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非物质文化旅游,让体验感来的更猛烈些
发布时间:2016-06-21
来源: 言之有范

现在国内有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茶,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与我国积极地融入到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一、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形式

(一)与地方旅游业绑定开发

此类开发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营销的卖点和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融入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框架中。这是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的开发通过对全国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使那些尘封于一隅的人类遗产得见天日,短时间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于是当地政府借此知名度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活动,尤其是与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进行绑定来发展文化和遗产旅游。而一些早就以当地民俗、民族文化为卖点的旅游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则会成为他们的新招牌。

(二)主题公园式开发

主题公园式开发就是指以建立主题公园的形式开发非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将全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优秀非遗集中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采取集成式开发。此类主题公园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四川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另一种是以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进行主题公园式开发,如浙江宁波的梁祝文化公园、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

(三)大型演艺类开发

演艺类开发既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开发形式,也可以融入到前两种开发形式中。目前这类开发已经成为许多文化产品采用的一种形式。同时,演艺活动也是宣传当地旅游业的一个有效手段,由于一场较为成功的演艺活动而给当地旅游大大“加分”甚至直接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情况比较常见。对非遗进行演艺开发则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像其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传统戏剧本身就包含演艺的因子,完全可以开发成综合性的大型演艺活动。而对于其他类别的非遗,则加入演艺中的音乐和舞蹈等元素进行创造性地开发,目前这类开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河南篙山的《禅宗·少林》,王潮歌的“又见系列”。

二、体验视角下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一)营造真实的文化场景

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剧场式开发的第一步是要用实体的景观和展现文化内涵的各种道具营造出表现文化主题的现实场景。现实场景是旅游区文化主题的物质依托,是其进行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基础。

设置实体景观和道具来吸引游客。在戏剧当中为了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需要设置山川、田野、街道等布景,还要用演员演出的服装,所用的器具等道具更真实的表现当时当地的场景。在旅游场景中也有表现其文化主题的建筑和风景,服装等道具目前在旅游区域内也被广泛应用。

(二)展现“真实”的文化主题

由于当代娱乐文化产品的主流是电影、电视和异军突起的网络游戏,受当前娱乐潮流的影响,旅游产品的发展也以演员表演类产品发展最快、最受游客欢迎。旅游地文化主题的展现除了传统的建筑、文物等表现形式之外,演员戏剧舞台式的文艺表演和电影式的生活场景表演成为旅游地文化主题展现的最新形式。演员的舞台表演,生活情景表演比参观文化古迹、听导游讲解的传统旅游形式内容更加丰富,文化、艺术上的感染力更强,从而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强的文化、娱乐和教育体验。

(三)游客亲身参与

旅游地有了实体的景观、准备了演出的各种道具;旅游者观看了演员的精彩表演,现在轮到游客自己亲身参与、体验了。在旅游过程中即使是完美无缺的旅游产品也会让某些游客感到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这是由游客主观参与的积极性决定的。如何调动游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更加深刻的旅游体验是旅游产品设计至关重要的内容。

三、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实践

(一)开封清明上河园

在河南乃至全国,说起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没有多少人不知道。而在全国乃至全球,说起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恐怕也没有太多人不晓得。清明上河园因《清明上河图》而建,因《清明上河图》而名,也因《清明上河图》而获得经济效益。

开封清明上河园准确而充分地反映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园子按原图的布局,取原图的意境,按1∶1比例复原,汴河宽阔,虹桥飞跨,城楼巍峨,店铺林立,小巧玲珑之中见恢宏气势,精雕细刻之中又不乏大气磅礴。巧妙精心的设计,营造法式的运用,显得章法布局浑然天成。

宋代的园子里就要有宋文化元素,而且宋文化元素要“活”起来。这是清明上河园开园之初就定下的办园宗旨,而且这个宗旨一直贯穿至今。清明上河园内汇集了杂耍、蹴鞠、神课及流传至今的气功、斗鸡、马球等游艺活动,从建筑设计、店铺设置、沿街叫卖到商品交易、服装道具等都反映了北宋时代的真实生活。这个优势让清明上河园在开业时从全国众多文化主题公园里脱颖而出。把死了的历史给做活了,游客在清明上河园触摸感受到的是千年的大宋之梦,这也许是非遗旅游开发最大的与众不同。

(二)梧州-岭南风情

作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的梧州,有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岭南风情。打造“原味岭南·印象梧州”的城市文化印记,通过“一街一汇”的文化注入,让岭南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在今年的岭南风情旅游文化周活动中,主要以端午龙舟赛和龙母诞两个传统活动为基础举办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整合文化、体育、商贸等资源,集中宣传营销,充分发挥“旅游+文化+体育+媒体”优势,提升梧州城市知名度。文化周期间,通过观龙舟赛、贺龙母诞、赏岭南民俗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梧州的岭南风情。如在骑楼城举办的“岭南风情一条街”,将会通过街头秀、茶道展示,岭南特色留影墙,黄包车、花轿仿古特色表演等侧重旅游体验的活动形式,重现民国时期特色岭南民俗。

(三)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的兴衰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政治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龙门石窟还具有一定的书法价值和药学价值,对非遗旅游开发有着良好的文化内涵。

龙门石窟注重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它将唐三彩和石窟文化相结合开发成旅游商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色来推进旅游商品的创新、策划、设计和开发。展示部分旅游商品如唐三彩、仿制佛像 、拓片的生产过程,为游客提供设计、欣赏 、体验机会。另一方面围绕“ 石窟文化” 设计商业步行街购物主题,借鉴开封清明上河园的特色旅游模式。从店面设计、商品摆设及环境营造、服务方式等方面,可以不断提升商业街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购物的附加价值。

四、非物质文化旅游新策略

(一)创造保护、传承、发展良好氛围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构成了有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与风格。近年来,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行动的启动,全球性的保护、珍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逐渐掀起热潮。包括中国“昆曲”、“古琴”这两种凝聚中华文化特质的古老艺术在内,已经有46种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登上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然而,申遗不等于保护,仅仅是申遗,远远不够,重要的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像文物一样被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的,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二)重视体验的力量,让历史“活”起来

体验式开发是非遗旅游开发的大趋势,将体验活动融入到其他旅游开发模式中去。在越来越追求旅游深度和旅游体验水准的趋势下,旅游体验活动是受到游客欢迎的方式,比如亲身体验制作过程、亲子手工制作等等。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体验活动是培养遗产旅游者的有效方式,尤其是专门化游客。专门化游客是以往旅游活动中被忽视的群体,但是有着对文化遗产最浓厚的兴趣,最容易转变成为严格的遗产旅游者。专门化游客包括特别爱好者、收藏爱好者、修学旅游、科研工作者等。专门化游客虽然属于小众游客,但是通过技艺学习课程、爱好者沙龙等将这些人组织起来,有利于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传承环境,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体现生活化场景,开展社区旅游模式

选择有文化底蕴的片区,为非遗艺人提供经济实惠型的创作与展示场所,将非遗艺人的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化为具有观赏性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非遗艺人的生活水平。但是很多艺人的生存状况和经济收入不容乐观,高昂的房租会阻碍这些手艺人入驻,这使旅游吸引力下降。吸引非遗艺人进驻社区必须为其提供价格低廉的生活和创作场所,同时对创作空间进行设计,保障可观赏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