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2017年中盘点 | 对外文化交流的几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7-07-12

2017年已经过半,前两个季度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文化贸易额稳中有升,官方及民间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开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矫健从容,通过与各个国家多维度的文化互动充分彰显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吸收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元素,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新动力。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为全体国民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对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随着各国政府对国际文化贸易更加理性的认识和趋于规范的管理,国际文化贸易的壁垒开始逐渐消融,跨国文化商品的交易在世贸组织及国际公约等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和制度性规范的调停下走向成熟,进一步加快了文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2017年上半年,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宏观统筹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拓宽了地区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达成了文化发展的国际共识,形成了全球文化治理的新局面。

1、贸易深化

从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贸易的总体发展情况上看,文化贸易板块基本上契合了我国国家贸易优化提升的总趋势,前进的步履坚定而富有魄力。上半年,以文化产品为代表的市场新秀的迅速崛起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动力转换加快,回稳向好势头强劲。由于市场主体所有制改革和经营理念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文化贸易的市场主体愈加向民营文化企业倾斜,民营文化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渐增强。从经营主体结构上看,民营企业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8.1%,占比46.7%,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地位。从贸易方式结构上看,包括文化贸易在内的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国际市场结构上看,我国文化贸易合作伙伴的朋友圈正在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吸引力在持续提升,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垄断作用明显消退,国际文化贸易新秩序已经初步形成。2017年上半年,我国与欧盟、美国、东盟等前十大贸易伙伴出口额增长18.9%。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18.3%、14.6%、12.8%;对俄罗斯、印度、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快速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9.5%、24.7%、15.8%和16.9%。

2、业态合作

文化产业的跨国合作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布局加快了文化资本流通的效率,对于形成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文化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由中国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造物记——来自中国的创意礼物”文化创意产品国际巡展活动6月14日在曼谷开幕。活动通过文脉、神思、匠心三部分主题展览向泰国民众展示了来自中国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恭王府、上海博物馆6个博物馆的300件套文化创意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兼具深厚的文脉血缘、精妙的当代创意和执着的工匠精神,让观众在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察觉到两国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巨大商机。

3、“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今年5月14日在京隆重召开,这次论坛是党的“十九大”之前举办的重大多边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即在包容互鉴的基础上实现各个国家间的民心相通。如何让本国文化深入他国人心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难点和重点。“一带一路”合作模式的创新为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打造了新的合作平台,成为彰显我国文化自信、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构建对外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有力抓手。今年上半年,文化部参与并圆满完成了多个文化交流项目,如《千年之约》晚会演出、伴宴交响音乐会演奏、“美丽的越南摄影展”、外方团长配偶参观故宫等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与会嘉宾和社会舆论的一致称赞,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亮点。此外,中国还与土耳其、阿根廷、突尼斯等国家签署了互设文化中心的合作协议,并组织各国文化部长会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4、非遗传承

今年上半年,由文化部牵头策划了一系列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影响深远,各界反响热烈,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并成为沟通各国人民情感的桥梁。6月10日是我国设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期间文化部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策划了“中国非遗文化周”活动,在海外各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神韵宁夏 • 醉美非遗”的展览将中国宁夏回族剪纸、刺绣、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方位地展示在贝宁人面前,让贝宁观众了解到了中国非遗的风采,感悟到了宁夏独特的塞上文化。在德国柏林,“中国非遗文化周”活动向德国观众展示了浙江省在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成果,包括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昆曲、茶艺、古琴演奏等,让德国民众体会到了我国江南地区的别样风情。同样在新加坡,新中青年文化交流之夜的开幕让两国的年轻人共同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使得中国的民风民俗和中医药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大放异彩。

5、游学互访

留学生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民间使者,随着我国海外留学生人数的逐年攀升,这些走出国门的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传播了中华文化。2017年上半年,我国与其它国家间学生的游学互访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民间渠道。4月13日上午,中印尼青年互访交流游学活动团一行55人到访厦门大学,代表团由印尼外交部东亚司迪雅哈 • 热特诺 • 安得日妮和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官员率团,此次交流活动为中印尼青年增进相互理解提供了良好机会,同时推动中国与印尼高校的交流合作,为双方青年了解两国社会发展情况,促进两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可见,对外文化交流工作需要做好基层互动,贴近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而增进不同国家国民间的互信与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