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纪录片电影票房扑街,它的春天何时到来?
发布时间:2016-02-24
来源: 言之有范

2016年1月7日,《舌尖上的新年》电影上映,尽管有《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强大IP作为支撑,有陈晓卿作为艺术监制,有蔡澜、陈立等人作为美食顾问,再加上李立宏让人一听就饿的配音,也没让《舌尖上的新年》逃过纪录片电影这一“弱势群体”在电影市场所面临的尴尬,上映期间票房不到200万元。“叫好不叫座”是目前国内纪录片电影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最大尴尬。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也制定了一些对纪录片电影相关的帮扶措施,推动了纪录片事业的发展。纪录片电影正在回暖,虽然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困惑,但是毕竟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一、纪录片电影商业化的缘起

电影始于纪录。从世界电影的诞生之初,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影片,奠定了纪录与电影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同样,始于纪录。1922年,世纪公认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北方的那努克》在美国纽约国会大厦的首映,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电影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一直是不可否认的。

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纪录片在巨大的产业文化冲击下,走过了有起有伏的发展过程。先是曲高和寡,只被少数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小众人群所亲赖,长期处于一种孤家寡人的“边缘”时代。21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普遍影响下,随着电影的全球化、数字化、产业化及3D电影的出现,同时伴随大众需求的多元化,电影纪录片在风格性、类型性、艺术性、商业性以及娱乐性日趋完善,并多方发展。它的表现形式也有了更多的情感诉求、人文关怀的功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去影院观看纪录片视作一种时尚的文化消费。如今影院放映的纪录片和电影故事片一样已经是独立制作的个体作品。

当下,我国电影纪录片的商业化生存要比其他故事片、商业片、文艺片更加严峻。受众市场的不景气、许多外国电影纪录片和国内商业片占据了国内的主要院线屏幕,一大批制作精良的电影纪录片没有在院线的播出空间,其经济价值也就无从实现,不利于电影纪录片的良性发展。商业价值的实现,是电影纪录片赖以生存的条件、土壤。电影纪录片迫切需要打破时代的烙印,一方面,作为“纪实影像商品”这一特有属性,要继续对其艺术化的探索,另一方面,立足本土,以符合大众化的审美元素为基调进行纪录片的创作。比如:2016年1月7日,《舌尖上的新年》电影上映,尽管有《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强大IP作为支撑,有陈晓卿作为艺术监制,有蔡澜、陈立等人作为美食顾问,再加上李立宏让人一听就饿的配音,也没让《舌尖上的新年》逃过纪录片电影这一“弱势群体”在电影市场所面临的尴尬,上映期间票房不到200万元。那为什么传统意义上的纪录片总是不能“叫好又叫座”呢?

二、纪录片电影商业化的尴尬境地

1.纪录片上院线,票房惨淡由来已久

“叫好不叫座”是目前国内电影纪录片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最大尴尬。2015年,过审的纪录电影共有34部,进入院线放映的共14部,均创下了近五年的新高。纪录片电影总票房为6.9亿元。其中原创类纪录电影为8部,票房依然不景气,总计3150万。与纪录片上院线成为常态的欧美、韩国等相比,在我国当下的影坛,几乎还没有在院线放映的纪录片取得票房成功。之前,由范立欣导演的《归途列车》虽然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等多项国际奖项,但仅有的4万多元票房着实让人尴尬不已。拥有同样命运的还有《喜马拉雅天梯》,虽然有众多明星文人的力挺,但最终却只收获了1153万元票房,超过千万的票房成绩已经是纪录片电影的“奇迹”了。据统计,2014年,国内院线放映纪录片7部,总票房仅1816万元,相对中国电影市场2014年总票房296亿元,纪录电影贡献甚微。

2.排片率低到尘埃,大电影阴影挥之不去

纪录片电影一直没有成为电影票房的主力军,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排片率的问题。2013年崔永元的《超越那一天》全年放映80场,票房30万元。现在全国大约6000家影院,只有约2000家影院放映《舌尖上的新年》,有的影院安排的时间不是黄金放映时间段,越是排片少,观众看的就越少;观众少,排片量就更少,如此恶性循环,电影又不是电视片,打开电视就能看,票房低也就不足为奇了。直观从票房来说,与同时期的《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排片、票房做比较,《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占到60%-70%的排片,而作为院线不“重视”的纪录片电影,排片率只能位居国际大片之后了。如果说仅仅只是排片的问题,那为什么还是没有人买票?原因可能还出现在“大电影”这个热词上面,观众是被综艺类大电影粗制滥造给骗怕了。但凡是口碑反响热烈一点的综艺节目,都学会了把节目包装一下拍成一部综艺大电影,这种先入为主的“前设意志”让观众对《舌尖上的新年》等做工精良的纪录片电影也十分抵触。

