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杭州纺织近代史以运河为起点 一路“繁花”
发布时间:2024-01-16
来源: 都市快报

电视剧《繁花》已经大结局,但“高开暴走”的剧情后劲十足。剧里,来自杭州的“范总”从湖西针织厂起家,带着三羊牌针织衫勇闯上海黄河路。想起他的故事,依然让人笑中带泪。

从历史来看,杭州好像没有这样一家“湖西针织厂”。不过,在靠近西湖的中山中路上,确实曾存在过一家“杭州针织厂”,厂里引来西湖水,织出了让杭州人骄傲的“六一牌”。它的故事,听起来和《繁花》里的剧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更有趣的是,这家杭州针织厂在上海起家,直到迁回杭州,才真正做大。

从上海闸北到杭州中山中路 现实中的“三羊”发展更曲折

杭州针织厂,原来叫“六一织造厂”。

“六一”者,六人一心之谓也。可以看出,它的创办者有6个人:来自绍兴的胡海秋、金赤文,宁波奉化的陈浩、杨雨田,嘉兴嘉善的秦炳珠和诸暨的何浩翔。

1925年冬,他们在上海闸北找到了一块地皮,再经筹备,于1926年初,以汗衫、卫生衫等为主要产品的小型织造厂开机。

当时的上海,哪里是六个年轻人能够应付得来的。于是,在北伐战争后,胡海秋的表兄徐宝琳建议他们将厂子迁到杭州。现在的中山中路643号,也就是六一厂回到杭州后最初的落脚点。

剧里,费翔一首“冬日里的一把火”,“烧”出了三羊在大上海的花路。三羊牌针织衫也成了汪小姐口中的“行业标杆”“质量典范”。

而说到“六一”厂的火爆款式,离不开“双鱼”牌。乍一看,“双鱼”和“三羊”还有异曲同工之感,不知道编剧在取名字的时候有没有借鉴一下。

和剧中由火光丝棉制成的T恤不一样,“双鱼”牌分为专门为东北地区设计的新款式双绒特厚中式卫生衫和为武汉地区设计的大袖口短袖汗衫。因为在衣服的设计上,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六一厂打开了东北和华中的销售大门。

至此,工厂转亏为盈,开始发展壮大。

一半杭州人穿“六一”牌

杭州针织厂迎来黄金时代

到了1937年初,六一厂已经有职工300余人,机器150余台。新产品也增加了条子衫、水手衫等。销售地区也扩大到了浙、闽、赣、两湖、京津等地,固定资产由2万元猛增至40万元。

这是六一厂的黄金时代。

到1956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六一厂成为当时杭州第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同时并入了上海的祥生织造厂、丽华内衣漂染厂、五华成衣厂、华通织带厂和杭州的惠康厂,正式更名为“杭州针织厂”,成为当时浙江省针织行业规模最大的全能型厂家之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实行统购统销,杭州针织厂的产品供应量巨大。据当时的剪裁工李刚回忆,那时,整个杭州市乃至浙江省,有大半人穿“六一”这个牌子的内衣。

“那时候,我能在杭州针织厂里工作,可骄傲了。”李刚说,80年代的杭针厂,是杭州排名第二的纳税大户,在职职工达到2000余人,要是有工人下班后还穿着工作服走在马路上,身后就会有路人羡慕地说:看,他可是六一厂的!

即使到了2000年前后,地处解放路的杭州针织厂门市部仍是不少老杭州人买针织品的首选地。

丝织、棉纺、麻纺织……

杭州的纺织厂各有特色

六一针织厂的纺织机在上海闸北轰隆作响之前,杭州茅家埠的丝织厂早已落地京杭大运河边,在1922年,著名的都锦生丝织厂正式开工。

就在六一针织厂开工的那一年,都锦生靠一幅《宫妃夜游图》的彩色古画织锦,拿下了世博会的金质奖章。这是中国织锦在国际舞台获得的第一块金牌。中国第一幅五彩锦绣织锦、毛主席出访苏联的第一份外交国礼,也都是出自都锦生丝织厂。

但要说杭州纺织历史最悠久的工厂,那还可以往前追溯三十多年。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创办于清光绪十五年,之前叫通益公纱厂。

不晓得杭一棉不要紧,但你大概率听说过运河边的手工艺活态博物馆,这就是由杭一棉部分老厂房改建的。

在公私合营之后,通益公纱厂与杭江纱厂、长安纱厂合并,更名为杭州棉纺厂。之后并入杭州印染厂,在1977年改名为“杭州第一棉纺织厂”。

当时,杭一棉以纱布、线呢和灯芯绒为主要材料生产的西湖牌毛巾,成就了国产毛巾“第一品牌”,被杭州乃至华东地区的人民群众视为“日用首选产品”。

与前面几个纺织厂不同,同样诞生在运河边的浙江麻纺织厂一出道即是“巅峰”。当时,经毛主席亲自批准,浙麻在拱宸桥边开始筹建。远东最大的黄麻纺织基地、“浙江大型企业航空母舰”这些称呼,就是它的起点。

以运河为起点

杭州纺织业一路“繁花”

运河便利的交通、桥西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取水的便利,使以拱宸桥为核心的运河地区,在1949年以前就是轻纺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1949年以后,杭州在运河边新建、扩建和迁建了一批纺织工厂,包括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都锦生丝织厂、浙江麻纺厂、杭州棉纺织厂、杭州纺织机械厂等。

之后,政府将拱宸桥地区规划为轻纺工业区,并向东、向南拓展。十年时间,这一块地区集中了一大批重要的棉纺、麻纺、缫丝、丝织、印染、织布、造纸、轻工等轻纺工厂,成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轻纺工业区。

那个时候,不少住在桥东的人,每天都要走过拱宸桥,去桥西上班。一到上下班时间,桥上桥下乌泱泱的都是纺织女工,一眼望不到头。纺织厂里这派热火朝天的情景,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

随着老厂的关停、搬迁大潮的到来,百年纺织杭城也在和纺织业寻找和谐发展的路子。

杭州中国丝绸城迎来了它的春天。

最开始筹办的是丝绸街,落址长庆一条不过五六米宽的巷子,建起了72间店面,组成最早的“杭州丝绸市场”,专卖丝绸产品,定下了杭州中国丝绸城最初的基调。在这之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让丝绸城不停焕发新活力。

如今,街区聚集着400多家丝绸企业,有喜得宝、都锦生等一批中华老字号,以及烟霞、金鹭、新洁绣等众多省市著名的丝绸品牌,是老杭州选购丝绸产品的首选之地。

有了拿得出手的品牌,丝绸城开始完善硬设备。街面景观向江南白墙灰瓦的传统民居转变,更加贴近丝绸的千年风韵;成立丝绸研发中心,牵手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为“城”内丝企引入高新技术和时尚设计。

在最近一次的升级改造中,丝绸城“让世界重回东方”的古典门头设计惊艳四方,打造了数字街区,精品馆、网红直播间、数字体验馆……国潮、数字,成了街区新的关键词。

丝绸城里的张阿姨经营了一家不大的店铺,也走上了直播之路,和丝绸城的商业业态转变合轨发展。

“现在,女儿回来,还会帮我做直播卖东西。小年轻买东西,手机点点就好了,什么都要上网卖,要跟得上小年轻的脚步。”张阿姨说。

近年来,杭州的纺织业发展飞快,除了杭州中国丝绸城,萧山也有化纤纺织产业集群,临平也有以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为主的艺尚小镇。这几处地方,集合了纺织业整条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通过政府、企业的合力,完成了产业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有发展、有奔头,杭州纺织业的未来,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