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现代传媒> 正文
反腐,文艺作品不能缺席
发布时间:2017-03-31
来源: 杭州日报

新闻回顾:这几天有一部电视剧又刷爆了社交媒体,正在湖南卫视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播出才三天收视率就已经接近了3,创造了今年电视剧收视的一个传奇。

 

不少专家这些年总在批判受众们的审美水平和能力下降了,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准备了什么样的菜。近年来,我们身边的不少文艺作品似乎是“鸡精”放多了,一味脱离现实,用伪鸡汤、玄幻来“奉献”给读者。这也就出现了有作品没精品,有高原没高峰的尴尬局面。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们在认真学习理解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以及文代会作代会讲话精神,文艺精品频频出击,今年大量的反腐类作品的涌现就是绝好的证明。

反腐,是近年来“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最有力体现,也是激浊扬清,澄清政治氛围的有效手段。老百姓们可能从新闻中听闻“哪里又打掉了老虎灭了苍蝇”,但通过文艺作品就能更深刻地展现出反腐的艰难不易以及腐败分子对国家对党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人民的名义》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兼编剧,有着中国政治小说第一人之称的周梅森认为在反腐这个宏大的时代主题下,文学不能缺席,“这是我们这个国家当下的春秋大义,如果这个时候文学都不在场,那它将离人民越来越远”。

不只是专业作家周梅森,另一部纪实文学《追问》也挤上了各大图书排行榜,作者丁捷是一位纪委书记,他把工作和爱好结合在一起,采访了28位落马官员,翻阅了600多个纪检案例将他们的经历结集成文,这是警钟也是镜子。

也不只是全新创作的作品,还有《人间正道》《国家干部》《抉择》《苍天在上》等这些多年前的精品作品也被全新的读者发掘,翻看当年陆天明的《高纬度战栗》,其中一句话至今看来依然振聋发聩,“除了制度的原因,公众本身是不是腐败的温床?”

反腐文艺作品的强势回归令人欣喜,这不仅让观众们眼前一亮,更进一步说明了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以及正在发生好转的政治生态。正如周梅森所说“写严峻的腐败生态是过去的连续剧不可想象的……”

更让人欣喜的是整个文艺界对于这个题材的响应,《人民的名义》中找来了陆毅、张丰毅、许亚军、侯勇,正在杭州拍摄的《纪委书记》则找来了王志文、赵立新、俞飞鸿主演。这些演艺圈的中坚力量,担起的不是这部剧的重任,更是利用知名度向普罗大众宣扬“何为正义何为对错”。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他认为文学才能医治人的灵魂。我们期待着,更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把神剧、伪鸡汤伪励志挤出荧屏和书店,让我们看到更多有灵魂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