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言之有范> 正文
互联网时代旅游的新玩法
发布时间:2016-02-23
来源: 朱敏 言之有范

2016年1月18日上午,文化部“十三五”重大课题“‘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课题成果暨《“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系列丛书发布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全面探索“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现实路径的系列丛书。该套丛书从 “新型城镇化”“电影”“旅游”“阅读”“营销”“教育”等12个文化发展研究维度,全方位剖析“互联网+”战略部署下中国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模式,力图辨析在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当下与未来。

本文是《“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系列丛书之《互联网时代旅游的新玩法》的核心内容,欢迎讨论、拍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在异地的流动体验更加便捷,只要你有钱有闲,随时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或查询过旅游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了1.9亿,网民使用在线旅行预订的比例已达30%,使用手机预订的比例达到14.3%,在线旅游收入占到旅游总收入的7%左右。但相比全球水平,我国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 年全球在线旅游服务市场规模为 2840 亿美元,占全球旅游市场 31% 的份额。美国在线旅游渗透率达到70%,欧洲在线渗透率达到30%到40%。而我国在线渗透不到10%,门票渗透还不到3%。为了推进“互联网+”旅游的建设,2015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旅游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国家旅游局将形成并不断强化“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旅游的现代服务业”和“没有信息化旅游业就不可能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工作方针,坚持满足需要、量力而行,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建设、应用、管理并重,科学实用、适度超前等原则,认真负责、务实高效地推进各层级、各领域的旅游信息化。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0年,旅游信息化规划论证、系统整合、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对旅游消费、企业经营、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产业运营、事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增强。到2030年,实现让旅游业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技术武装中国旅游全行业的目标,为建设适应全面小康和初步富裕型需要的旅游业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到2050年,实现中国旅游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为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现代服务业的旅游业和世界旅游强国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和保障。

正如本书卷首所言,“一场无可逃遁的旅游变革,正呼啸而来”。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也让人性化、个性化、自由化的旅游服务成为了可企及的现实。遽然进入一个斑斓多彩、充满无限可能的旅游新世界,在新的技术基础、新的消费人群、新的发展业态的面前,我们的旅游业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才能适应和引领这种新常态?这正是本书关注的核心之所在。

《互联网时代旅游的新玩法》一书中首先将互联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提出网络——数据——共享生态圈的的三重发展境界。然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对互联网时代的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度的剖析。第一、二章从互联网旅游的历史入手,并对“互联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互联网旅游的全链探索,聚焦“互联网+”旅游的供应商、渠道商、消费者和管理者四个方面。尤其对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四章互联网+旅游的“症”与“解”,将互联网旅游发展过程中诸如数据共享、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揭示出来,并且探讨了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式。第五章畅游未来:互联网+旅游展望,从新兴技术、生产模式、新型平台、新生业态等几个层面,描绘了一幅互联网发展的美好蓝图。在最后一章,笔者从商业模式、生产规模、生态系统等几个视角,选取了世界上几家最成功的互联网旅游公司,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在成书的过程中,课题组深入行业一线,对携程、遨游、途家、大鱼等互联网旅游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书中很多案例和数据都是由一线从业者提供,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和案例的针对性。本书旁征博引、内容详实,兼具学术性和实用性,毋庸置疑,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有关互联网旅游行业的专著。

作者简介

《“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系列丛书之《互联网时代旅游的新玩法》作者

朱敏 ,博士、副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音乐、演艺产业的学术研究及教学工作。近年来曾主编《法国电影经典》、《文化创意产业前沿》、《中国城市文化消费品调查》(长沙卷)等多部学术著作,撰写了包括《音乐剧产业化的生存镜像》、《中国音乐产业缘何遭遇“寒冬”?》、《音乐节繁荣背后的价值驱动力》、《资本运营助力中国演艺产业扬帆起航》等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或参与了包括《文化部国有艺术院团改制政策研究》、《传媒娱乐产业化运营当中的策略研究》、《徐州演艺集团文化发展规划》、《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迪庆藏族自治州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十余项。

熊海峰,中国传媒大学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方向博士生,先后在知名咨询公司担任项目经理、策划总监,在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规划和乡镇文化建设等领域有近十年的咨询策划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