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产业研究报告> 正文
2014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总报告
发布时间:2016-02-14

2014年,中国经济全面迈入新常态,文创产业也迎来了全新发展时机。一方面是国家密集式出台文创产业相关政策,政策也从方向性把握逐渐向具体的产业门类深入。另一方面,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创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在此背景下,杭州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抢抓发展机遇,注重文化创新和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2014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一)产业发展概况

1、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2014年,我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607.27亿元,增长15.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高于全市GDP增速7.7个百分点,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4个百分点,占全市GDP 的比重达17.5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2010—2014我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对比表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4年,我市文创产业核心层企业实现增加值1264.28亿元,增长17.9%,占全部文创产业的78.7%;外围层实现增加值342.99亿元,增长9.1%,占全部文创产业的21.3%;核心层增幅高于外围层8.8个百分点,核心层的地位逐步增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从核心层中各行业增加值总量来看,信息服务业仍是整个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实现增加值715.64亿元,占全部文创产业的44.5%,增长25.8%,高于全市文创产业增速9.9个百分点,总量和增幅均位居第一,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66.4%;增加值总量位居第二和第三位的是设计服务业和教育培训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222.14和144.49亿元,占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3.8%和9%;文化会展业和现代传媒业齐头并进,分别增长11.2%和11.1%,增幅位居第二、第三位。

2014年杭州市文创产业增加值情况表

 

增加值

(亿元)

比 重

%

同比增长(%)

文化创意产业

1607.27

100.0

15.9

  核心层

1264.28

78.7

17.9

其中:信息服务业

715.64

44.5

25.8

          设计服务业

222.14

13.8

9.2

          现代传媒业

93.45

5.8

11.1

          艺术品业

27.98

1.7

4.0

          教育培训业

144.49

9.0

8.0

          文休旅游业

46.67

2.9

10.7

          文化会展业

13.91

0.9

11.2

  外围层

342.99

21.3

9.1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

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4年末,我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资产总计达4347.56亿元,增长29.2%,其中核心层资产总计3825.17亿元,增长32.6%;外围层资产总计522.39亿元,增长9%。分行业看,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现代传媒业位居增速前三位,资产分别增长49.5%、17.8%和17.5%;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达33.68万人,增长4.2%;其中核心层人员29.27万人,增长4.7%,占全部限额以上单位从业人员的86.9%。分行业看,文化会展业、信息服务业、设计服务业位居增速前三位,从业人员分别增长10.4%、8.8%和5%。

4、收入效益平稳发展

2014年,我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42.07亿元,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587.32亿元,增长34.5%。从全年走势来看,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2014年我市限额以上文创企业收入利润增速情况表

数据来源:杭州市统计局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完善政策平台

2014年,市级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规模达2.03亿元,共扶持483个公开申报项目。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实施意见》、《建设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政策文件。给予“基于神经科学的动漫游戏产品优化技术开发”等12个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项目共360万元资金扶持。用足、用好文创西进专项资金,2014年共有98个项目受扶持,扶持资金达2040万元。

2、加快项目建设

中国国际影视产业合作实验区(总部)、华数白马湖数字电视产业园、杭州创意设计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宋城中国演艺谷顺利开谷。第三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批市级文创园区(楼宇)和首批10家文创小镇的申报、评审与认定工作顺利完成。16家市级文创园区集聚度不断提高。

3、壮大人才队伍

落实现有人才政策,继续实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杭州影视业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国大师带徒学艺”和“青年设计师人才发现计划”等重点项目。完成首批10支文化创新团队的评审与资助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文化创意人才对接会,共提供就业岗位18100余个,达成就业协议5300余人。举办成长型文创企业家高端培训班和文创企业家孵化工程培训班6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300名。

4、创新金融服务。

杭州银行文创支行成立一年来已为200家文创企业授信达9亿元。推动省建行文创支行挂牌成立。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融易贷”基金、第六期“满陇桂雨”文创债权基金运作良好。思美传媒、天鸽互动分别在深交所中小板和香港上市,杭报集团借壳上市工作已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5、扩大合作交流

成功举办第二届两岸文创产业对接会和第十届海峡两岸高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白马湖论坛。“融—Hand Made In HangZhou”先后参展了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法国卢浮宫“文化中国”展览、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展示等活动,再次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可。组织文创机构先后参展深圳文博会、香港国际影视展等重点文化会展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三)主要工作亮点

1、杭州3家民企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经过多年的培育,杭州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门类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2014年5月15日,在中宣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上公布的“文化企业30强”名单中,民营企业有9家,杭州有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选,占入选企业总数量的十分之一,全国入选民企总数的三分之一。

