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以文化人 江干努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发布时间:2015-07-23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www.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50723_135659.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童自荣诗朗诵</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www.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50723_135720.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邱国强 摄</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www.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50723_135734.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2011年,时任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视察“一社一品”展示并题词“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乐园” (图片资料)</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www.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50723_135751.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专题发言人 郑桂岚 江干区委常委、宣传部长</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www.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50723_135805.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江干区名片</p>
<p style="text-indent:2em;">
江干地处钱塘江畔,素有“钱塘江畔金江干”的美誉,历来是一个百舸争流、商贾云集、财通八方的商埠和交通要地。目前江干区行政区划面积210平方公里,直接管辖区域10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143个社区、4个村,人口约80万。</p>
<p style="text-indent:2em;">
江干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积淀了灿烂文化,留下了皋亭观桃、丁兰桥、上塘河遗迹、笕桥古文化街、四季青碑亭、古海塘、夏衍旧居、笕桥中央航校旧址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目前全区有各级文保点和历史街区9处,而丁桥皋亭山风景区不仅是杭州北游新亮点,同时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在“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涌潮中更是孕育了“敢于负责、甘于奉献、干字当头、敢为人先”的江干精神。</p>
<p style="text-indent:2em;">
近年来,江干抓住杭州实施“城市东扩”以及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历史机遇,正在成为“城市新门户、都市新中心,浙商新高地、金融新蓝海”,实现了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比翼齐飞”。</p>
<p style="text-indent:2em;">
记者 夏琳</p>
<p style="text-indent:2em;">
记者:郑部长,您认为江干区文化建设有哪些特色亮点?</p>
<p style="text-indent:2em;">
郑部长:江干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区域文化建设,提出打造“文化强区”的战略,通过数年努力,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去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区”称号,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江干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打造家门口文化乐园</p>
<p style="text-indent:2em;">
江干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我们把“以文化人,促进人的城市化”作为区域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积极发展特色群众文化,努力提升社区文化品牌品位,推动江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是培育“一社一品”。社区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基层、最前沿的内容,而社区文化品牌则是社区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江干区以打响“一社一品”、做靓“一社多品”社区文化为抓手,积极鼓励基层文化创新,在全区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影响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文化品牌。书画、集邮、茶艺、摄影、声乐、舞蹈、太极、腰鼓……五花八门、种类齐全的文化活动项目让居民们各取所需、各得其乐,各个社区也都有了自己独有的文化品牌,如景新社区书画院成为杭州生活品质体验点、洁莲社区印学博物馆成为西泠印社书画篆刻学院社区教育点、庆春门社区成立杭州文教系统第一家集邮协会等。“文化提升素质,素质成就品质”的现代生活理念已日渐根植在广大居民心中,基层文化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是建设“道德讲堂”。“道德讲堂”称得上是老百姓身边的“讲堂”。它倡导“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做好身边小事,树好身边典型,学好身边先进”的理念,摈弃简单灌输的枯燥说教形式,使“道德讲堂”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如景新社区“道德讲堂”结合“一社一品”书画特色,自行设计制作道德寄语小礼品,送给每个参与的居民。丁桥镇明珠社区,由懂音乐的居民作词作曲,创作宣传邻里美德的《美邻之歌》,在社区“道德讲堂”传唱。我们的工作经验成功入选全省三贴近创新工作百例。</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打响钱塘江文化品牌</p>
<p style="text-indent:2em;">
