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关键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的条件下,我们朝着包容性的、以人为本和环境敏感的城市发展格局迈进。因此,我们建议建立一个新的城市发展议程,和文化完全融合在一起,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安全的、有复原力的、包容性的和可持续性的城市。
2015“文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国际大会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并通过大会成果——《杭州成果》,呼吁各政府政策制订者,更好地将文化融入到新的城市发展议程中去。

文化遗产怎么保护?文创产业如何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就在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位专家学者踊跃发言, 撞击出无数次的思想灵感火花与观点。
青年人加入进来推动城市发展
我们发现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纳入到城市规划中,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最有效的、适合于不同城市的最佳做法,但文化已被视为是一种支柱、一条纽带,来保证一个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把环境、经济等各个层面联系在一起。
在文化中,遗产是很重要的一个分支。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要用综合的方式来管理,需要聆听、尊重各方需求,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尤其要让青年人加入进来,才能进一步推动这个城市的发展。
阿娜·佩雷拉·罗德斯(葡萄牙)
公共空间的治理是对城市规划的挑战
我所在的摩洛哥,几年前曾经开过一个会议,主题也是城市规划。我在发言中,三次重申“要对城市最美的、最有代表性的空间和广场进行改建”。
因为公共空间反映了整个城市的情况,这个城市繁华的一面在这里,贫困失业的人口也会聚集在这里,对公共空间的治理,实际上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挑战。
但从另外一个积极角度来看,正因为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可以聚集在一起进行联系、交流的场合,所以通过治理,能够让城市变得更有容纳性,如这个城市充满特色,这种特色就是城市的优势、魅力、灵魂。
奈玛·拉比尔·塔格莫伍阿廷(摩洛哥)
70%的文化游客都在城市里
有数据统计,70%的文化游客都是在城市里,会破坏城市文化遗产吗?
我觉得不能将旅游视为挑战,也不应该视为机遇,而是找到平衡点,寻求可持续的旅游业的发展。这在历史文化名城中显得更加重要。
我们现在有个新的概念叫“文化旅游业”,把文化、社会、经济活动结合在一起,提供公共舞台,成为包容性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使历史城市更有吸引力、人们生活得更舒适。
克里斯汀·奥斯特(比利时)
杭州这次大会是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杭州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今后它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G20峰会明年9月将在杭州举行,这是一次在政治、经济上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我们拿什么来向这次会议献礼,拿什么来证明杭州可以委以重任?
下面就来揭开这份“杭州宣言”的面纱,对于建设我们的家园,它又能带来哪些启示?
建设以人为本、包容多元的城市
杭州有着大量的来自异国他乡的外来人口,遍布于各个行业与地区。杭城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这些外来人口的加入,如何让这些人真正融入杭州,《成果》所指出的方向值得思考与借鉴。
回溯到2002年,杭州开始拆除西湖周边的围栏,24小时免费开放环湖公园,“还湖于民”,西湖景区成为全国第一个免费开放的5A级风景区。自此,西湖开始成为各类人群欢聚的乐园,无疑杭州的这些举措是与报告的精神相契合的。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
杭州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以及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其中动漫节吸引78个国家和地区的617家企业、机构参展参会,137.29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达成签约交易、意向合作项目325项,现场成交和消费金额计148.46亿元。
杭州文博会共吸引美、英等20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及台港澳地区的2000余家文创企业和机构参展,参观人数32.68万人次,完成签约项目129项,实际成交及意向成交金额达28.82亿元。



“杭州这座城市究竟承载着哪些优秀的基因?杭州是一个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轮美奂的山水景色。


杭州有以西湖、运河为代表的世界遗产,是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代表。


杭州还是一个创业城市,正在不断创新创业,是一座学习型城市,在继承过去优秀传统的同时,也在持续地发展。

- 微信号:hangzho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