2、4部文艺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连续三届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扎实开展全国、省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申报工作。11部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五个一工程”评选,占浙江省推荐总数的47.8%,首次实现七大艺术门类全覆盖。在2014年的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全市共有电影《听风者》、电视剧《焦裕禄》、《国家命运》和歌曲《同志们》等4部作品入选,占浙江省入选数量的50%,入选数量已连续三届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3、文创展会大格局业已成型

中国国际动漫节已成功举办10届,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动漫盛会,其中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285个,交易金额总138.78亿元,在办展规模、参加人数、交易金额、节展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办展质量明显提升,其中2014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完成签约项目59项,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金额达25.52亿元;首次推出“文易网”网上文博会平台,访问量与关注度累计突破200万人次。此外,中国电视剧节目秋季推介会、中国国际微电影展等交易新载体也不断涌现。

4、本土品牌“融——Hand Made in Hangzhou”项目加速走出去

从2012年起,作为杭州城市文化的挖掘、研究的重要探索,以及将非物质文化元素、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并转换成产业的杭州高端手工制造原创品牌,“融——Hand Made in Hangzhou”计划用五年时间,以13位左右来自不同领域的当代设计师为创作主体,以根植于杭州的五种传统材料(竹、丝、泥、铜、纸)为创作载体,对传统文化和手工艺进行深入探究,在力图将手工艺和众多现代生活用品跨界同时,让更多的手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目前,“融——Hand Made in Hangzhou”专题展览已先后参展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法国卢浮宫“文化中国”展览、丹麦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展示、2014台湾文博会等活动,获得了国际设计界的高度认可。

二、杭州文创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实践案例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仅能为传统制造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同时也能凭借其开放的信息、强大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分析能力,帮助文创产业打破与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壁垒,为文创产业注入更多活力、释放更多潜能。近年来,杭州依托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先后实施了“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专项工程,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积极推动文创产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为杭州文创产业发展添加新动力。本部分将选取两个实践案例,来探讨“互联网+”时代,文创企业应如何找准定位、顺势而为,转变发展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一)华策影视:拥抱互联网,加速运营模式创新与转型

面对互联网的大潮,传统影视行业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去年,被誉为“中国电视剧第一股”的浙江华策影视正式联姻百度,与百度旗下业务爱奇艺、百度游戏、百度音乐、百度文学、百度贴吧,及百度的搜索引擎、广告平台等进行全面合作。正如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认为,与百度合作并募集资金的投资战略是面向未来的,华策正逐步从过去以版权交易为主的营利模式向全媒体转型,以包括广告运营、付费收看、IP授权、衍生品、游戏、电子商务、粉丝经济等基于互联网形态的创新收入,要占到总营收的50%,才能算转型成功。

1、借力再融资,转型互联网。

当下,传媒格局对传统影视公司的冲击不言而喻。据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增至4.39亿,视频流量已经占到互联网总流量的70%以上,多部电视剧作品的互联网播放量超过10亿次,网络剧产量在2014年也预计超过2000集。

2014年10月,华策影视定增募集20亿元资金,网络剧、电影和综艺节目等内容制作业务涉及投资额13亿元,其中,拟投入4.5亿元通过批量采购适合于改编网剧的高人气网络小说版权资源的方式,打造20部以上网络定制剧,拟投入3.5亿元拟用于推出8档台网互动的大型综艺节目;此外,互联网应用开发投资额约为1.5亿元。作为迈向互联网化的国际综合娱乐集团A 股影视公司,华策此举意在通过引入战略资源及资本,全面发力综艺节目、网络剧、电影等领域,带动业绩及估值双提升。

2、借互联网思维,创新生产模式

目前,爱奇艺已与华策成立合资公司(华策持股51%,爱奇艺49%),双方约定共同投资网络影视剧及综艺节目,华策由此将可以参与广告/用户付费分成。此外,百度大数据资源将与华策影视旗下原有的克顿传媒进行有机结合,双方有望针对互联网用户定制精品内容,华策将借此深入参与全产业链,探索广告分成、粉丝经济、衍生品电商等领域。

就华策而言,百度、小米的入局所带来的最大价值便是“无形”资产——互联网思维。在华策影视构建出“多屏”+“内容平台”+“互联网全产业链”全媒体生态圈之后,全新的生产模式和营利模式将被催生出来。

在生产模式方面,一是对百度娱乐搜索入口大数据的应用。以往华策影视提供给百度爱奇艺的视频内容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是华策并不知道这些流量背后的意义,也不知道内容火爆的真正原因和用户画像。合作后,百度爱奇艺将向华策开放大数据,华策影视有机会借助搜索分析和定位,真正拥有稳定海量用户的平台,通过用户思维深度实践和用户体验持续改善,创造出真正以用户为导向的影视内容。

二是众筹。随着互联网的融入,不仅创新了整个影视业的资金运作模式,又同时从用户角度出发生产迎合大众的“全民盛宴”。众筹的背后不仅是将电影的曝光率和粉丝效应在操盘过程中极大前置,也是用户观影热情的收集和验证的过程。

