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六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颁奖。
创办于2007年的“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由杭州市文联主办、《西湖》杂志社承办,旨在力推文学新锐作家。
或许是巧合,本届大奖的三位获奖者,均是女性作家,这是前该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景象。
据介绍,本届评奖从2017年1月启动,经过近半年的初评,从全国各文学刊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中选择了六部作品进入终评。经过21位终评委的评选,最终得票最多的三部小说获奖,分别是:深圳作家旧海棠的中篇小说《新年》、杭州作家池上的短篇小说《无影人》、北京作家孟小书的中篇小说《猴子纹身》。
这是怎样的三部作品?
旧海棠的《新年》,用苍凉的口吻描述了一个背负着传统、又探索自我的女性的生存状态。池上的《无影人》写了一个浑浑噩噩的男子对人生的另一种“发现”。孟小书的《猴子纹身》则刻画了一个潜在犯罪者的摇摆和游移。
“她们三个人的作品,面貌各不相同。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相似,那就是她们都有先锋文学的写作背景,然后又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现实。写作技术上,都采用现代叙事,思想上,都非常关注现实。”评委之一、《西湖》杂志社主编吴玄说。
至于本届大奖首次被女性作家包揽,吴玄认为:“这只是一个意外。总体上来看,这些年获奖男女作家比例其实是大致相当的。”
按照惯例,颁奖式之后是众作家各抒己见的“新锐文学论坛”。
过去五届,“新锐文学论坛”的论题总能发出了“新锐”的声音,在文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今年的论题是:“何为‘传统文学’?”围绕“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与会的众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各种观点碰撞:有人说,网络文学已成为传播“中国主流文化”“中国主流价值观”的主要载体。有人觉得,网络文学只不过是类型文学的一种,在文学秩序中,传统文学始终占据着最尖端的位置。还有人认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根本不对立,只是载体不同而已。不论持何种观点,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形成的巨大冲击,在这场讨论中显露无遗。
- 微信号:hangzho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