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栋天领衔“梨园群英会”
“我一生只想做巨人的戏剧。”82岁的陈薪伊早已将12座“文华大奖”收入囊中,却依然在寻找中国的巨人,创造巨人的戏剧。这一回,她找到了龙亭侯蔡伦,一位集荣辱与辉煌交错于一生的巨人。
今年6月6日,杭州演艺集团联合上海陈薪伊艺术中心共同签订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联合打造的话剧交响剧诗《龙亭侯蔡伦》将于明年1月29日、30日登上杭州大剧院的舞台。这是陈薪伊艺术中心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原创剧目,集结了关栋天、严庆谷、陈霖苍、张达发等京剧大腕,为杭城观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式英雄”。
解读莎翁精神
塑造英雄史诗
陈薪伊在82岁这一年,选择将蔡伦生命中最后三个月的故事搬上舞台。蔡伦奉命制造百车“蔡侯纸”运往西域,以平息天下战火;同时,其早年参与宫斗埋下的恶果,也在新皇登基之时,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功成之日,便是喜尽悲来之时”。
这是陈薪伊亲自撰写的第五个剧本,三年前她亲上秦岭山寻找蔡伦的足迹。蔡伦的生命以悲剧结局,当她从蔡伦的墓地前往秦岭之巅时,遇见了日月同辉的景象。这似乎在冥冥中给了陈薪伊提示,悲剧刻骨铭心,或许它更是壮丽的。
11月27日、28日,同样由陈薪伊导演的全女班话剧《奥赛罗》将率先在杭州大剧院上演。一生都在研究莎士比亚的陈薪伊希望观众能在《奥赛罗》中看到,虽然生命是渺小的,但理想却是伟大的;虽然人间有邪恶,但美是永恒的。
《奥赛罗》如此,《龙亭侯蔡伦》也是如此。在创作《龙亭侯蔡伦》的剧本时,陈薪伊时不时会联想到莎翁笔下的“麦克白”。她表示,“每个英雄都是一出悲剧,蔡伦也是。纸轻如鸿毛,能轻易被揉皱、撕碎、玷污,却又可以不断再生。如纸一般脆弱,也如纸一般坚韧,这便是蔡伦。我十分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绝不控诉不幸的遭遇。”
一直以来,陈薪伊都在寻找中国的巨人,无论是排《丝路英雄——张骞》《夏王悲歌》,还是排《商鞅》《贞观盛事》,甚至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都在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英雄。也许我们能从这部剧中,感受到陈薪伊所要表现的“中国式英雄的复杂性”。
结合中西经典创新传统戏剧
不同于一般的话剧作品,舞台剧《龙亭侯蔡伦》也被称为京剧交响诗。该剧集京剧名角与梨园新秀“两代剧匠”同台演绎,由著名演员关栋天领衔全班戏曲演员出演。京剧名家关栋天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曾多次与陈薪伊合作,此番他将倾情出演男主角蔡伦。
不仅有关栋天领衔,《龙亭侯蔡伦》更是特邀京剧名角儿严庆谷、张达发、陈霖苍、王蕾等,以及实力新秀陈艺心、郝杰等老中青三代京剧演员出演。整剧的台词都将以京剧韵白形式呈现,但没有任何演唱,以京剧身段点缀话剧表演,气韵十足。
除了中国的人文与艺术气息,《龙亭侯蔡伦》更是一次话剧、京剧、交响的共振。陈薪伊选择了理查·斯特劳斯交响曲《英雄的生涯》中的六个乐章作为剧本结构,“英雄”“英雄的对手”“英雄的伴侣”“英雄的战斗”“英雄的和平努力”“英雄的荣休和功德圆满”正好对应了蔡伦最后三个月的生命历程,这是一部中西融合的创新之戏。
“莎士比亚的人文精神、京剧的表演程式、交响乐的三位一体,致敬蔡伦,荣辱与辉煌交错的一生。”可以说,陈薪伊在《龙亭侯蔡伦》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演剧形式。
10月22日-25日,《龙亭侯蔡伦》于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演出结束后,82岁的陈薪伊亲自上台谢幕,她向台下的观众致谢:“今天是自疫情发生以来,我看到过剧场最满的时候,感谢大家的到来!”2021年的伊始,《龙亭侯蔡伦》亮相杭州大剧院时也必将高朋满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