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总是吸引众人目光。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近10万人涌入中国美术学院各大校区。今年也不例外,秀展即将亮相——5月26日,以“拓路踏歌行”为主题的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示周,将在美院象山校区民艺博物馆前启幕,拉开2017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示周的序幕。
今年是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示周创办的第8个年头,已经在全国形成示范作用。毕业创作展,绝不是一场简单的秀,也不是一件校园围墙里的学术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展示活动是接受社会公众的一次检阅,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展示活动;对于百姓而言,这是值得全社会参与的艺术盛会,每年的作品、创意、亮点都是焦点,是杭城瞩目的艺术嘉年华活动之一;对于企业和用人单位而言,这也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展示平台。
本次毕业展示周的主题是“拓路踏歌行”。对于这5个字,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这样解读——“拓,既有开拓之意,也代表了版画中的‘拓印’;踏歌行,是艺术的形式,有歌、有舞、有画。”寓意莘莘学子从过往中拓影,于劳作里汲取;在大地上生长,向未知处开辟。用踏歌的方式庆祝学院的丰收季节,满怀对未来的期许,为即将的远行载歌载舞。
今年,中国美院毕业作品分布在南山、象山校区的美术馆、陈列馆、体育馆和其他公共空间约1.5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上海张江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和张江当代艺术馆,毕业创作展示周为5月27日至6月2日。另外,中国美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将在6月6日至15日在中国美院美术馆展出。
亮点一:生生不息的艺术精神
本次毕业展开幕式由“一物二秀三音画”组成,将以炫酷的视觉表达和充满人文精神的音画展演,展示中国美院生生不息的艺术精神。
一物:在开幕式现场展示4个流光溢彩的光之柱——“青春树”。以“青春树”为象征,如植物响应春天的号召,是心与时和谐的创生,当下的中国正是心与时和谐的创生时代。每个青年艺术学生就是一颗种子,这种子,是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是欣欣向荣的艺术实践。
二秀:“拓路”秀,不仅仅是一个秀,更是一个大型的版画艺术作品,将在一台重达20吨的压路机轰鸣声响中开始。随着压路机从斜坡上方一路压印而下,将在总计10块施过油墨的木板上依次沿着设计好的路线在草坪上完成“拓路踏歌行”5个大字的印刷,每个字大小近4平方米,字体由许江院长书写。另一个秀便是吸睛的服装秀,主题为“如歌的行走”,分为无色、无羁、无形、无境4个章节进行展示。
三音画:本次毕业展开幕式音画交互秀由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吴小华带领的师生团队倾力打造,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下的多媒体展演手段,在这样一个有意味的场所,营造一份别样的喜悦。
亮点二:美术馆之夜,精彩不间断
此次毕业季,除了往年的常规展陈和庆典活动外,学校还安排了学生志愿者进行导览,毕业生们也会在现场为观众解读自己创作的作品,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为市民带来了生动的美术普及课。
另外,美术馆将在毕业展示周期间举办“艺事听堂”系列公共教育讲座,第一场在5月25日,主题是“关于艺术创作、社会参与性及艺术机制的批判性思考”;第二场6月2日,主题是“国内双/三年展的话语模式及问题”,第三场在6月10日,主题是“需要被更新的总体艺术——异议的话语”。
亮点三:放进口袋的毕业展,带得走的艺术品
“梦想护照”是为毕业生打造的“一本可以放进口袋里的毕业展”,该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美院“梦想盒子”孵化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觅处|Meet-True设计线上工作室”平台一同举办。
今年,参展的观众都会拿到一本梦想册子,上面印有2017届中国美术学院省级优秀毕业生的个人工作室二维码,企业和用人扫一扫优秀毕业生个人工作室的二维码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作品。
在本次优秀毕业作品展期间,学校还专门开辟创业馆(南山校区陈列馆),展示中国美院创业学院成立以来孵化的优秀创业项目。同时,中国美术学院创业联盟等将举办创意市集“象山艺市”,展示他们亲手制作的皮具、陶艺、首饰、衣服等手工艺作品,让观众把喜欢的手工艺术品带回家。市集开放时间为每天10点至16:30,地点在象山校区水岸山居马路两侧。
亮点四:搭建人才展台,助力设计精英
与往年一样,今年的毕业创作展示同样免费对外开放,为全国各地的观众提供艺术的熏陶与盛宴,成为面向公众的艺术博览会。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为了进一步发挥“设计+”的力量,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升级,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创新创业优秀设计人才培养,6月1日(周四)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8号楼101阶梯教室还将举办“设计精英助力计划”——设计艺术学院第二届毕业设计成果精准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