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信息服务> 正文
为了它们 富阳有人建起公园、有人每年出钱、有人写诗出书……
发布时间:2024-03-12
来源: 富阳日报

人离不开树,树也离不开人。在新时代,树木的作用有了新的延展,当树木遇上懂它的人,树木不再只是孤独站立,它与人类产生更为密切的关联,人类爱护树木,树木也在润泽人类。

今天是第46个中国植树节,一起去认识与富阳人“交上朋友”的这些树。

有些树成为一个村庄的金名片,人们围绕树木建起公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带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新登镇湘溪村的银杏树:

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一提到新登镇湘溪村,很多人便会想到这里的千年银杏树。而村中的古树远不止这两棵,据统计目前共有28棵,分散在村中各处,与村民的生活融为一体。

千百年前,这些银杏树并不是为了留给后人观赏,而是有着更重要的防洪作用。

据村民介绍,现在千年银杏树所在的地方曾是村中地势最低处,每年汛期容易被水淹没,于是先辈们便在这里种下50余棵银杏树,抵挡洪涝灾害对村庄的侵害。后来,部分银杏树因各种原因被毁,至今保留百年以上银杏树7棵,其中两棵是千年银杏树。

2013年,湘溪村围绕这几棵古树建起了银杏公园。

81岁的村民钟元荣在此居住了大半个世纪,对这些银杏树有着很深的感情。“几十年前,一到白果子成熟的时候,附近的人都聚到这里,捡地上的白果子,卖给上门回收的人。”钟爷爷说,两棵千年银杏树是雄树,不会结果,旁边这棵小一点的会结果,结果也分大小年,大年的时候产量很高,能卖不少钱。他时常怀念那些热闹的日子,也感慨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好处。

钟爷爷又聊起千年银杏树北面的两幢农居房,一幢租给上海人,一幢卖给杭州人。他说:“以前怎么都不会想到,我们这样一个山坞里还会有城里人抢着来住。”

他口中的上海人是沈阿姨,今年67岁,在这里已经住了十年。沈阿姨告诉记者,当年是为了陪母亲养老,经朋友介绍来到湘溪村,后来住着住着就住出了感情,不想离开了。对于门前的银杏树,她赞不绝口:“秋天的时候特别美,看看门口的树、看看地里的菜,每天心情都很好。”像她这样租住在银杏树边的外来游客不少,有的甚至组团住在这里,再租一块菜地种菜,享受闲散慵懒的农家时光。

千年银杏树“招”来游客,也为村庄带来“生意”。随着游客日益增多,附近开起五六家民宿,其中一家就建在千年银杏树旁,就叫“银杏民宿”。

“我们占据了最好的地理位置。”银杏民宿主人周献儿笑着说。原本她也没想过经营民宿,因为一家人一直住在新登街上,七八年前造了房子,刚好在千年银杏树旁边。到了秋天,来“打卡”的人很多,经村里动员,就开起了民宿。“现在村里名气大了,民宿生意也越来越好。”

有些树因其美好的外在,成为一个小区独有的标志,成为让居民自豪的存在,也在潜移默化中团结居民。

春江花园的樱花树:

它是幸福生活的模样

富阳哪里的樱花最美?在摄影爱好者吴华群眼里,春江花园的樱花是独一份的。“因为它就在我家窗外。”她认为,樱花树就是春江花园的标志,也是小区的一张名片。

“在富阳摄影圈,都不用约,到了樱花盛开的时候,大家都会往春江花园赶。”吴华群给记者看了一张摄影爱好者蒋毅峰悄悄给大家拍的照片,只见樱花树下,4位摄影爱好者举着“长枪短炮”,齐刷刷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创作。“我们完全陶醉在花丛里,都不知有人在拍我们。”吴华群说,这种感觉像极了那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拍樱花最好用长焦,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最好,不容易过度曝光。”吴华群向记者介绍拍樱花的小技巧。她说,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自己和同小区的3位摄影爱好者沈虹、王仁湘、王胜昌都会把家门口的樱花作品晒到摄影群里,“作为春江花园的居民,那种优越感油然而生”。