江干人世代临江而居,因江而名,因江而兴,孕育了灿烂的钱塘江文化。为了更好挖掘和传承钱塘江文化,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积极打造钱塘江文化品牌,提炼了“繁华钱塘,卓越江干”的文化内涵,城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是实施江干区文化品牌战略。文化品牌是形象标识,也是综合实力展示,更是一个城区发展的引领龙头和精神气质,集中体现着一个城区发展的品质水准。我们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总目标,实施城区品牌战略,确定江干城区logo(跃动的现代潮),并深入开展形象导入、事件营销、宣传展示三大行动,同时,以《江岸》为名的江干区主题歌曲也唱响千家万户。</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是开展钱塘江系列文化活动。我们注重在活动中展示钱塘江文化品牌内涵,近年来,“钱塘江文化节”、“钱塘文萃”读书节等钱塘江系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深受群众喜爱。积极做好城市化进程中钱塘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全区有“杭罗织造技艺”、“钱塘江传说”等国家、省、市各级非遗项目35项。今年上半年,我们举办“诗意之城、澎湃江干”朗诵诗会,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立云、叶舟以及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童自荣等名人大腕出席诗会。承办杭州市民体验日暨“钱塘江文化节”,开通“走城东”体验线路,持续推出“钱塘丽人”文化季、“悠游钱塘”文博行等活动,反响强烈。</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
<p style="text-indent:2em;">
江干区自觉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创新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是推进孝道之乡建设。“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充分发挥丁兰街道作为《二十四孝》中孝子丁兰故乡的人文优势,挖掘和保留“丁兰记忆”,成立孝文化研究会,开展孝文化理论研究。整合孝文化资源,提升孝文化价值,构建孝文化教育实践体系。推进杭州孝文化展示体验馆和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开展“孝道誓言”宣誓、“孝星”评选、“孝道养生宴”等活动,带动了整个区域孝道之风的形成,丁兰街道被评为第三届“浙江孝贤”基地。</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是深化最美文化品牌。江干区在评选“江干好人”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推荐、宣传、学习、争做“最美江干人”活动, 通过开展评选“百名最美人物”、制作“百米最美围墙”等载体,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标杆、有抓手、有载体、有声势、有成果。连续四年开展“感动江干——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运用虚拟3D技术,创建宣传先进典型的互联网展示平台——江干好人馆,通过网上网下互动、线上线下融合,积极开展 “学榜样做公益”、“最美新江干人”评选等主题活动。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移风易俗除陋习,文明节俭树新风”等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文明指数测评工作连续三年在杭州城区中排名第一,实现三连冠。</p>
<p style="text-indent:2em;">
记者:郑部长,请谈谈今后江干区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p>
<p style="text-indent:2em;">
郑部长:城市是躯,文化乃魂。一座城市的发展腾飞离不开双翼:一翼是经济,一翼即文化。如今,展现在世人眼帘的江干区,已经成为一片发展的高地,文化的热土!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文化强区”建设。</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守住家门口文化。我们坚持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深化以打造“家门口”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文化品牌培育活动,以优秀品牌为示范,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活动规范、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的社区文化精品,不断扩大优秀社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运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道德讲堂等载体,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钱江新城“琴棋书画”的便利,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传播江干区家门口文化,打造家门口文化金名片。</p>
<p style="text-indent:2em;">
“琴”指的是杭州大剧院,是杭州最具现代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杭州爱乐乐团也常年在此演出;“棋”指的是中国棋院杭州分院,这是中国棋院在国内的唯一分院,设有中国围棋图书馆、博物馆等,棋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书”指的是杭州图书馆,坐落在市民中心,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画”,指的是九堡区块的浙江旺田书画城,是目前省内一座真正意义上规模最大的现代专业书画艺术城。</p>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拓展钱塘江文化。我们将继续打造钱塘江文化品牌,依托江干独特的区域区位、社会经济、发展机制和文化资源的优势,挖掘钱塘江文化品牌内涵,用品牌去贯穿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牢固坚持文化惠民与经济增长“双核驱动”,深入挖掘钱塘江文化资源,大力促进钱塘江文化与科技、旅游等重点产业的深度融合。做精做强钱塘文化活动品牌,精心组织“钱塘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依托“琴棋书画”主要文化设施均在江干的优势,打造“钱塘文化基地”,使之成为杭州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的新高地。</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三、壮大创意产业文化。文化孕育产业,产业丰富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建设。今后,我区将以“设计江干”品牌为龙头,抓住城市东扩产业集聚新机遇,依托已有产业软实力,挖掘新元素,充分展示江干在空间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领域的综合实力,使之成为引领江干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坐标。主要是形成“一带五核六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一带”:即运河江干文化创意产业带,加快江干运河沿线文创项目落地与建设,合理配置文化要素,推进旧市场改造,着力打造城东运河文创“扇面三角洲”,力争成为杭州文创版图中的核心片区。“五核”:包括杭州创意设计中心、闸弄口设计聚落、东方电子商务园、泰豪动漫广场等。特别是作为国内唯一的“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核心区杭州创意设计中心,围绕引进和培育知名文创企业,搭建一个集“产业集聚、展示交流、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省市级高层次综合性平台,今年即将开园。“六组团”:合理配置文创产业资源,重点推进新城组团、凯旋组团、园区组团、九堡组团、笕桥组团、丁兰组团等“六大文创产业组团”集群建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