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人才建设> 正文
新专业来了,你会选择成为“非遗人”吗?
发布时间:2022-06-22
来源: 言之有范

6月,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寄出,中国的非遗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上有了新的进展。从非遗的发展现状和自身规律来看,非遗现存较为广泛的关键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因此,非遗在今天的发展,迫切需要传承者、创新者、研究者、协调者等角色的人才。在“非遗专业热潮”来临之前,社会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非遗学科建设与就业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作者 | 康玉潇

来源 | 言之有范(ID:yzyf2014)

6月,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寄出,这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中国的非遗教育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育体系上有了新的进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研究涉及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领域,与多类学科交叉。一直以来,各高校设置的非遗专业、方向各有基于本校学科建设考虑的划分方式,而天津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学科从非遗自身的人才需要出发,致力于培养“能胜任非遗调查认定、传承保护、宣传推广、转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研究型和管理型高层次专业人才”,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工作进一步专业化、科学化将是良好的推动力。

非遗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从非遗的发展现状和自身规律来看,非遗现存较为广泛的关键问题是传承人老龄化,除此之外,非遗保护与发展还涉及到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与其当地所共享非遗的社区、社群相关,彼此合作才能实现氛围浓厚的非遗保护生态。因此,非遗在今天的发展,迫切需要传承者、创新者、研究者、协调者等角色的人才。

传承者

非遗对专业且富有创造力的传承者有着较大的需求缺口。传承人保护是非遗发展的关键,而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是进行多地非遗项目调研时频频提到的问题。有学者认为,非遗传承群体已经进入高龄化与衰亡期的高峰,“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境遇普遍缺乏生机与活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活化”,而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对传承人的视野与思路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需要激活传承人的内生动力与创造力,老龄化使非遗传承走向保守,陷入产品旧无市场、效益低无新人、创造少无新品的循环之中。

一方面,从最根本的效益问题来看,许多非遗的应用市场正在萎缩,学习与制作周期长,而市场回馈平平,这使许多青壮年劳动者不再入场,而对于保有传统传承方式的非遗项目,其劳动关系不适应现代秩序,这都促使传承链出现断裂,同时,配套产业的退出使一些非遗项目的原材料、制作工具受限,这都影响了非遗本身的传承。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使非遗的所在的社区受到一定影响,原先所共有、传承非遗的地区年轻人外流导致传承地空心化,近几年许多传统村落以非遗为辅助发展文化旅游,但大部分非遗展演者、从业者仍为老人,使当地的旅游业也出现乏力。

转化者

非遗需要辅助发展的创新转化者。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主体,但也是受保护的客体,除了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内力”,非遗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外力”创新力量的帮助,协调多方力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如协调传承人、文化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通过提供平台与渠道、合理创新利用等方式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中。以山东省非遗头部企业“孔府印阁”为例,其通过企业力量联合上百位篆刻从业者共同进行电商运营,使非遗项目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同时开创了胎毛印章、情侣对章等新系列篆刻产品,篆刻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达全国三分之一,年产值达到1.8亿元,拥有了6家自营网店、100多家帮当地老百姓创业的众创网店。

随着非遗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拓展到非遗相关领域,但大多停留在产品销售与非遗体验服务方面,非遗产品的创新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更要符合这项非遗原本文化符号的作用,其文化价值需要为非遗社群所认可,因此需要更加专业的转化者人才加入进行协调与指导,促进“双赢”业态的出现。

研究者

非遗需要严谨、多元的研究者。非遗作为人类历史过程中劳动的结晶,具有复杂性,有着丰富的学术研究价值,但也因其脆弱性,需要及时记录、普查、认定与研究,非遗普查是有效保护与抢救的基础,非遗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全方位、多角度认识非遗,把握非遗发展演变规律,为非遗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管理者

非遗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者。各地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也有众多非遗传承人,更存在着多个相关社会组织、企业,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者加以统筹。非遗项目与其传承人情况各不相同,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与个人追求,寻求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仍是一个问题。

非遗进校园:非遗与教育的关系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设想与解释中明确提出了“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来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提到“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规定,现代化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具有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义务。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等。

提及非遗与教育,“非遗进校园”、“非遗传承人培训研习班”与非遗专业设置是近几年颇受热议的话题。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开展,覆盖面较为广泛,通过将适宜的非遗项目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由各地文化馆、非遗中心作为学校与非遗项目的沟通桥梁,为学校提供点单式服务,采用设立校本课程、成立文艺社团、举办兴趣小组等形式着力打造“一校一品”。这为非遗项目提供了社会传承的途径,也使学生对当地乡土的民俗与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在师范类学校开展的非遗课程使非遗进一步融入每一位未来老师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延续了非遗传承链。

“非遗传承人培训研习班”大多为政府与高校合作,定期以短期培训的形式对传承人进行“理论+实训”的提升,针对某一类型的非遗项目开展相关培训。同时进行资源对接与新媒体教学,帮助传承人与时俱进地进行非遗传播与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福州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二十年来,非遗的实践探索走在了观察与理论思考的前面。一直以来,非遗在高校中的学科建设大多以艺术学、文学、民俗学、文化遗产学等学科为基础,但非遗自身的本体、形态与发展规律等相关问题的探索要求其不能止步于依托其它学科的框架分散化地发展,而是需要更加科学、成熟的学科建设。

高校学科建设中的非遗

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标志着非遗已渗入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但目前非遗学科专业教育大多存在于硕士培养阶段,本科教育阶段的非遗学科仍需要进一步发展。目前,根据近几年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目录不完全统计,高校中开设非遗专业及方向的院校主要情况如下:

可以看出,大部分非遗专业及方向主要设置在民俗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下,除此之外还存在由艺术院系开设的戏曲、曲艺、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以及体育系的传统体育与杂技等非遗类别相关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正轨。

但目前的学科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对于宏观的非遗研究与专业培养来说,本科阶段专业设置与硕士阶段的专业设置较难接轨,虽然职业学校、艺术院校与体育院校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平台,但非遗专业人才的深造路径比较曲折,师资力量有限,不利于人才的长期培养;另一方面,非遗难以脱离民俗学、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框架,而部分学科体系建设长期落后于保护实践,需要将长期以来的实践进行厘清与总结,可以借鉴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设置,在实践中进行非遗人才的培育。

除开设相关专业外,许多院校成立了非遗研究中心,对相关地区的非遗保护与发展展开研究、组织交流活动、进行人才培训,为地区非遗工作提供支持。早在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就先后成立。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同年苏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2007年,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2020年,非遗传播研究中心在中国传媒大学成立。非遗研究中心的成立,为非遗学科建设专业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有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非遗的保护与发展需要更多多元的人才加入,非遗教育工作面对的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非遗自身的复杂性要求更加成熟、灵活的教育方式。在“非遗专业热潮”来临之前,社会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非遗学科建设与就业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拓.口述史:“非遗”传承人获得话语权的媒介与途径[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02):168-172.

[2] 吴文科.非遗如何“进校园”?[J].平安校园,2021(04):24-25.

[3] 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03):37-38.DOI:10.16321/j.cnki.ldzy.2008.03.007.

[4] 张明.非遗传承创新语境下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139-141.

[5] 张泰城,何建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11-15.

[6] 陈竟.谈谈非遗教育中的有关问题——对高校非遗人群培训研习班的探讨[J].文化遗产,2016(05):12-15.

[7] 瞭望|是时候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体系——专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瞭望》新闻周刊.202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