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之星> 正文
孟京辉:我与杭州国际戏剧节的十年
发布时间:2021-09-09
来源: 杭州日报

十年,3650个日夜。光听到这个数字,人们的心头就会泛起阵阵时光的涟漪。

青年人对于戏剧的向往,从来都是公开的“秘密”。不知不觉,杭州国际戏剧节已经十年了。

十年前的秋天,孟京辉导演的《活着》作为首届杭州国际戏剧节开幕大戏,在全城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戏剧狂潮。“最初,我做戏剧节的想法很简单——在一个美丽的城市,干一件美丽的事情。”而他的初心,也在每个人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这些年,因为杭州国际戏剧节,这座温软而灵动的城市有了更多先锋、犀利且多元的艺术切片。在首届杭州国际戏剧节的主海报中,一条勇敢炽热的小鱼跃入翻滚的浪潮之中。十年之后,它以更多元的表达和更广袤的姿态,慢慢与江河湖海融为一体。

“戏剧和你,都是这个城市美丽的风景。”在孟京辉的眼里,一个人、一座城与戏剧的关系就像一场恋爱——不断有新能量的注入,彼此间才能日久生情。

让戏剧包围城市,送给杭州的“十年之礼”

在温软而灵动的城市

让戏剧人与观众同生共长

在孟京辉看来,国内几乎所有的戏剧节都希望有更年轻的表达、更前沿的态度、更国际的视野,而杭州却自成一派。“杭州是一座温软而灵动的城市,所以杭州国际戏剧节也一直按着自己从容不迫的节奏缓缓前行着。”“我们当然要挑选最好的东西,更要让这些剧目、这些活动和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和城市的气质水乳交融。”

十年间,杭州国际戏剧节做了一些在形式上特别具有聚集感的尝试。“比如2014年,我们引进了一系列静默作品,像瑞士‘OHNE ROLF’剧团的创意戏剧《纸边人》、英国‘影响力剧场’的肢体剧《男人是如何精神崩溃的》,对于杭州观众都是前所未有的观演体验。再比如2018年为了纪念鲁迅《狂人日记》诞生100周年,我们设立了戏剧节中节,带来了4部以‘狂人’命题的国内外戏剧精品。还有2019年的浸没单元,多部浸没式戏剧轮番上演,让观众进入一种自由且流动的观演方式。”

杭州国际戏剧节的十年,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戏剧力量的成长与更迭。“像杭州观众熟悉的导演王翀和陈明昊,前者频繁活跃在国内外戏剧圈,佳作不断,后者现在还是阿那亚戏剧节的艺术总监,他导演的《从清晨到午夜》《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今年阿那亚的海边掀起了一次狂欢。”孟京辉说,这群中国当代剧坛最具代表性和实验精神的戏剧人,近年来在杭州国际戏剧节的舞台上不断发掘自我、积蓄能量。“他们的身上不但有个人的表达、先锋的气质,更有社会的责任、时代的洞察。”

与他们同生共长的,还有杭州的观众。“十年前戏剧节的观众,都是20岁出头的青年乃至高中生,现在他们都步入了社会和生活。不过我们的观众黏性很高,想象一下他们一年看四五部戏,十年可能看过了40-50个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戏剧作品。这个过程太美好了,一个戏剧节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感动并启发着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处世的方式。”

“好的作品,蕴含的只有深厚的戏剧美学和巨大的人文力量吗?”孟京辉觉得,对于不断成长的杭州观众而言,眼下选择最好的,不如选择最恰当的、最活跃的。“有时候,作品再多再深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下都市人来说倒不如一场酣畅淋漓的感官享受。而我自己呢,这些年也把尖锐而极端的锋芒渐渐藏起来了,更多地去探求先锋实验美学背后的价值。”如今,在辛辣、幽默、批判的戏剧功力背后,他的内心也有一份与杭州一样的温软。十年了,孟京辉依旧“卖力”地赋予杭州国际戏剧节丰富的多样性和创新的可能性。“其实,我们戏剧节的个性可以再鲜明一点,玩法再有趣一点,姿态再高调一点。”在他的想象里,未来,不仅是杭州国际戏剧节,整座城市都会呈现出更加活力充沛、开放包容的文化新气象。

9月16日,第十届杭州国际戏剧节即将正式启幕。那一夜,城市是最好的舞台,苍穹是最美的幕布。在城市北——大屋顶、东——杭州大剧院·可变剧场、西——西溪天堂艺术中心、南——杭州艺苑剧场,艺术总监孟京辉《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李建军《大众力学》、杨婷《误会》、邵斯凡《生日快乐》四部大戏将同时上演。

“东南西北,四地同开,让戏剧包围城市。这是杭州国际戏剧节十年之际,我们送给杭州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届时,孟京辉将把自己第一部自编自导的戏剧作品《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带回杭州。

“2002年,这部戏在北京人艺的首都剧场首演,由廖凡、吴越主演。我当时就觉得意犹未尽,如今重启该剧,更多的是想实现一种对当下的关照。”孟京辉认为,《关于爱情归宿的最新观念》对眼下的年轻人来说,是一次关于身份困惑的思考。“当他们的社会面具被揭下之后,自我面具到底是怎么样的?”

《大众力学》的导演李建军和《误会》的导演杨婷所代表的,是一群极具创造性和影响力的中国青年戏剧导演。他们是在杭州国际戏剧节的见证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而《生日快乐》的作者邵斯凡,则是一个集导演、演员、翻译多重身份的戏剧界“斜杠青年”,代表着更新锐的态度和更自由的表达。

“从我到李建军、杨婷,再到更年轻一代的邵斯凡,我希望用一个特别的开场,来见证一代又一代戏剧人在杭州国际戏剧节的成长与传承。”

除了“开幕四部曲”,本届戏剧节的两部重磅大戏《摇滚浮士德》和《红楼梦》在孟京辉看来,表达更为直接,受众更加广泛,是具有公众性、娱乐性的主流好戏。“同时,还有《抠像》《长庚歌》《纽扣公司》《裂痕》《逝》《微妙关系》等探索舞台边界的身体剧场,以及《第二种游戏》《蚂蚁招待所》《孤立主义游乐园》《黎曼的宇宙》等新锐戏剧力量的概念作品。我在不少作品中看到了青年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与大屋顶合作的“胶囊剧场”,也是今年戏剧节的一大亮点。孟京辉介绍,届时将搭建起戏剧新舞台和社交热点网络,以“胶囊”作喻,从全国各地公开招募10组创作者,携作品入住胶囊剧场,在9月25日这天集中爆发一股新鲜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