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开始,影视互联网行业从星星之火到规模化发展,不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影视”,或者“影视+互联网”,传统影视内容需要注重新的观众需求、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而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公司不甘于仅充当平台,而是介入影视生产链中,成为生产方、发行方等,互联网与影视融合形成了一个产业圈。小创为大家准备了一份2015杭州影视产业报告,过去的一年,杭州影视产业有哪些亮点?又释放了那些积极信号?一起来看一下!
2015年杭州影视产业发展概况
电视剧
适应与原创
对于杭州影视产业而言,电视剧生产一直是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在市场与奖项上攻城略地,2015年随着“一剧两星”政策的推广和实施,全国的电视剧行业经历一番动荡、摸索,初步度过了适应期。杭州的电视剧生产经历同样如此,变化意味着革新,盘点2015年上星作品收视率排名、立项与开机项目,可以看出杭州各家公司在丛林竞争中逐步完成了公司差异化、个性化的道路布局。
控产提质
2015年,杭州电视剧在省级卫视播出剧集数量为32部1231集,相比2014年41部1883集的数据,播出部数同比下降21%,相对播出平台从四星下降为二星而言,这个数量在正常范围之内。华策影视在播出量上依然占据头把交椅,全年共有14部电视剧播出,长城影视4部、永乐影视3部。
可以看出,受到政策影响,卫视平台的差异竞争明显,电视剧平台逐渐形成湖南、东方两大阵地。在内容生产层面,集团化运营、拥有8家子公司的华策影视与坚持走言情精品路线的梦幻星生园在“一剧两星”中波动较少。2015年更多的杭州影视公司在蛰伏期间选择用更多的时间去打磨作品,争取在2016年能用爆款来撬动市场。
资本化运作
盘点2015年的资本市场,“寒冬”似乎是一个绕不过的词,大规模的影视并购案也已经在2014年完成,但对于影视企业来说,资本化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6年1月1日,仅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案超过160起,公开透露的并购总额近1500亿,同比增长50%。对于回款期较长的电视剧产业来说,“网络观看付费模式”与“上市”对企业而言,无疑是解放了双手,可以有更多的现金流来制作新作品。
2015年新三板成为影视公司的新出口,尤其是11月“新三板分层方案”征求意见公布,新三板将挂牌公司划分为创新层和基础层,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中小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新三板实现曲线救国,预计在2016年还将有更多影视公司抢滩新三板。
综艺节目研发
2015年迎来了综艺节目大爆炸的时代,主要表现为48个上星频道有600多档综艺节目荧屏争俏,播出时长高达266万分钟,网络视频在推出自制剧的同时,网络综艺也不甘人后。自2012年《中国好声音》真正践行了“制播分离”后,综艺节目的原创权与版权瞬间扩容,不再独属电视频道。当网络文学可以成为“IP”,全产业链进行开发,同样的,综艺节目也可以成为另一个大“IP”,如蓝天下影视在操作《十二道锋味》第一季与第二季时,分别推出了爱情电影《一生一世》和专注综艺节目后期制作的大千影业;宇佑传媒在推出综艺节目《西游奇遇记》的同期推出了衍生剧《西游奇遇外传》。从数据来看,与强势卫视、网络平台、大腕明星合作是综艺节目的标配。
2015年杭州影视公司参与开发的综艺节目
电视剧创作人才成长迅速
人才是影视产业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无论是原创剧本还是改编作品,都离不开编剧的妙笔生花与职业素养。与往年相比,杭州拥有钱林森、李森祥、海飞等优秀编剧的同时,今年有更多青年编剧进入一流行业梯队,如同为西湖青年编剧联盟成员的蒋胜男与袁帅,2015年创作的剧作品冲入了全年度收视率前十,分别列第二、第三与第四位。

编剧:袁帅(西湖青年编剧联盟副会长)
电影
出击与布局
与全国电影市场的火热相似,2015年杭州电影作品数量增长迅速,在浙江省立项的杭州电影作品为53部;出品与联合出品电影上院线的共计21部,农村院线2部,环比去年增加187%,其中院线票房超过1亿的为8部,票房超过1000万的为18部,总票房为506447.2万元,其中只有两部电影票房低于100万,可以看出杭州电影市场总体而言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在杭电影公司参投作品,8部院线电影票房破亿
值得提出的是,在票房成绩的背后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各电影公司注重产业布局
2015年的影视新兵浙江宇佑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了电影《一路惊喜》与《华丽上班族》,分别取得了6872万与4747.9万票房,虽然票房平平,但成功拿到了进入电影圈的入场券,同时因拥有周迅、黄磊、陈可辛、金依萌等明星股东,对股东的作品具有优先投资权,这一点与杭州其他新公司拉开了差距。此外,长城影视也在2015年内启动电影业务,旗下新长城动漫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咕噜咕噜美人鱼》取得了近1200万的票房。
