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一年文创产品卖出十亿,厉害了我的故宫
发布时间:2017-05-11
来源: 文化创意产业网


故宫博物院又“火”了,靠卖文创产品一年创造了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宫博物院盈利能力逆天了。

故宫不是事业单位吗?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吗?为什么还可以赚这么多钱?这些问题恐怕是人们普遍的疑惑。

将“公益”和“利润”、“经营”对立起来,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的进程和水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不能盈利”,这种观点无疑被业内所接受。

一年10亿元的销售额、半年近8000万元的利润,这是多少上市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数字。故宫博物院,仅靠一些耳机、折扇、文化衫就轻松赚到了。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陈晨:“古代元素与现代商品相结合,做成好玩的东西卖出去,能够促进文化交流,本身是一件好事。”

卖文创产品不是故宫特有的,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在做这件事情。通俗一点说,就是卖纪念品。

故宫这样做说白了就是努力赚钱养活自己,为国家减负。

半年就创造出8000万元的利润,可不只是卖“纪念品”这么简单。与电商合作引入B2C模式,开发手机APP玩互联网+,这些玩法太前卫。

业界“小弟”们表示跟不上“大哥”的脚步。故宫的成绩难复制。

600年来,紫禁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第一次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发生了美妙的“化学反应”。紫禁城一改“高冷”姿态而变得“萌萌哒”。

故宫能够创造出一年销售额10亿元的奇迹也许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巨大的研发、推广投入,以及自带的品牌光环是偶然结果的必然条件。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敖堃:“故宫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些产品还应该做得更加精致一些,并且可以考虑引入“限量发行”的概念,让这些被游客带回家的文创产品也能“升值”。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故宫的文创产品和门票收入应该打包上市,通过国资委全资的投资公司持有股权,最后将股权的收益作为故宫发展的事业基金,进入更好的良性循环。

通过举办文物展览来带动文创产品的销售已经成为故宫文创产品销售的又一大端口。在“石渠宝笈特展”举办期间,武英殿书画馆设立的随展商店销售额每天超过10万元!

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在神武门外东西两侧设立无需购票并且不受闭馆时间影响的故宫文化服务区,并将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等多处地点开设故宫文化产品专卖店或专卖柜台。

目前,为故宫博物院提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加工的企业已达60余家。

原来故宫的藏品只能看,不能带走。现在这些故宫衍生品则起到了纽带作用,它是可以带走的故宫,也是流动的故宫。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举办文物展览来带动文创产品的销售已经成为故宫文创产品销售的又一大端口。据悉,在“石渠宝笈特展”举办期间,武英殿书画馆设立的随展商店销售额每天超过10万元,创下了临时展览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纪录。

此外,今年故宫博物院还将在神武门外东西两侧设立无需购票并且不受闭馆时间影响的故宫文化服务区,并将在澳门艺术博物馆、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等多处地点开设故宫文化产品专卖店或专卖柜台。

近年来,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的增速在逐年提升。其中,2013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195种、2014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265种、2015年增加文化创意产品813种,近三年累计研发文创产品1273种。

据了解,此前故宫的文创产品制作为完全外包的工作模式,即由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提出文化创意产品需求,由社会上的合作单位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

对于这种外包模式,单霁翔表示,其好处是可以节省文化产品的研发成本,但是往往生成的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对于故宫文化的理解与表现不够准确,有的甚至与故宫文化严重偏离,只能算是一般的旅游纪念品。

目前,除了外包的工作模式有所调整外,故宫还将根据合作经营单位的证明材料和考察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结果择优选择。目前,为故宫博物院提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加工的企业已达60余家。

陈少峰又说道:“故宫的8万人限流以及60元的门票是基本固定的,把门票和流量作为一部分,加上不断增长的文创衍生品开发,这样一个公司是很有价值的,通过这样一个公司的价值进行变现从而实现公益化的资金运作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他表示,故宫的文创产品和门票收入应该打包上市,通过国资委全资的投资公司持有股权,最后将股权的收益作为故宫发展的事业基金,用资本运作来提供收入的溢价,从而进入更好的良好循环。

陈少峰表示,公益性的单位是可以实现盈利的,只不过盈利后的资金用途要转变为公益性的活动,但是要限定盈利后的分配,除少数激励外,大部分还要用作公益性的用途。

故宫博物院又“火”了,靠卖文创产品一年创造了10亿元的销售额、近亿元的利润。“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故宫博物院盈利能力逆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