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英语“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IP热使握有众多网络小说版权的文学网站备受瞩目。
IP成影视圈流行词:热门IP价格暴涨10倍
中国电影产业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一切可以搬到银幕上的故事。其实这样说并不准确,不必非要是个故事,只要是个深入人心的概念、形象甚至游戏、歌名,就有可能被影视公司买下版权。影视圈对此有个术语叫“IP”。
IP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但不管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美国迪士尼公司就是运营IP的高手,依靠米老鼠等深入人心的形象,不但拍摄动画电影,还创造了史上最成功的主题乐园。印有米老鼠等形象的玩具、服饰等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利润远远超过电影本身的产值。
中国众多影视公司正以迪士尼为榜样,力图复制这一模式。那些具备一定知名度、拥有较多粉丝的作家作品于是成为影视公司紧盯的对象。
刘慈欣
科幻作家刘慈欣就是其中的一个。根据他的小说《三体》改编的电影近期投拍,刘慈欣因此参加了两场有关电影的活动,电影人口中频频出现的“IP”一词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印象更深的则是几年来自己作品前后命运的对比。
刘慈欣说,2006年《三体》在《科幻世界》上连载的时候,只有科幻读者知道他;《三体》第二部出版时,社会影响也依然局限在科幻这个小圈子里;但第三部在2010年出版后,“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就火了。”刘慈欣分析,可能当时微博特别兴旺,一些微博“大V”对《三体》赞誉有加,扩大了宣传。

迄今,《三体》三部曲大约销售了50万套、100多万册。2014年《三体》的英文版在美国上市。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三体》具备成为热门IP的条件了,而与2006年《三体》第一部出版时相比,今天科幻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价格则上涨了10倍。
IP为何此时爆热:吸金效应是首因
电影业购买文学版权的传统由来已久,所谓IP开发不过是换了个新说法而已,在本质上并无不同。但IP热的出现却有着不同以往的原因。

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吸金效应”是IP热出现的首要动力。票房收入从100亿元到近300亿元,中国电影仅用时4年。但与美国平均观影人次相比,中国人均观影次数仍有巨大提升空间,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将一片光明。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大批投资者蜂拥而入。10年前,中国电影的投资主体不超过100个,而今天以民营为主的各类投资主体超过1500个。

电影投资者不差钱,差的是能拍成电影的创意。2013年豆瓣网上一个帖子《与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引起网友关注,帖子里讲述了两位80后“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故事,催人泪下的情节拨动了众多年轻人的心弦。据报道,导演陈国富第一时间联系作者买下了故事的改编权。而同时还有好几拨影视公司与帖子作者联系商谈改编事宜。华谊兄弟电影宣传总监也在微博表示,“好电影需要好题材,好题材下手就得快。”
“利用成熟IP开发影视作品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分析,“网络小说排名靠前的作品是从海量作品中筛选出来的,这就意味着高品质,代表了广大读者的认可。”他说:“传播越多,价值越大。一部只有一个人看的书再好也是你自己认为好,不代表大众的意见。但有100万人看、1000万人看,那商业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IP的全媒体开发可以实现作者版权利益的最大化。”
文学网站价值凸显:网络巨头加大投入
IP热使握有众多网络小说版权的文学网站备受瞩目。今年1月21日,中文在线在深交所上市后连续23个涨停。对此,童之磊说:“资本市场的反应说明大家看好我们,看好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网络文学,也是看好移动互联。”

童之磊透露,与10年前相比,今天网络小说的版权价格上涨了10倍不止。他说:“物质需求有极限,你再能吃一天也就吃3顿饭,再吃就撑得慌。精神需求没有极限,在解决温饱问题后,中国人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旺盛,市场需求大了,版权的价格当然要上升。如果把文化产业比喻成一棵大树,IP就是这棵树的根,有了根,上面才能长出电影、电视、游戏等等叶子。”
其他互联网公司当然也看到了网络文学的市场潜力和价值,纷纷加大投入。阅文集团副总裁罗立表示,从10年前的起点中文网到今天的阅文集团,网络文学市场价值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网络文学不仅仅局限于在线文字阅读,更诞生了一条全版权运营的产业链,以文学为源头,促进精品IP在线下出版、影视、游戏、动漫、音乐、周边等泛娱乐领域的多态呈现,实现文字阅读市场价值最大化。
好IP≠好作品:警惕一窝蜂

刘慈欣认为,IP热一定程度上暴露了中国电影产业缺乏原创能力。他说,与原创相比,买现成的IP当然容易得多。美国科幻电影大部分是原创,靠买IP改编的科幻电影只是少数。但中国的现状是:编剧普遍不懂科幻,科幻作家普遍不了解电影编剧,制作公司要想从头打造一部原创科幻电影难度很大。
“版权价格上涨对作者而言当然是好事,”刘慈欣说,“但遗憾的是,影视版权价格的上涨没有改变中国科幻界的现状,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科幻作品还是太少。IP虽热,但有价值的IP不多。”
在今年北京电影节第一场论坛上,有人指出,“IP开发对电影而言是把双刃剑。”其说:“有IP的电影有一个固定的粉丝群,电影的风险就会降低。但是怎么用好这个IP,怎么用好这个粉丝群是另外一回事。电影投资非常大,作为投资者你不仅仅希望IP的粉丝来看,也希望其他人都来看这部电影。所以怎么打动后面这批人,使之走进电影院才是关键所在。”

一些文化学者也强调,对IP开发热要冷静对待,警惕一窝蜂、一阵风。他说:“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重视IP说明大家认识到了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但也要看到IP开发是个长期过程,不能太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