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在“提高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十三五”期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然而仅通过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文化传承并不能满足新时期文化发展需求。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的文化精华,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因此《纲要》指出“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可以看出,从“十二五”的注重非遗保护到“十三五”的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保护传承的范围不断扩大、文化自信的体系不断完善,《纲要》更以开放的视野注重传统文化的市场化运作,扩大传统文化的有效供给,使传统文化渗入到寻常百姓家。

坚持文化经济政策为保障

与《“十二五”文化发展改革纲要》不同,“十三五”时期的《纲要》在政策保障方面突出展现文化经济政策具体部署,《纲要》主要从与“财政保障、文化税收政策、文化金融、文化贸易促进、文化建设用地”五个方面优化文化发展政策的整体布局,加大政策创新和执行力度,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增强针对性、拓展覆盖面,《纲要》指出“将更好地发挥引导激励和兜底保障作用,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可以看出相较于“十二五”期间,《纲要》的政策保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切实可行的文化优惠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铺路。也从侧面展现出了国家发展扶持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三、展望:把握文化产业新趋势

文化自信更加深入

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已进入深水期,在“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性规划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如习近平所说“文化自信作为最根本的,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纲要》的深入开展,数字化的现代手段深深植入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中,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跨界融合催生文化自信发展新高度,以网络传播为手段使文化自信深入人心。文化自信的观念由上而下更加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融合发展更为成熟

“十三五”期间,融合发展将迎来2.0时代,“文化+”“互联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文化与科技,文化与互联网的融合将不再是技术与内容的简单叠加,不再是1+1=2的线性累积,其发挥的能量将远远大于二者简单相加。《纲要》重点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并配套实施一系列国家重点文化科技融合项目工程,体现了“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对于深度创新文化科技融合的高度重视。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科技将不仅仅在文化内容呈现的外在技术层面存在和发挥作用,科技创新的活力因子将深深渗透进文化生产、传播、消费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催生文化创新,激发全民族的自主创新活力。

文化发展提质增效

文化产业在经历了总量快速增长、比重日益上升的“十二五”黄金期后,核心竞争力依然不强,质量和内涵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在经济发展进入到新常态的新时期下,“十三五”文化发展也亟须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纲要》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线定为推动由注重数量型增长向更加重视质量型发展转变,未来文化产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使文化消费持续扩大;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市场竞争机制趋于成熟。

综上所述,进入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产业在“十三五”乃至更长的时期内,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在未来呈现出互联互通的诸多新趋势。我国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产业将呈现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更加深入,文化消费将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