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第220号洞窟“搬”到浙大
发布时间:2014-11-12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1112_084719.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壁画最高精度达到900亿像素 人物毛孔清晰可见</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1112_084737.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科研人员在现场讨论</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1112_084754.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敦煌复制洞窟细节图</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1112_084812.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敦煌复制洞窟图1</p>
<p align="center">
<img align=""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1112_084829.jp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text-align: center;">
敦煌复制洞窟图2</p>
<p style="text-indent:2em;">
2012年11月,快报曾报道“浙大想通过高科技手段,完整复制一个敦煌洞窟,让大家在杭州就可以欣赏敦煌壁画。”现在,这个梦想已成真。</p>
<p style="text-indent:2em;">
今天,敦煌莫高窟第220号洞窟的复制品,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特展《原真记忆 浙大·敦煌》上亮相。足不出户,你就能感受到遥远敦煌壁画艺术的神奇与魅力。</p>
<p style="text-indent:2em;">
身临其境的视觉享受</p>
<p style="text-indent:2em;">
浙大紫金港校区西面,是正在建造的新校区。一片旷野中有几幢小房子,这是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牵头建立的浙江省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试验基地,有关敦煌莫高窟精美壁画的复制研究,就在这里举行。昨天的特展向媒体先行开放。</p>
<p style="text-indent:2em;">
对于浙大与敦煌的渊源,现场展板上有文字介绍:浙大与敦煌,有着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敦煌研究院的首任院长,被尊称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早年就读于浙江甲种工业学校(浙大前身),一生与浙大关系深厚。而敦煌研究也是浙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在海内外学术界有很大影响……</p>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刁常宇副教授,带着记者们走进了复制的敦煌第220号洞窟——它与真洞窟一样大小,洞窟里面的画作、色彩,甚至被侵蚀的墙壁,都与原来的洞窟一模一样。走进洞窟中,斑驳的墙壁,精美的壁画,无不透露出岁月的沧桑,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p>
<p style="text-indent:2em;">
现场还播放了科研团队制作的一段《原真记忆》短片,影片投射在8米高的巨大屏幕上,随着悠扬的音乐,画面从敦煌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漠,切换到了敦煌莫高窟。科研团队用高精度摄影拍下来的壁画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给人很震撼的视觉享受。</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刁常宇副教授说:“敦煌壁画是非常娇贵的,当游客过多在洞窟内聚集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汽等达到一定浓度时,都会对壁画产生危害。由于气候变化,游客量增加,这几年,敦煌壁画的老化速度正在加快。科学家们担心不停的老化会让壁画消失。</p>
<p style="text-indent:2em;">
“浙大科研团队现在在做的事情,就是利用科技手段,尽可能原样保存敦煌莫高窟。复制的洞窟,跟原来的几乎一样,但不同的是,这个洞窟因为用特殊材料制成,不再害怕光照和氧化、也不会变色,还可以重建,人们可以不停欣赏它,亲近它。今后这样的洞窟会越来越多,向更多人开放,让更多人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世界先进的拍摄设备</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刁常宇副教授说,2010年,浙大就与敦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敦煌文化数字资源库,共同完成60个洞窟所有壁画的数字化工作。通俗地讲,就是把壁画都拍照保存下来。</p>
<p style="text-indent:2em;">
敦煌洞窟数据采集,总共动用了6个摄制组、6个图像后期处理组。科研团队在四年时间里,每年投入超过10个月,经历了当地最冷的冬天和最炎热的夏天,一共采集了敦煌60个洞窟的全部数字信息,拍摄了50多万张照片,容量有15个TB大小(15个TB,相当于1.5万多G大小的容量)。</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刁常宇说,为了拍摄壁画,浙大研制了一套世界先进的壁画拍摄设备,这套设备能自动拍摄壁画,大约15秒钟一张照片,一格一格拍摄画面,最后拼成一张完整的壁画图片。每一张壁画由成百上千张照片组成,图片最高精度达到900亿像素。</p>
<p style="text-indent:2em;">
900亿像素是怎样的效果?刁常宇解释,如果用2亿像素拍摄一个人全身照,照片可以清晰呈现每一根头发,900亿像素精度就更高了,人物的毛孔都清晰可见。</p>
<p style="text-indent:2em;">
最大的一张壁画,照片文件达到了60G。这样的采集精度,可以打印出跟原来壁画一样大小的图片,展现壁画的每个细节,比如画的色彩、纹路、笔锋等。</p>
<p style="text-indent:2em;">
洞窟是怎么建的</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刁常宇以第220号洞窟为例,解释了复制洞窟的大致原理。</p>
<p style="text-indent:2em;">
第220号洞窟,色彩丰富,艺术价值很高。四面墙加上洞窟顶部的壁画,一共有150多平方米,科研团队共拍摄了三千多张照片,精度都很高。</p>
<p style="text-indent:2em;">
图片拍下来之后,要进行拼接。因为洞窟本身不平整,采集下来的壁画图片也是不平整的,这么多照片拼接成一个完整图片,是一个很大的难题。</p>
<p style="text-indent:2em;">
为此浙大开发了专门的壁画数据处理软件,运用软件,能将拼接起来的图片的偏差,做到最小,能够做到将100米长度的壁画,整体表现偏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p>
<p style="text-indent:2em;">
浙大同时也有相关的软件,处理照片的色彩,复制的照片色彩与原来壁画的色彩的相似度,高达95%以上。</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电子图拼制完成之后,科学家将敦煌墙上的壁画,打印在一种特殊的宣纸上,这种纸可以抗氧化,抗暴晒。这是壁画的原形。</p>
<p style="text-indent:2em;">
同时,科研团队根据原来第220号洞窟的三维数据,搭建好一个复制的第220号洞窟的建筑,尺寸、形状一模一样。洞窟内壁先刷一层泥层,再上一层白灰,最后粘上打印好的宣纸。复制的第220号洞窟就诞生了。</p>
<p style="text-indent:2em;">
仿真重建更多敦煌洞窟</p>
<p style="text-indent:2em;">
刁常宇说,今后浙江大学将与敦煌研究院联手复制,仿真重建更多敦煌洞窟。除了部分敦煌莫高窟的洞窟会被复制出来,更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会以高精度图片的形式,放在网上供大家欣赏。或者将复制下来的图像,通过巨幕投影仪投影出来。</p>
<p style="text-indent:2em;">
《原真记忆 浙大·敦煌》特展目前只针对浙大师生开放,浙大紫金港新校区,将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今后敦煌莫高窟的相关作品,都会在这里对外展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