如上文提到的宇佑传媒,开启影视业务是集团公司“电子信息+文化传媒+大健康”的重要组成环节。杭州另外一家资深影视公司——华策影视在2015年电影行业上进行了深度布局:第一,加强发行业务,下半年出品的《我的少女时代》与《聂隐娘》采取的都是投资+发行的方式;第二,与国内外创作者深度合作,10月与韩国电影制作发行公司N.E.W各出资50%,创建合资公司“华策合新”,并同时启动三部“双生版”中韩合拍电影;11月敲定了与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国际制作与极光联盟影业的全面合作;12月9日华策影视入股张嘉佳所创立的时间海文化公司,将共同打造《末等生》、《地球最后十分钟》等项目;华策影视集团的种种践行是为了打造全球娱乐合伙人联盟、电影公司进入前五名、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影票房达到20亿等一系列目标,以实现电影业务的弯道超车。
2 基金新贵全面进场
2015年10月28日,韩国电影大师金基德的到来让象山小剧场成为全城最热门的地方,也将“影视+基金”的杭州嘉视年华影视推到了前台,公司旗下的“西湖晓楼”电影投资基金以三年三期的方式促进电影项目迅速推动。
在猴年新年档大展伸手的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就有杭州金融公司——金城集团的身影。金城集团旗下星辉鸿蒙文化产业基金直接参与投资,并取得了周星驰作品未来五年的优先投资权。金城集团作为一家服务新型城镇化的金融公司,其触角早已深入到影视行业,如旗下的杭州和润影视2015年推出了电影《既然青春留不住》以及星辉前两期基金投资了7亿票房电影《天将雄师》。随着中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金、小镇青年观影市场的崛起、电影票房的持续上扬,以及2015年杭州市组建了文创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了管理办法,势必将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组建文创投资基金,而基金全面进入影视产业在2016年或许会成为电影生产的常态。
与此同时,杭州电影市场也保持稳定增长。
2015年杭州电影票房为11.1亿,比2014年增长52%,高于全国增长速度4个点;观影3011.2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59.9%;场均人次27人,单座票房1万,与2014年保持一致,全国城市排名依旧位于第八位,低于第七名重庆市1.4亿。
2015年杭州分布有浙江星光、浙江时代、广州金逸、北京新影联、北京红鲤鱼、中影星美、万达院线、时代华夏、横店院线、保利万和、湖南潇湘等16条院线,比2014年新增加两条院线,分别是中影南方新干线、中影数字院线,2015年杭州市票房前三分别是浙江时代院线、浙江星光与中影星美。
在票房结构上,2015年可统计票房的影院为87家,票房超过500万的56家,超过1000万的42家,超过4000万的4家,新远国际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店)以6147.8万的票房成绩勇夺全市影院冠军。进入全国票房前100名的有三家,分别是位于第23位的杭州新远国际影城与第81位和第82位的杭州百老汇影城与杭州德纳国际影城。
网络剧
颠覆与空间
2014年10月,时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的马东在新浪财经的一场活动上表示:“当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接收内容同时表达意见已经成为一部分人群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的时候,我们就有决心只为这些人做节目,而不需要兼顾到电视的播出。”彼时,南派投资授权网络剧《盗墓笔记》每集投入达500万元,人们惊叹网络剧制作的天价。2015年6月22日,先导集上线不到22小时点击突破了亿次,爱奇艺顺势推出的付费会员可一次性观看全集的观看模式,在那个夏天掀起了一场付费台风,直接“刮倒了”服务器,让《盗墓笔记》获得了近28亿的点击量,为市场演示了一场超级IP的力量,成为推动视频网站开启会员收费与排播方式上的破冰之举。
网络平台的壮大可以说为杭州所有的影视公司找到了另外一条相同的起跑线,不少从广告、电视、主持领域转入网络剧行业的新制片人在2015年拿出了为数不少点击量超过1亿的A级网络剧。如杭州见微知著科技公司作为前端研发参与出品的网络剧《天局》、《大面曹天》均有接近1.8亿的点击量,据媒体不完全统计,现在杭州专门从事网络剧/网络电影制作的公司近20家,在这个提倡创业、网络文学发达的城市,以互联网人群为主要受众的网络剧的产业模式创新有着可期待的明天。
纵观2015年杭州影视产业发展,可以发现,市场变化频率加快,以往市场主导由政策、电视台购片、院线排片等较单一方式影响,2015年因网生视频力量崛起,或可以说90后——互联网一代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更多不可控的拐点、爆点将会以更大频率出现,或许也可以说,在互联网时代中,各位影视工作者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来源丨西湖青年编剧联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