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产动漫《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领军周末票房
发布时间:2014-08-11
<p style="text-indent:2em;">
8月8日,由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人气武侠CG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在万众期待中全国公映,一上映就连创三项纪录:首映当日票房达到1278万,累计票房1321万,成为暑期中国动画电影首日票房冠军;击败《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等同档期电影荣登当日票房冠军;动画武侠第一次打败了真人武侠,《秦时明月》成功逆袭早一天上映的真人武侠影片《绣春刀》,在排片率低3%的情况下反而胜出《绣春刀》近400万票房。随着电影热度不断飙升,杭产3D动画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已成为8月电影市场中无可争议的票房黑马。众多网友评价电影为“国产动画良心之作”、“唯一一部看完还想再看一遍的国产动画!”</p>
<p style="text-indent:2em;">
其实,这部被业界称为“华语武侠CG电影巅峰之作”的动画电影作品,早在上映之前就累计了极高的人气和关注度。如今提起“秦时明月”,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已经不是儿时的古诗“秦时明月汉时关”,而是《秦时明月》系列动画、小说,甚至游戏。《秦时明月》总导演、总编剧、总制片沈乐平的初衷便是将其做成“伴随一代人成长的动画片”,从第一部系列动画片面世到七年后的电影上映,当年的“秦迷”如今已经成家生子,携家带口全家观影,“秦时明月”已经成为了国内一代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国产动画品牌。</p>
<p>
<strong>突破国漫“低幼”藩篱</strong><br />
<strong>开启中国青年动画电影之路</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2em;">
纵观当下,不论是国产动画片还是动画电影,大多将观众定位于“低幼”年龄层,成年家长陪同孩子观看;从小看动漫长大的80、90后观众则“无人问津”,年轻观众们一边吐槽国产动漫低龄化,一边也期待能看到本土的优秀动漫作品。据影院数据统计,《秦时明月》观影人群从7岁至35岁不等,其中2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据大多数,不过令人惊讶的是超过35岁的观众也不在少数。杭州一家影城的影院经理感慨:“之前我们一直以为看这个电影的会是小朋友,没想到电影上映之后大部分看电影的都是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而且好多是要在黄金时段观影的。”《秦时明月》作为“国产动漫第一品牌”,正逐步向国外的成熟漫画水平迈进,正式开启中国青年动画电影之路,业已具备和日本动漫一比高下的实力和人气。</p>
<p>
<strong>突破“单向式”接收陈规</strong><br />
<strong>弹幕开启观影体验新时代</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秦时明月》电影上映之前,“弹幕”还只是活在网络世界、二次元人群中的一种小众的看片和社交方式,很多年轻观众在观看网络视频时边看边评,发表的评论在视频上实时滚动,从屏幕飘过时效果看上去像是飞行射击游戏里的弹幕,此种效果因实现了大家一起实时“吐槽”而大受欢迎。此次《秦时明月》电影全球首创,将“弹幕”引入影院,在全国12个城市推出了100场弹幕专场连映活动。当影厅荧幕两侧的墙上飞满了观众的吐槽文字时,无数人惊叹“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玩!”围绕秦时明月掀起的这股“弹幕”风潮,引发热议。如“传统观影模式受到巨大挑战”、“互联网模式与影院结合”、“吐槽文化的蔓延”、“影院变成社交互动场所”纷至沓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突破“单向式”接收陈规,观众可以直接在现场参与影评互动的观影模式,将开启影院观影体验的新时代。</p>
<p>
<strong>突破国产动画电影夜场桎梏</strong><br />
<strong>国漫革命性“白加黑”良性排映</strong></p>
<p style="text-indent:2em;">
长期以来,国产动画电影的排片档期主要集中在白天,很少“出没”在晚间黄金时段,而这也是不少国内动画电影虽然口碑不错,但票房惨淡的直接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其背后的原因,是公众长时间对“国产动画只有低幼”的“信任危机”。而为了保证效益,影院普遍采用最保守的排片方式,真人大片总是能获得很好的上座率,没必要冒更大的风险排国产动画电影,这使得国产动画电影更无法与真人电影同台角力。随着《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票房与口碑的双飙升,全国各大院线的排片率由首日的12.27%急升至14.5%以上(统计截止至8月9日12:00,此数据仍在上升),总排片率直逼明星大腕云集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晚间档排片率均大幅提升,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排片传统,不再局限于全日场、全夜场的尴尬局面,革命性的进入“白加黑”的良性排映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