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之星> 正文
喜欢写历史的“馒头大师”:现在我们成了“古典自媒体”
发布时间:2021-04-11
来源: 都市快报

提出“信达雅”三原则的清末翻译家严复,他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为什么有人说达·芬奇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

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

在人文历史自媒体大V“馒头大师”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

2016年7月15日,“馒头大师”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历史上的今天:奥特曼出生,杨贵妃自缢》,他的“历史上的今天”系列便开始在网络上走红。

“馒头大师”本名张玮,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在媒体圈闯荡多年,后来辞职专注做自媒体。因为从小喜欢文史,创办了自媒体“馒头说”,发在上面的文章整理结集出版,就有了《历史的温度》系列。

不久前,他带着最新出炉的《历史的温度5》来到杭州举办新书分享会,这之前他还参加了一场新媒体圆桌论坛。从坐下来那刻开始,他就在打趣自己:“你们知道吗?现在外界管我们叫古典自媒体。”

他给大家科普了下什么是“古典自媒体”,指的是不做短视频和直播,专注于图文创作的自媒体。

问:那你怎么看现在的图文自媒体以及看上去更“古老”的图书行业?

答:20世纪50年代,当美国第一万台彩电进入百姓家庭的时候,很多业内专家预言广播将要消亡,但是差不多70年过去了,广播活得挺好的。

如果说进入视频时代,图文就会消亡,那当电视出来的时候书应该早就没人看了。但实际上,现在纸质书依然有市场,甚至很多书非常畅销。

所谓的“古典自媒体”,就我而言,“典”我肯定没达到,“古”是挺古的了。如果要以“时间长”为特色说说我自己的感受的话,那就是见证了很多自媒体的兴盛衰落,有句话就是“眼看它起高

楼,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很唏嘘,很感慨。做自媒体首先我觉得还是心里要热爱这个东西,确实我写的东西,我拍的东西是我喜欢的东西,这样的话才能持久。

问:成为大家眼中的“古典自媒体”,和你之前长期从事传统媒体行业有关联吗?

答:传统媒体的从业经历,对我影响和帮助还是非常大的。大部分做“古典自媒体”的人都有传统媒体从业经历。传统媒体对我们的训练和熏陶万变不离其宗——优质内容永远是稀缺的,变的只是传播方式和手段而已。做视频也需要好的脚本。好的文字永远是刚需。

问:那你想过也和别人一样,去做视频吗?

答:这两年,视频弄得大家非常焦虑,好像你不做视频,就要马上被淘汰了一样。有人问我,怎么来抵抗这种焦虑?我开玩笑说,方法很简单,只要多去看一些短视频,看多了会发现绝大多数都赚不到钱,这时候就没什么焦虑了。现在很多短视频太浪费时间,甚至低智化。说实话,我也有考虑过做视频,但做观点输出的视频不容易,最快捷的方式还是图文。

问:《历史的温度》第五册的主题是“博弈”,能谈谈这期为什么选了这个主题?

答:翻看历史的长卷,回顾这一个个人与一件件事,你会发现,博弈和抗争,可以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利益的博弈,还是人性的抗争。

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较量,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有博弈。即便是归结到某一个具体的人,包括你、我、他,也有“天人交战”:和自己的私欲,和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理想。2020年,我们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星球上,所谓的“较量”和“博弈”,并不是只在于人类彼此之间。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可能我们越需要读一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