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上半年我市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发布时间:2015-12-22

上半年,我市文创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企业规模与效益稳步增长,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吸纳就业能力提升,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一、主要特点

1、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991.42亿元,增长19.7%,较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22%,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

2、规模与效益稳步增长

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文创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45.05亿元,增长29.2%,增幅同比提高14.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38.14亿元,增长12.1%。

3、核心层企业引领发展

上半年,规上文创“核心层”企业实现收入1500.06亿元,增长33.1%,高于全部企业3.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326.49亿元,增长12.9%,高于全部企业0.8个百分点。“核心层”企业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91.2%,较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

2015年上半年规上文创企业主要指标分层情况

 

主营业务收入

利税

收入占比(%

实绩

(亿元)

增幅

%

实绩

(亿元)

增幅

%

规上文创企业

1645.05

29.2

338.14

12.1

100.0

核心层

1500.06

33.1

326.49

12.9

91.2

其中:信息服务业

830.06

61.3

252.65

8.1

50.5

设计服务业

283.79

5.4

22.81

-5.9

17.3

现代传媒业

149.57

21.5

45.29

74.7

9.1

艺术品业

109.89

8.6

1.91

-19.5

6.7

教育培训业

8.77

14.4

0.86

-21.1

0.5

文化休闲旅游业

45.73

4.2

1.04

52.5

2.8

文化会展业

72.25

7.8

1.92

62.8

4.4

外围层

144.98

-0.8

11.66

-5.7

8.8

4、吸纳就业能力稳步提高

上半年,我市规上文创产业单位平均从业人员55.5万人,增长5.1%,增幅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文创企业平均从业人员33.2万人,增长6.7%,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文创非企业平均从业人员22.3万人,增长2.8%,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

5、大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上半年,我市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文创企业实现收入1246.83亿元,增长45.8%,高于全部企业增幅16.6个百分点。亿元以上企业收入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75.8%,较上年同期提高7.4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一千万元以下的文创企业946家,其中492家亏损,亏损面为52%。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广告业、旅行社。

2、核心层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上半年,我市规上文创“外围层”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98亿元,实现利税11.6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0.8%、5.7%,核心层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

3、部分行业有待进一步培育

上半年,我市规上文创教育培训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7亿元,增长14.4%,增幅低于文创企业整体14.8个百分点,占全部企业收入的比重仅为0.5%;规上文创文化休闲旅游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73亿元,增长4.2%,低于整体25个百分点,占全部企业收入的比重也仅为2.8%。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有待进一步培育发展。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推进文创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

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各具特色,发展较快,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的一些文创产业集聚区相比,在规模、知名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围绕文创企业文化趋同、区位因素及相互间的关联,进一步规划整合,使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并利于核心企业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文创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坚持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创产业竞争力。

2、扶持潜力行业发展

目前来看,文创产业中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上半年,我市规上文创设计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仅增长5.4%、4.2%,有待扶持壮大。我市有西湖、大运河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要高起点规划、深入系统研究,做好文化遗产旅游文章,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

3、加大中小文创企业的培育力度

我市中小文创企业数量庞大,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制约相对较多。据调查,当前文创企业最迫切的期待是加大减税力度、强化民营企业扶持政策、改善融资环境、开展技术合作等。要积极推进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搭建政府与企业的信息互通平台,促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中小文创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符合政策的情况下,灵活有效办理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