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伯格芭蕾舞团五月杭城起舞
发布时间:2012-03-28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able> <tbody> <tr> <td><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5/E20100505091839-7010.jpg" /></td> </tr> <tr> <td> </td> </tr> </tbody> </table> </p> <p style="text-align: left"> </p> <p> 芭蕾舞的世界,并不专属俄罗斯的,瑞典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作为一支屹立在现代舞领域最前沿的舞蹈团,卡尔伯格芭蕾舞团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曾在全世界40多个国家演出,扮演着瑞典文化大使的重要角色。为纪念中瑞两国建交60周年,该团首次访华,并于5月25日、26日亮相杭州剧院。</p> <p> 这支在国际现代舞坛声名远播的舞蹈团,此次来华带来了三个剧目,分别是马兹·艾克的《缚爱》、约翰·英格的《黑与花》以及亚利山大·艾克曼的《地下四十米》,代表了瑞典卡尔伯格芭蕾舞团老中青三代编舞大师的时代经典。他们将凭借精湛的舞技,在一场演出中要为杭城观众一展瑞典文化精华。</p> <p> 马兹·艾克是剧团创始人布里吉特·卡尔伯格的儿子,他曾凭借《卡门》成功获得艾美奖,被誉为国际舞坛“怪才”的编舞大师。他的舞蹈充满了故事性,跟大部分纯属抽象肢体语言的现代舞很不一样,他最喜欢重新塑造经典舞剧,并赋予古老故事一种新的时代精神面貌。《缚爱》是他卸任艺术总监后为舞团创作的作品,被青年舞者和编舞视为传奇,也多次被生动地演绎。马兹·艾克表示,《缚爱》创作于经典长篇芭蕾改编作品《卡门》、《天鹅湖》和《睡美人》之间,是一部概念性而非大型叙事性的作品,这两种编舞思路之间的交融对他而言是十分宝贵的体验。</p> <p> 现代芭蕾舞奇才约翰·英格于2003年接任舞团艺术总监,这位NDT(荷兰现代舞团)御用编舞将舞团引领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曾荣获菲利普莫里斯最佳精选奖及荷兰剧团最佳作品奖等。此次带来的《黑与花》,被称为一部点缀着闹剧及诗意色彩、寻找光明与爱的伟大作品。</p> <p> 亚利山大曾作为舞蹈演员在NDT大放异彩,后从事编舞,以其创新的思维始终活跃在当今一线舞坛,其作品于2006年获得汉诺威国际编舞大赛评论家奖,他用舞蹈电影的表现形式将《地下四十米》诠释得让人瞠目结舌。</p> <p> 约翰·英格表示,这三个不同时期编舞家的合作,能反映出一个家庭语言的特征,即轻松和幽默。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编舞家的艺术探索,公平是三部作品本身之间,必定存在时空的传承与联系。这是舞团一个优质的样本,能够折射出舞团半个世纪以来的成长轨迹,让观众感受到瑞典芭蕾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