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文创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清华大学和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两岸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杭州文化创意实力居大陆城市第3。前三季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大幅领先GDP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质效稳步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及转型的重要动力。
一、 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前三季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571.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0.3%,快于GDP增幅10.1个百分点,占GDP的22.1%,比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规上文创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78.99亿元,增长33.0%;规上文创非企业单位收入合计705.23亿元,增长4.1%。规上文创企业平均从业人数33.50万人,增长5.6%。
图一:2013年以来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比重
(二)产业层次趋向核心化。
前三季度,以信息服务、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等八大行业为重点的规上“核心层”企业实现增加值1280.91亿元,增长22.9%,高于全部企业2.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81.5%,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及教育培训等三大行业最具优势,分别实现增加值734.22亿元、218.87亿元和131.33亿元,占全市文创产业的46.7%、13.9%和8.4%。信息服务、现代传媒及文化会展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29.4%、28.7%和22.3%。“外围层”企业实现增加值290.92亿元,增长9.9%,比重由上年22.6%下降到18.5%。
1-3季度文化创意产业分层增加值
|
增加值(亿元) |
增长(%) |
比重(%) |
文化创意产业 |
1571.83 |
20.3 |
100 |
核心层 |
1280.91 |
22.9 |
81.5 |
其中:信息服务业 |
734.22 |
29.4 |
46.7 |
设计服务业 |
218.87 |
10.8 |
13.9 |
现代传媒业 |
107.44 |
28.7 |
6.8 |
艺术品业 |
22.15 |
10.3 |
1.4 |
教育培训业 |
131.33 |
13.3 |
8.4 |
文化休闲旅游业 |
51.60 |
14.2 |
3.3 |
文化会展业 |
15.31 |
22.3 |
1.0 |
外围层 |
290.92 |
9.9 |
18.5 |
(三)企业效益显著改善。
前三季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利税571.60亿元,增长25.4%,实现利润448.87亿元,增长20.9%,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3.3和16.7个百分点。其中,现代传媒业利润增长71.3%,文化会展业增长48.7%,文休旅游业增长47.1%,艺术品业增长45.5%。
1-3季度文化创意产业分层利税及利润
|
利税(亿元) |
增长(%) |
利润(亿元) |
增长(%) |
文化创意产业 |
571.60 |
25.4 |
448.87 |
20.9 |
核心层 |
551.07 |
26.5 |
433.72 |
21.7 |
其中:信息服务业 |
422.04 |
23.0 |
333.70 |
16.4 |
设计服务业 |
39.35 |
2.7 |
24.75 |
-1.2 |
现代传媒业 |
76.15 |
71.3 |
68.05 |
76.8 |
艺术品业 |
5.44 |
45.5 |
1.42 |
-31.3 |
教育培训业 |
2.16 |
1.8 |
1.60 |
-0.1 |
文化休闲旅游业 |
2.93 |
47.1 |
2.00 |
77.7 |
文化会展业 |
2.99 |
48.7 |
2.20 |
69.0 |
外围层 |
20.53 |
2.2 |
15.15 |
0.8 |
(四)重点企业支撑突出。
前三季度,我市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增长态势良好,天猫、阿里妈妈、淘宝、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前十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79.2%,快于上年同期42.3个百分点;前十大企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8%,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
(五) 发展平台快速推进。
产业集聚加快。大力推进西溪创意谷等24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外桐坞江南艺术小镇”等10家文化创意小镇建设,提升园区功能,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重大会展成效显著。第九届文化创意博览会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含项目融资)金额达28.82亿元,其中现场实际成交(含项目融资)达8.26亿元;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325项,比上年增长14.0%,交易涉及金额总计1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六) 文化市场消费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书报杂志类零售额11.92亿元,增长18.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0.67亿元,增长17.3%,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升11.9和30.5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31.39亿元,增长17.3%。
二、 需关注的问题
(一) 行业发展不均衡。
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行业呈信息服务业一枝独秀格局,其主营业务收入占比51.5%,对产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2.3%,而文化会展、文休旅游、艺术品业占比仅4.3%、3.0%和7.3%,对产业增长贡献率仅为1.8%、1.2%和6.6%,这些行业中的优势企业不多,对文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及文创产业的国际化推进形成制约。
(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总体上,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企业间分化进一步加剧。在宏观经济放缓,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经营压力普遍加大。前三季度,全市规上文化创意企业中,46.7%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上年同期;规上文化创意企业亏损面达48.4%,连续两年扩大。
(三)后期增速回落压力较大。
由于阿里妈妈等重点企业上年同期基数大幅走高,大型企业对产业的拉动力将趋于减弱,而今年以来新增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较强劲新增点。
三、对策建议
(一) 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创产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信息化进程有望加速,消费结构有望加快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提升社会文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也将大有裨益。因此,需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产业先发优势,加强产业引导,做好顶层设计,根据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和主攻方向,加快提高文创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促进文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好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动漫影视、新媒体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休闲、时尚服务、建筑装潢、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特色经济领域的融合发展,由此带动产业升级;二是促进集聚集约发展,通过对文创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服务升级,增强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发展文创小镇,促进创新创意升级;三是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破除阻碍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各种壁垒,在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让高校院所和企业能顺畅地吸纳高端人才,努力使我市成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高地。
(三)推动文化市场繁荣活跃。
繁荣文化市场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助推器,要从供给和消费两方面推动文化市场良性发展。一方面要提升文化产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创新,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对外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兴领域;大力推动知识产权的法制建设,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法制环境,保护创新企业利益;引导企业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壮大网络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体验。另一方面,要改善文化消费环境。加大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向县(市)级延伸,提高社区(村)文化活动站(室)的覆盖面,并依托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促进消费结构的换代升级。
- 微信号:hangzho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