3、以生产模式创新,推营利模式变革

由于华策影视在传统生产模式方面的颠覆性变革,其营利模式也随之改变。从目前商业模式看,华策影视主营收入还集中在传统电视剧版权交易方面,战略合作后华策将可能出现四点营利模式的根本变化。

一是大力开发粉丝经济,与百度贴吧、小米用户进行深度合作。赵依芳表示,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区别就是将用户转化为粉丝,转变了数百年来媒体通过销售注意力获得广告费的间接商业模式,打造了面向亿万粉丝收费的直接商业模式。华策影视将旗下艺人、剧目、演艺资源充分与百度贴吧、小米社群对接,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甚至今后的重点电影、电视剧项目全过程中,都要积极策划实施互联网运营方案,打造新商业模式模型。二是在互联网领域改变单纯的版权买卖关系,尝试广告联合运营。内容立项后,双方各投一定资金,版权共享,共同运营广告,包括贴片广告、剧目冠名、线下整合营销等,最终利润分成。三是充分开发华策影视最热门的IP作品,挖掘优秀IP的最大商业价值。同时,尝试付费点播,提升了互联网渠道的播放优先级。四是衍生品业务开发,包括:作品游戏授权、音乐版权数字化、付费阅读、实物衍生品、艺人经纪等。

透过华策的案例不难看出,通过与BAT合作,文娱产业已逐渐形成了新型的生产模式和营利模式。完成闭合生态链之后,互联网领域“赢者通吃”的理论在影视行业的效应还不得而知,但是,固守传统的企业会被排除在核心资源之外的事态已毋庸置疑。

(二)杭报集团:建设“现代传媒集群”,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运用的突飞猛进,传统媒体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受到来自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网站等新兴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的必然选择。为面对互联网挑战,顺应时代潮流,2014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提出了构建“以现代传媒集群为核心平台的城市生活服务商”的目标定位,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推进人才﹑技术﹑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构建“新媒体集群+融媒体集群+多媒体集群”的全新媒体平台。

1、起步较早,战略明晰。由于较早认识到了传媒格局的深刻变革,杭报集团成为了国内最早致力于推进网络等新兴媒体发展的党报集团之一。2000年10月,创办了当时杭州地区唯一新闻门户网站杭州网,迈出了传统纸媒“触网”的第一步;2005年,杭报集团在中国报业中率先启动数字报业战略,并尝试开展报网互动;2006年,19楼实现公司化运作;2008年,杭报集团提出“一报一网”发展模式,尝试报网融合和全媒体转型;2012年,杭报集团提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2014年,结合研究上市公司定位,集团又提出打造现代传媒集群。

2、业态显现,重点突出。经过几年发展,杭报集团已形成了包括报纸、刊物、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网络视频、户外阅报栏、广播、电视等多种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多个平台终端的全媒体矩阵。仅集团“三报一网”4家主要媒体,就运营着近40个官方微博账号、149个官方微信账号、16个移动客户端。同时还涌现一批在媒体融合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拳头产品,如营收超亿元的19楼和快房网、杭州网、杭报在线、萧山网等千万级以上营收规模的网站,城市通、无线萧山、无线富阳、掌上余杭等一批区域化移动客户端脱颖而出,形成了一定影响。其中,都市快报创办的社区网站“19楼空间”,仅仅八年时间,就从一家本地社区网站,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社区网站,注册用户从10余万激增至4620万,日均访问量超过5550万人次。

3、模式探索,转型升级。在新媒体发展势头强劲的当下,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通过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与兄弟媒体相比,杭报集团报业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增,传统纸媒的生命力得到了延续。一方面,集团积极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的做法,积极探索整合营销、活动营销的新途径、新方法。另一方面,集团报刊主业市场份额稳定,继续保持优势。集团三主报广告收入在杭城七报中的市场占有率实现逆势增长,达到70%。

4、成效初显,团队形成。各媒体相继组建了实时新闻中心、全媒体新闻中心、融媒体演播中心。2007和2009年,杭报集团连续两届入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命名的“数字出版示范企业”,2013年荣获“数字出版年度创新企业”称号。据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全国主要报业集团数字化转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杭报集团现已成为国内报业集团现有“两化人员”(数字化新媒体技术人员和数字化新媒内容制作) 最多的集团,共分别为750人和900人。

三、目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杭州文创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近年来,随着文创西进战略的实施,五县市文创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横向比较来看,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突出。比如,从主营业务收入指标来看,2014年上半年五县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实现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6.1%,低于主城区增幅9.54个百分点,占全市文创产业限额以上企业收入合计的5.72%,比去年同期减少0.3个百分点。

