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创意天堂微信> 正文
“爆款时代”来临,追求“爆款”有错吗?
发布时间:2016-07-04
来源: 创意天堂

这是一个追求爆款的时代。荧屏上下也忽如一夜拿“爆款”说事。《太子妃》是爆款,《琅琊榜》是,《欢乐颂》是,还未开拍的《如懿传》,1500万1集的售价,不是也得是了。可是,就如“某宝”的各种山寨货特别爱标榜自己是“爆款”,在电视剧创作突然进入“爆款时代”之时,很多公司、资本追求“爆款”的方式如同刻舟求剑,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吃相还很可笑。

那么,为什么电视剧创作如同打了鸡血一样,突然就进入了“爆款时代”呢?这跟资本主导的视频网站内容崛起一脉相承。原来以传统电视台为主导平台的市场结构,宗旨是稳中求胜,稳比胜更重要,大家基本上在长期形成的一个可以预见收视率结果的框架中腾挪——比如情节狗血苦情一点对传统观众有黏度易勾连,戏好有观众缘的演员即便二三线,因为性价比高使用率也很高。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所谓“爆款”其实不一定是笔好生意,比如《奋斗》、《士兵突击》,首轮收视都很不理想。

而眼下视频网站的强势崛起彻底打破了这种格局。众所周知,“互联网的特点本身就是单品为王”,在本轮“付费模式”的疯狂一搏中,这种特性表现得更加极致——首先,只有像《太阳的后裔》等这样最热门的内容,才有可能拉动会员增长,而粉丝和观众只会为最有热度的剧集付费;另一方面广告商面对这样的作品也显得格外慷慨,心甘情愿大方支付相比普通剧集数倍的溢价;第三,一旦成为“爆款”,盈收的空间就豁然开朗,拍续集、周边产品、演员升值,可谓“赢者通吃”。侯鸿亮谈为什么《欢乐颂》在没有成功先例和市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也要预设拍三季的模式时就提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盈利。事实上,由于发行在前,第一季《欢乐颂》受到的市场待遇跟普通都市剧没有本质差别,剧中出现了大量品牌,事后证明全不是植入广告,而自从它在市场上“引爆”了以后,广告商和方方面面求“勾搭”已经应接不暇。《欢乐颂》真正大赚一笔是在第二季。

想当“爆款”本身没有错,可是就像每一次资本的风吹起,大多数人又会跟着凌乱,这一回也没例外。这股疯狂的追逐中大家似乎忽略了,所谓“爆款”没有一个是预置的,恰恰是拒绝模仿前作,有一点点突破市场的创新,才是上述热门作品能够“引爆”市场的原因;而现实中,很多人却自作聪明地想要复制“爆款”,例如比着前作找所谓“流量演员”,多高的片酬都不惜代价;比着前作寻找所谓成熟IP,某些网络作者作品严重参差不齐,但因为有一部红了,其他的就跟着鸡犬升天;比着前作找热门题材,仙侠、盗墓、罪案,到处是题材撞车的惨烈车祸现场……更有甚者,因为互联网流量、点击率的造假成本较低,市场上现在很多是靠人为刷流量、买点击率才造就的“大剧”,“开播当日点击数过亿”、“播出量数十亿计”简直成了标配,网络时代电视剧的通货膨胀真是令人咋舌。可怜的是,全天下的剧都敢以“爆款”自居,但是99%,观众没听说过。“爆款”洗礼之后,“爆”掉的只有钱包、信誉、观众的耐心。

来源丨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