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创意天堂微信> 正文
以青春之笔记录时代 这些杭州作家到底写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6-11-15
来源: 创意天堂

11月8日,来自《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花城》《钟山》《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全国一流文学杂志主编、文学评论家、著名作家聚集“杭州市作家系列研讨会”,为杭州近年来出现的优秀小说家和文坛新秀把脉。

这些小说家和新秀包括,萧耳、卢文丽、晓风、孔亚雷、祈媛、池上、徐奕琳。

“如果按代际分的话,有50后、60后、70后、80后,是杭州现在创作非常活跃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选择的标准是以期刊发表为标准。期刊和出版比,期刊还是坚守着文学的尺度,出版可能更注重市场。我们会更注重文学性。”杭州市作协主席艾伟说。

萧耳 《中产阶级看月亮》

找到叙写90年代的某种支点

萧耳的长篇小说《中产阶级看月亮》,发表在《钟山》上。

《钟山》主编贾梦玮说,“很多我们说的城市文学、中产阶级文学都只是停留在城市生活的表层,但《中产阶级月亮》则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都市生活特别是中产阶级生活的情感世界。”

“《中产阶级看月亮》写的是沉寂多年的题材,萧耳通过小说找到了叙写上世纪90年代的某种支点。”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福民说。

《花城》主编朱燕玲认为,小说写了走出青春期的准中年的生活状态,作者在观察这一非常普遍的人群的生活,从扁平平淡的驱同化的生活、还有情绪中突围出来,做顽强的尝试与努力。

“小说提供了一个比较新鲜的女性人物形象,她没有生活的苦难,与男性平等,爱情也是自主的。总体上是一段心灵之爱的过程,里面的人物关系也处理得非常美,非常干净。与生活贴得很近,很绵密、充沛。”王小王说,她是《作家》的副主编。

卢文丽 《外婆史诗》

写出最朴素而非套路中的外婆

卢文丽的《外婆史诗》是一部以自己的外婆为人物原型的长篇小说,讲述了“雪舫蒋”火腿的创始人蒋雪舫的曾孙女,与旧上海旗袍高手以及国军将领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百年史,被誉为“一部超越苦难的温情之书”。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贺绍俊说,《外婆史诗》是表达一种生命观,不仅是外婆的生命观,也是“我”的生命观。“结构上也有意选用一个奏鸣曲结构方式,从序曲到咏叹到宣叙,然后到尾声,显然她是想借用一个音乐上的形式。”

“她就是写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婆,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对生命的态度。”贺绍俊说。

陈福民则提到了高尔基《童年》里的外婆,和金宇澄《繁花》里的绍兴外婆,“在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学叙述中,外婆这个角色,被固定化了。卢文丽描写的这个人物让我刮目相看。她遵循了文学最真挚、最朴素的那种品质,而不是套路。”

陈福民认为,“蒋小娥”这个外婆人物,其实是某种套路的解毒剂。“萧耳写她的《中产阶级看月亮》,可以简化成致青春,卢文丽写《外婆史诗》,可以简化成致外婆。”

卢文丽自己却说,“我是一个闯入者,是一个外来户,一个文学非常不合格的、冒冒失失的、什么都没有准备好就写长篇的这么一个人。”

“因为外婆从小拉扯大,她本身在我的生命中是一个巨大的存在,所以我总觉得我要写一本书献给她。”卢文丽说。

晓风 《职称》、《开局》、《第三种人》

为21世纪的中国高校立此存照

从2013年到2016年,晓风已经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文学期刊上连续发表了《职称》、《开局》、《第三种人》等中篇小说。

文学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与众多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学者小说相比,自然颇有些相通之处。

杭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说,关于大学知识分子的现当代小说不少,个人觉得其书写通常带有一点模式化,晓风的作品让我感到,它真实呈现了这个独特群体的焦虑及巨大的内心困惑。

“晓风不愧生活在大学校园中,对大学生活、大学教授们的精神困境几乎一览无余。”沈阳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说。

不过,孟繁华也认为,“首先是叙事上完全是全知视角没有变化,其次节奏掌控上完全由叙事者推动,小说的内在张力略有欠缺。”

《收获》杂志的执行主编程永新对晓风的小说,比较了解。“可以看到生活资源的丰富性,从情感着手,反映面非常广阔。《职称》的主要构成方式是人物的心理回叙,相对比较静止,缺乏一种张力,没有紧张感。”

在大学工作的晓风,专业是古典文学。“为什么又想到另一个领域来写小说呢,因为自从我做大学管理工作后,深深感受到现在大学的管理机制出了问题,我想用我的小说为21世纪的中国高校立此存照,把其状况作一个反映。”

孔亚雷、祈媛、池上、徐奕琳

高辨识度、精致、声响、古典

对孔亚雷、祈媛、池上、徐奕琳4位杭州青年作家的作品,评论家纷纷为4位写作黑马而点赞。

“祁媛甫一亮相,感觉就是文学界的赵丽颖,屏霸。打开电视,看到的就是赵丽颖;你打开各种杂志,看到的就是祁媛。”马小淘说,“我觉得祁媛是那种个人辨识度很强的。她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冷漠尴尬、浑浑噩噩、自命清高,其实又挺随波逐流的人。”

洪治纲则认为孔亚雷是一个超级的精致主义者。“他的小说已经精致得没法再精致了。孔亚雷的情节很简单,完全是一个有洁癖的人写出来的,纯净度非常高。他的几篇小说有一种‘准科幻’的逃离主义。如果我们看美国的科幻小说,他的很多小说与美国的科幻小说很近。”

池上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被柴米油盐围困的贤妻良母。“池上的小说好像有声音出现。”作家东君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种感觉,但这种手法用得多了,放在一起,有一种“单”的感觉。“其他几个作家写得很飘逸,而池上是一步一步写,正面强攻,她几个中篇也很见力道。”

“看得出来作者古典文学底子非常厚。”程永新这样评价徐奕琳。她的短篇小说《山有扶苏》讲述了西湖边的少年水鸟精怪和现实中的俊美少年发生的一段浪漫又动人心魄的故事。《西湖》杂志主编吴玄觉得,徐奕琳写的小说有一点点向职场小说靠近的意图,写畅销书这样的意图。“她第二个问题在于,将要面对的人物的复杂处,她总是停在门口,没办法走进去。就是说,徐奕琳现在写这类比较规范的小说的时候,我感觉她写得比较困难。整个在人性的洞察力,以及人物关系的推进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来源丨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