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的骄傲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
发布时间:2014-12-25
<p style="text-indent:2em;">
关于工艺和艺术的高下之分,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是件铁板钉钉的事:艺术上,工艺下;艺术洋,工艺土。但结论果然可以这么武断吗?</p>
<p style="text-indent:2em;">
拿正在杭州香山文创园刘小平根雕艺术馆展出的“人间万象——刘小平漫雕作品展”做个例子。漫雕是个自创词,刘小平以漫画化、意象式的木雕来表达他的情感、思考。比如那张从耳朵处伸出一只手臂一手指天的脸,大嘴张着,取名“老天看着呢!”又如那四张凑成一圈的欢快的大脸,是“很留恋在一起的日子”。在此之前,他还发明了“扁雕”——高80厘米、宽35厘米的一件“道法自然”,抛开气度,作品最大厚度才为4厘米,手工艺对材料自然之美的追求,物尽其用,很到位。</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小平,中国木雕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首届中国十佳民间艺人。作为一个玩了二十年木雕的手艺人,他很为这手艺骄傲。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消亡,但看看中国的那些传统的手工艺,发现那条脉络就在里面。</p>
<p style="text-indent:2em;">
德国一个著名出版社的编辑曾经总结过一句话:一个民族,有好的手艺,手工业才会好;有好的手工业,轻工业才会好;轻工业好,重工业才会好,它的精密工业才好。他说的是德国的工业,但德国同样是一个盛产艺术的国度——重要的是,从传统中找到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