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之星> 正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入选“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
发布时间:2021-08-10
来源: 都市快报

位于杭州转塘镇上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校园由自然山脉象山分作南北两边,山南,山房耸立,山北,合院盘错,四季的阳光点染着一批又一批美院学子的青春。

8月2日,《纽约时报》杂志公布了该杂志组织评选的“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评选结果,由建筑师王澍、陆文宇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本次入选的唯一中国建筑和建筑师。

这已经不是美院象山校区第一次在国际上惊艳亮相,2019年,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就曾获评英国《卫报》评选21世纪最佳建筑。

大象的象,大象无形的象

入选“二战以来最重要的25个建筑”的建筑还包括法国蓬皮杜中心、悉尼歌剧院等世界现当代建筑最重要的建筑师作品。评委们认为,这些建筑不仅对重塑整个世界带来影响,并且自这些建筑诞生直至现在仍然持续带来影响。

这次评选不仅考虑到建筑类型、美学、民族、社会等方面,同时也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对材料的使用等方面。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建筑师将设计风格、材料与尺度大胆地结合,既非对现代技术的绝对崇拜,又非对过去传统的过度夸耀,成片的木窗与蒙德里安式的混凝土并肩而立,不规则的窗户从纯白色的墙面显露出来,建筑外立面上的走道,竹编栏杆的上升下降,构成了外立面上的图形线条,波浪形的屋顶构成建筑顶部曲线。

应该建一个怎么样的校园?中国美院原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说,我们当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校园空间营造的问题,也是一个心灵培养的模式问题,更是一个教学和校园生活组织的方式的问题。

关于怎么建这个校园,许江曾经写过一首诗给王澍,“我说,因为这个地方叫象山,大象的象,大象无形的象,我们想象着,这座山像一只大象,像一只母象,在校园的核心,我们所有的建筑像一只小象,从这个母亲身上吮吸乳汁;这个校园应该像一个空港,我们所有的建筑就像一个机群停泊在这里,聚散离合,筹备一次次远行;这个校园就像一个村落,家家户户从巷道里,远望青山,形成一种独特的山水情怀。”

那个时候,许江就提出来“大学望境”。他希望每一个美院人在这样一个山水校园当中,在这样一个山水生活当中,得到真正的心灵塑造,而这个心灵塑造,比一般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环境山水比建筑更为重要

青山绿水间,占地800亩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时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以他的诗性与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互相激发,美院师生们共同建造的一个水墨画般的小世界。

其中,专家楼“水岸山居”也是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完成的第一件作品。王澍被誉为“用房子写诗的人”。

黑瓦屋顶、黄色土墙的“水岸山居”,远看似一幅唯美而简约的山水立轴,徜徉其间,利落的线条和回转的空间又传递出一种现代美感。

王澍说,从2001年开始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是他试图用乡村影响城市的实验。在象山校园的建造中,大量使用回收的旧材料。当时他在思考,许许多多城市都在拆除传统建筑,那些废料,那些曾经如此优美、充满文化尊严感的材料,还可以用来做些什么?总要有人用来做些什么。这正是设计师的使命。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当时正流行的大学城建构,而是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落座,面对着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选址建筑师们一致认为:环境山水比建筑更为重要。

整个校区呈现为“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格局。俯瞰整个校区,所有建筑物均以象山为中心辐射布局。每一个建筑如同一个汉字。汉字间的空白则使得人们在漫游时,拥有了回望的场所。建筑质朴谦虚,与山与景,竞相呼应。

非古非今,亦古亦今

不中不西,即中即西

象山校区内,还有两座国内重要的博物馆,很多文博爱好者都去打过卡。

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说,学院办学理念从建校之初的“中西融合”演进为“全球本土”双轮驱动,两座博物馆是生动体现了这一理念。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极具东方韵致之美,展现出中国传统工艺的生活现场和乡土情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彰显全球现代设计面貌,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两座博物馆虽风格、内涵迥异,却共同营造出本土与全球互通、传统与当代交融的中国形象。”

大学校园的营造,不仅重在功能体系的优化完备,更重在自然与人文空间的构建,这代表着中国人智识培养与人格塑造并重的教育理念。

高世名认为,整个象山建筑群落的建筑特征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非古非今,亦古亦今,不中不西,即中即西”。象山校区广泛应用夯土和江南旧屋的老砖瓦,充分调度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匠作工艺、历史记忆与乡土情怀,并从中成功地开展出一系列现代建筑的空间探索和形态实验。比现代建筑师的形式意志更重要的是,整个建筑群如村落如港湾,与山水地貌交相观照、彼此掩映,浑然一体,恰恰体现了老院长许江始终倡导的“大学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