樱花树下牵着小狗狗散步、兴奋地跳起来触摸枝头的樱花、从樱花丛中缓缓驶出的环卫清运车……在吴华群的镜头下,春江花园的樱花充满生活气息。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陈正林拍的一张照片,透过层层叠叠的樱花,恰好看见居民楼窗户上被温暖的灯光包围的两个喜字。”吴华群说,住在春江花园是很幸福的,富春江的四季美景近在眼前,小区的和谐关系也让人感到温暖。

如今,春江花园门口的樱花公园已被打造成开放性邻里交互空间,融入儿童游乐、休闲运动、法治教育、邻里活动等功能。去年樱花季,新改造完成的樱花公园便迎来一场开放式活动——“富春夜语 润泽民生”富春街道人大代表议事接待活动,聚焦“一老一小一妇”,共话江滨社区美好蓝图。

江滨社区党委书记陆丽霞介绍,在樱花公园的设计过程中,社区充分吸取居民的建议,除了保留原有承载居民记忆的数十棵30年以上树龄的樱花树,又新种植了数棵樱花树,并将原先封闭的空间改造为开放空间,让富春江美景自然融入公园。“我们社区居民非常珍惜这些樱花树,部分居民每年会定向捐赠一笔费用作为这些樱花树的养护费,希望这些樱花树能与社区共生长。”

江滨社区还根据春樱(樱花)、夏兰(广玉兰)、秋桂(桂花)、冬茶(茶花)不同花令,通过举办居民论坛,将“赏时花”与“话治理”相结合,以此搭建部门与社区、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平台,营造和谐氛围。

有些树看似平平无奇,若是闯入文学圈,被赋予文学含义,就在文字中成名,成为文艺IP,广泛且长久流传于世。

鸣翠桃源的“四棵树”:

被赋予文学含义的“接头暗号”

进入鸣翠桃源小区,从山脚一路往上开,两侧绿树成荫,行车路段畅通无阻,直到被挡在路中间的四棵樟树“打断”。这四棵樟树在小区居民心里是有地位的,他们亲切地称其为“四棵树”。

有意思的是,四棵树周边住着不少文化圈人士,慢慢地,四棵树也走进文学圈,作家为它们写文,诗人为它们写诗。

作家柴惠琴对四棵树感情颇深,她的微信视频号就以“四棵树的春天”命名,她所在的微信群组也以“四棵树”命名。2009年,柴惠琴入住鸣翠桃源,看房买房时,她就注意到这四棵香樟树,庆幸的是,这四棵树一直保留至今。

“对我来说,四棵树是有温度的标志。”柴惠琴介绍,四棵树正好在整个小区中间,自然成了小区里的路标,不需要专门去记楼房号,大家都会用“在四棵树旁边”“四棵树不到一点”“四棵树再往前一点”来指引方位,“如果跟朋友讲几栋几号,绕半天估计都难找到,但只要说四棵树,就一目了然”。

诗人陈铿也与四棵树为邻,他说,下楼倒个垃圾会经过四棵树,散个步也会经过四棵树,打车回家,只要跟司机说“到四棵树”,司机就能准确找到。“最重要的是,四棵树周围有一帮文化圈的朋友。”陈铿说,中国作协会员方格子、蒋立波住在四棵树下面一点的地方,还有富阳作家鲍志华、谢群,拓印艺术家王黎明等。

诗人蒋立波在2021年写下诗歌《四棵树》,收录在诗集《听力测试》中。“真该感谢开发商,当初没砍掉这四棵香樟/我得以在这个小区里拥有了一个参照物”“尽管在高德地图上肯定找不到这四棵树/四棵树听起来更像是一个接头暗号”,诗中这样写道。

蒋立波说,四棵树在鸣翠桃源的文学圈是有影响力的,以《四棵树》为名的这首诗,他想要表达人对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在生活中的位置的寻找和确认。

香樟树四季常绿,在无数个深夜和清晨,柴惠琴写下很多文字,这些文字都有四棵树的气息。她说,从自家窗口就能看见四棵树,她常常听到各种鸟鸣传至耳畔,她会自然地认为,这些都是四棵树上的鸟发出的声音。

“四棵树是温暖的存在,四棵树的概念在不断被强化,也被赋予了文学含义。”在柴惠琴心中,四棵树早已幻化为一个“文艺IP”,她即将出版一本散文诗集,书名便与四棵树相关,收录的散文中,与四棵树相关的就有10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