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现代传媒> 正文
《阿凡达》让地球人记住这个冬天
发布时间:2012-03-28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1/20100112091603-7241.jpg" /></p>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upload/files/info/201001/20100112091603-1318.jpg" /></p> <p>&nbsp;&nbsp;由于杭州没有IMAX(巨型银幕电影)影院,上周末,杭州某电子器材行销部经理刘刚专程去无锡看了一场《阿凡达》。用他的话说,&ldquo;就是要找一种完全身临其境的电影体验&rdquo;。</p> <p>&nbsp;&nbsp;自从《阿凡达》上映以来,杭城各大电影院门前排起了&ldquo;长阵&rdquo;。据说上海更夸张,人民广场和平影都因为有块IMAX3D银幕,每天买票的队伍从早到晚都可以以公里计,场面真可谓波澜壮阔。</p> <p>&nbsp;&nbsp;也许导演詹姆斯&middot;卡梅隆自己都没有想到,《阿凡达》会火成这样,尤其是3D版。记者发现,随着《阿凡达》的流行,剧中梦幻般的潘多拉星和蓝色纳美人深受网友追捧,其热度已经从大银幕扩散到电影周边产品:手持弓箭的阿凡达人偶、一比一的机器装甲,甚至还有开发商开发了一款&ldquo;阿凡达变脸器&rdquo;软件&hellip;&hellip;</p> <p>&nbsp;&nbsp;《阿凡达》</p> <p>&nbsp;</p> <p>&nbsp;&nbsp;1、玩具商</p> <p>&nbsp;&nbsp;嗅到《阿凡达》里商机</p> <p>&nbsp;&nbsp;追捧度★★★★☆</p> <p>&nbsp;&nbsp;《阿凡达》的热映,让国外的玩具商嗅出了其中的商机,电影的人物模型等周边产品已经问世。比如,变身蓝色阿凡达的杰克骑在长颈马上,威风凛凛;邪恶的前线指挥官双手叉腰,站在一比一大小的机器装甲前,玩具机器装甲不仅外表虎虎生威,玻璃罩下甚至还能看到精细的操作台和仪表盘&hellip;&hellip;</p> <p>&nbsp;&nbsp;在中国国际玩具城网站上,也很早就出现了《阿凡达》里的飞龙战机、精灵蜥蜴、魅影、毒狼等玩具,这让全球的武器迷和怪兽迷如痴如醉。令人遗憾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诸如人物玩偶、装甲车模型之类的《阿凡达》衍生品,目前暂未发现登陆杭城。</p> <p>&nbsp;&nbsp;不过在某购物网站上,《阿凡达》衍生出来的部分玩具已有售,如男主角杰克的阿凡达全身像人偶在该网站上卖到了498元。当然,这些都是在网上看到的图片。而印有&ldquo;AVATAR&rdquo;字样的T恤、U盘、背包、手表、钥匙扣等,却实实在在出现在购物网站上上,深受网友们喜欢。&nbsp;</p> <p>&nbsp;&nbsp;2、电影未上映</p> <p>&nbsp;&nbsp;同名游戏先火起来</p> <p>&nbsp;&nbsp;追捧度★★★★</p> <p>&nbsp;&nbsp;作为世界上成本最高的影片之一,寄希望仅靠电影票房来回收成本,几乎不现实,导演詹姆斯&middot;卡梅隆早在3年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还开发了一款同名游戏《阿凡达:游戏》。据了解,这款游戏提前半个月上市,《阿凡达》游戏、玩具与电影同步推出,在国外已经&ldquo;玩疯&rdquo;了。</p> <p>&nbsp;&nbsp;3、白领</p> <p>&nbsp;&nbsp;追捧&ldquo;阿凡达变脸器&rdquo;软件</p> <p>&nbsp;&nbsp;追捧度★★★☆</p> <p>&nbsp;&nbsp;据记者了解,《阿凡达》游戏目前还没有到达杭城,但在网友中,却流行起一款叫做&ldquo;阿凡达变脸器&rdquo;的软件,让坐在办公室的白领们玩得不亦乐乎。</p> <p>&nbsp;&nbsp;昨天,在杭州一家外贸公司上班的顾小姐一打开QQ,便收到一张来自美国客户的图片,&ldquo;这不是自己的&lsquo;阿凡达版&rsquo;吗?&rdquo;顾小姐仔细一看,觉得还蛮漂亮,禁不住笑了。该客户告诉她,这是通过一款名为&ldquo;阿凡达变脸器&rdquo;的软件制作的,只需要上传照片,完成提交,你的阿凡达头像就能诞生了。</p> <p>&nbsp;&nbsp;但也有网友认为最令人心动的一款产品,则要数充满科技含量的玩具游戏了。游戏里,你可以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通过自己的一双手就能操控电脑屏幕中的机器装甲?士。</p> <p>&nbsp;&nbsp;《阿凡达》&nbsp;&nbsp;之&nbsp;冷思考</p> <p>&nbsp;&nbsp;中国式大片背负国人的希望</p> <p>&nbsp;&nbsp;《阿凡达》的热映引起了网友对中国电影的再讨论。有网友在微博上这样写道:&ldquo;《阿凡达》剧本,在詹姆斯&middot;卡梅隆执导《泰坦尼克号》时就有了,但因为3D技术不成熟,卡梅隆就一直把剧本摁在手上,不急投拍,而是又是投钱又是找人,先钻研和推广3D技术&hellip;&hellip;中国导演要这么干,早就饿死了。&rdquo;</p> <p>&nbsp;&nbsp;的确,《阿凡达》席卷中国市场后,引起了业内人士对中国电影的反思和质问:为什么《阿凡达》不是中国的《阿凡达》?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范志忠教授。他认为,大片是文化想象和高科技的融合,更是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较量。</p> <p>&nbsp;&nbsp;&ldquo;美国去年电影票房突破100亿美元,而中国却只有60亿到80亿元人民币,而且美国电影的收入只有30%来自票房,70%来源于电影后产品的开发,而我们的电影收入主要局限于国内票房,最多能走到东南亚。&rdquo;范志忠说。</p> <p>&nbsp;&nbsp;他还认为,所谓的大片就是指大制作、大牌明星、大宣传三重作用下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美国好莱坞在这方面已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在国内,张艺谋的《英雄》才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大片,算算只有8年的大片经验,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p> <p>&nbsp;&nbsp;剧情链接</p> <p>&nbsp;&nbsp;电影《阿凡达》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伤残退伍兵杰克化身为潘多拉星的土著纳美人&ldquo;阿凡达&rdquo;,结识并爱上了纳美姑娘,地球人为了攫取价值连城的矿产,不惜暴力捣毁纳美人的家园。最后,背叛人类的&ldquo;阿凡达&rdquo;率领纳美人,在珍禽异兽的协助下击败了装备精良的地球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