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寒气消融,春天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7-03-02
来源: 杭州日报

《十二月令图轴之二月》

《桃鸠图》

《早春图》

还记得去年冬至日那天,“艺+朋友圈”带来的“九九消寒图”吗?从去年冬至日起,每过九天,就过完一个“九”;九个“九”过完以后,寒气消融、万物复苏,冬天就彻底过去了。明天(农历二月初六)就是 “九九”的最后一天,春天,已经如期而至。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一直引人遐想,杏花盛开的农历二月也被称为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清代的郝懿行解释道:所谓“如者”,就是跟随、随从的意思。农历二月,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因此,农历二月又称如月。时值二月,春光融融,草长莺飞,吸引着人们走到户外,去呼吸春天特有的和煦空气。

古人也与今人一样,对美好的二月有着特殊的情感。于是,古代画家们就把有关二月的美好记录了下来。

春在人间

这幅清代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二月》,就告诉了我们古人在早春二月中要做的风雅趣事。画面中,春水方盛、碧波荡漾。庭院里桃花、杏花迎风怒放,紫藤花也沿着花架盛开。人们或迎着春光读书,或临池观鱼,或花架下观花细语,或临轩远眺。童子或相互嬉戏,或在树下扫拾花瓣,姑娘们则轮流荡着秋千。画面远处,还有几队鲜衣怒马的王孙公子骑马携弓,似乎正在踏青游猎。

此图为清代院体工笔画中的精品,应为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丁观鹏等人所作。它的画法受到西洋画的影响,注重凹凸明暗的光影效果,笔法更为纤细写实。

春在枝头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春天的象征,宋徽宗赵佶的《桃鸠图》据传是他二十六岁时所绘。描绘了栖息于桃枝上的一只斑鸠。桃花、枝叶勾勒精工,斑鸠动态自然生动,眼睛用生漆点染,卓有神采。画面整体色彩华丽,洋溢着悠扬的神韵,此画被誉为折枝花鸟画的典型。

春在山林

《早春图》为宋人全景山水之代表作。画幅左侧画家自题:“早春。壬子年郭熙画。”顾名思义,这幅画作是在描写瑞雪消融,云烟变幻,大地复苏,草木发枝。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的信息。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山间泉水淙淙而下,汇入河谷,桥路楼观掩映于山崖丛树间,一片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象。在水边、山间活动的人们也为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生机。画作右上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树才发叶溪开冻,楼阁仙居最上层。不藉柳桃闲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