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化会展> 正文
祝爱兰:最像蒋英的歌唱家,中国的《蝴蝶夫人》“巧巧桑”
发布时间:2021-08-27

她是《奥赛罗》中对爱情忠贞不渝,深沉悲怆的黛丝德梦娜,是《浮士德》中天真淳朴追求爱情的玛格丽特,她是《蝴蝶夫人》中对爱情充满幻想和浪漫期待的巧巧桑。她就是著名歌唱家——祝爱兰女士。

提起祝爱兰,另一个关联词就是声乐教授蒋英。在民国时期,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的才子佳人,而说起其中的有名才女,那更是数不胜数,蒋英便是其中一位。

身为女高音家的她容貌俊秀、成就突出,不仅如此,她的亲戚都是人尽皆知的大人物。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是她的父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她的丈夫,而徐志摩和金庸是她的表哥与表弟。

蒋英老师在音乐教育事业上也颇有成就,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包括姜咏,杨光等著名歌唱家,虽然蒋英教授带过好多学生,但是祝爱兰的名字与蒋英同时出现的频次很高。甚至因为面容酷似蒋英老师,祝爱兰在业界素有“小蒋英”之称,而她亦如蒋英老师那样温柔亲切、爽朗大方。

回忆起与蒋英老师的故事,祝爱兰说到:“我刚满17岁的时候就到北京,师从蒋英老师学习音乐。我那时候还是个小孩,有时候会不懂事,顶撞老师,但是蒋英老师包容了我,把我当作她自己的女儿来看待,现在回想起来,我的一切,包括我之后出国留学,学习音乐,都是蒋英老师给我的。我非常感激她”。  

祝爱兰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当演员是我少年时的梦想。......我曾经学过笛子,也曾学过京剧,结果都不了了之。后来别人介绍我开始和江苏省文工团的一位老师学习声乐,学了一年多,刚好1974年中央音乐学院(那时称“中央五七艺术大学”)招生,我有幸考入了声乐系。如果说这是我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么能被分配到蒋英老师名下,做她的学生则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了......当时演出歌剧的机会很少,为此我萌生出了出国的念头,当我把这一想法向蒋老师透露出来以后,她当即就说“可以啊,只要你想去,我们就来试一下。”随后,她就帮我选曲目,上课,录音......后来我就去了美国。记得她送我上飞机时说:“现在我把你推到大海里去了,以后只能靠你游了。”

《乘着歌声的翅膀——访旅美女高音歌唱家祝爱兰》

《人民音乐》1999年第9期总第401期

可以说是蒋英教授为祝爱兰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中国的《蝴蝶夫人》“巧巧桑”

祝爱兰女士作为是迄今为止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最活跃、演出生涯最长和演出最频繁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之一,30多年来,她在欧美20多家歌剧院主演过20多部歌剧。

在2008年歌剧《蝴蝶夫人》中,祝爱兰老师饰演的“巧巧桑”形象可谓是深入人心,就连当时的艺术总监郭淑珍老师,对她的呈现也是高度认可。

当时祝爱兰老师对回国演《蝴蝶夫人》很兴奋,她认为巧巧桑这个角色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唱《啊,明朗的一天》那一幕,在这一幕中平克尔顿出国后,女仆认为他不会回来,但忠于爱情的蝴蝶夫人却不停地幻想着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平克尔顿乘军舰归来的幸福时刻,她面对着大海,唱起咏叹调《啊,明朗的一天》。这样的剧情沉淀和情绪转变,使得这一个唱段更加的具有歌唱难度。

除了《蝴蝶夫人》,很多歌剧流传至今,除了歌剧本身以外,都留下来知名的唱段,《费加罗的婚礼》中《快给大忙人让路》、《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强尼·斯基基》中《我亲爱的爸爸》、《茶花女》中的《饮酒歌》······

《饮酒歌》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曲,皮阿维作词。作于1853年。为所作的歌剧《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这首单二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

《我亲爱的爸爸》是普契尼的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一首咏叹调,内容是女子恳求父亲答应自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旋律极为优美,深情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