3.付费习惯的养成依旧任重而道远

正是因为它是一部严谨的美食纪录片,反倒成为观众们不愿意付费购买的硬梗。尽管说观众的付费习惯已经得到普及,但是在大部分观众旧有的观影习惯看来,纪录片是不需要付费收看的,以往大部分纪录片都是在电视台免费观看,例如《故宫》《当紫禁城遇上卢浮宫》等家喻户晓的电视纪录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免费版的《舌尖上的中国》能引起收视热潮,而付费版的《舌尖上的新年》却要面临票房扑街的现状。同样优质的内容,同样引发共鸣,为什么大家就是不愿意花钱去看?华语纪录片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去年仍有《喜马拉雅天梯》这样的纪录片票房破千万,但也是基于题材新颖,有众多明星大V站台转发推动的结果。大部分荧屏前和观众见面的纪录片,又有多少是默默沦为炮灰的?纪录片电影的发展需要很多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有了精致的内容、卖力的宣传,那就需要培养观众的消费意识了。

三、纪录片电影的商业化之路还有多远?

1.打造精致内容,适应大众审美

在当今中国文化领域,有三种文化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即官方主导文化、民间大众文化、学界精英文化。而大众文化是最为壮观的一种,也是吸引纪录片观众进入影院观看影片的一大要素。纪录片电影要面向大众进行创作,选择一些文化味十足的题材,一方面是考虑到观众的心理,他们愿意花钱在电影院,用视觉享受来重温民族辉煌时代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这样的题材选择也更能吸引国家级的投入,充分利用政府资源,资金对于纪录电影的制作人来说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因此保守看来,纪录片电影在未来还是会保持着这一题材选择倾向。但如果一直沿用这一思路,相似的题材也会遭遇瓶颈和创作枯竭,观众也会慢慢对此失去兴趣,所以今后的纪录电影人必须不断挖掘和开拓其他类型的题材,包括科学类、艺术类、以及小人物的故事等,从平视的视角关注人和精神方面的题材。

2.创新运作模式,向商业片看齐

国内纪录片要进入商业院线主要受到两个条件的限制:一是技术条件,二是运作成本。真正想成就“大片“必须一方面与特技制作公司一起研发创作,一方面借鉴故事片的大片制作模式。电影纪录片的导演还将承担比故事片更多的工作量,中国的电影纪录片并不缺乏好的导演,缺乏的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的制片人。只有当导演和制片人配合得最恰到好处的时候,才能成就“叫好又叫座”的纪录片。此外,中国电影纪录片院线市场的冷淡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商业运作模式比较单一,优秀的纪录片电影应立足于大众化、故事化的表达,对纪录片市场以公益型和经营型为区分标准,拓宽电影纪录的生存道路,适当的运用预售、参展国际电影节、对国内院线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等多元的中外合作运作模式。

3.数量“打底”,细分市场

首先要加强纪录片的生产,当纪录片电影达到一定数量时,选择进入市场的产品会有较高质量。其次,对纪录片院线市场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有耐心做长期培育工作。此外,细分市场可能会增加像纪录片这类的小众电影进入“大银幕”的机会。以美国为例,2012年美国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片有135部,全年票房1.19亿美元,在年度市场上占1.1%,排名前三的影片票房都在2500万美元以上。这些纪录片电影题材丰富,从现实到历史,从人文到地理,各种不同的纪录片都有进入市场放映的机会。中国的纪录片的运营已经逐步从电视栏目的手工作坊时代过渡到大制作大投资的工业生产时代,未来的趋势还将转向大公司和大导演的合作制作、中外合拍制作等模式。

总之,中国的纪录电影需要市场体系的支撑,却又不能完全从属商业、政策,公共文化、公益性文化的支持也很重要。在此基础上,再去充分调动一些民营文化企业投资纪录片制作的热情。随着新一代观众群体的不断成长和更替,过去人们对纪录片形成的偏见正在逐步消解,优秀的纪录作品不断涌现,现在在小范围引起的反响将形成涟漪效应,逐步从全国的文化中心、大都市向小城市蔓延,从高知分子向普罗大众蔓延开去,纪录电影以自身极具文化意义的品质,必将在院线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