2、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近年来,虽然我市文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外部发展环境总体不断优化,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仍不容乐观。根据调查情况来看,由于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的不断上涨,目前,我市中小文创企业的收入与利润均出现下降,经营形势不容乐观。

3、文化消费需要提振。2013年,我市人均GDP已超过15000美元。而据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1%,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而从对比角度来看,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在30%左右,这说明我市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需要出台举措加以提振。

4、区域竞争更趋激烈。近年来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国内地区间和城市间在文创产业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比如,我们的“标兵”城市北京市最近刚刚出台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要在原来30个市级集聚区和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的基础上,着力建设20个文创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共计441.56平方公里;同时还在积极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目标是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创意城市。而一些“追兵”城市,相继出台了许多“低地价”、“地方留成税收全额返还”等超优惠政策,导致我市部分文创企业出现外流。

四、2015年杭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思路与重要举措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制订之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创产业也将呈现更多的新变化,如:文化与科技将进一步融合,形成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创业热潮推动下,文创产业将更加活跃;随着公共文化立法的进一步深入,文创产业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互联网思维的广泛运用,将为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消费等取得更多突破……因此,2015年杭州应以“创新发展、优化发展、融合发展”为主线,突出工作重点,实施项目带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质量效益,努力推动全市文创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目标

一是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以高于GDP 5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全市GDP中占比进一步提高。

二是发展贡献进一步提高。2015年,全市限额以上文创企业利润收入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限额以上文创企业就业人数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

三是项目带动进一步突出。2015年,加快杭州创意设计中心、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重点节展活动的产业带动效应进一步增强。

四是园区集聚进一步加快。2015年,全市市级文创园区(楼宇)集聚企业数量力争达到850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上交税收额进一步提升。

五是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2015年,支持3—5批优秀文创人才出国深造,培养本土优秀文创人才300名左右。

(二)重点任务

1、全力创建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实验区。以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动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实验区创建工作,积极探索促进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手段,为全市文创产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实现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目标提供新支持。

2、扎实推进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建设。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建设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抢抓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发展机遇,重点发展数字娱乐、数字传媒、数字出版三大领域和数字动漫、数字游戏等10个细分行业。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快建立重点项目跟踪、督导及信息报送机制,狠抓项目推进,为全市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推“一号工程”建设。

3、切实办好重点节展赛事活动。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四力合一,以“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市场化”为方向,切实办好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和第九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及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两岸文创产业对接会等专业活动,进一步提升办展水平与活动效果。

(三)具体举措

1、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贯彻落实《关于深入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启动全市文创产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促进全市文创产业发展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全市文创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及重点领域与区块。研究制订《关于促进文化消费的实施意见》(暂名)。根据国务院最近颁布的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优化全市文创产业扶持政策。其中,在专项资金扶持方面,加大间接扶持力度,控制直接扶持特别是事前扶持项目的比重,从严审核申报项目,进一步优化文创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2、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加快杭州创意设计中心、中国(浙江)国际影视产业合作实验区(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动高新区游戏产业集聚区、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园区)等项目落地的前期筹备与协调工作。根据全市产业招商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加大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行业首位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总部)落户杭州。

3、进一步培育企业梯队。加快研究制订支持全市中小文创企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有实力的文创企业在沪深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交易和在新三板挂牌交易,优化现有扶持政策,坚持扶优扶强,支持优势企业跨所有制、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打造一批全国领军大企业集团。加快企业数据库建设,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分析。联合有关部门,及时掌握企业登记注册变化情况。

4、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用足用好杭州银行文创支行、省建行杭州文创专营支行;办好文化产权交易所,推出文创产业转贷基金,抓好第二期“融易贷”基金和第七期“满陇桂雨”基金发行与管理工作,促进文化和金融融合。继续实施文创西进战略,推进第一批市级文创小镇培育工作。开展第四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园区与公共服务平台遴选及认定工作,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联合有关部门,积极促进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做强“文易网”平台,推进淘宝杭州文创馆(暂名)建设,促进文创和电商融合。

5、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杭州市文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课题调研。贯彻落实全市人才新政“27条”,加大对文创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依托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全国一流的文创智库。做好第三批杭州十大产业文化创新团队遴选和进企访才工作。制订实施“青年设计师发现计划”,积极推广相关部门成功经验与做法。继续抓好“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杭州影视业国际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围绕信息经济、智慧经济和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建设等主题,办好“白马湖文创讲堂”和“创意力量大讲堂”。定期举办文创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推动杭师大文创学院筹建工作。

6、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落实《关于加快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实施意见》,认定和培育一批文创“走出去”的重点企业与项目。抓好深圳文博会、米兰设计周、台湾文博会等重点会展参展组织工作,继续办好“融—Hand Made In Hangzhou”系列展览。以建设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实验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促进两岸文创产业在项目开发、人才培养、展会论坛等方面的深化合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建设,推动杭州与网络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