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大洋:“庭院文化”热农家
发布时间:2014-07-16
<p align="center">
<img alt="" border="0" src="http://0571ci.gov.cn/upload/editor/images/20140716_135257.jpg"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text-indent: 2em">
女扮男反串表演说唱“五水共治”。</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山连山来水湾湾,美丽大洋建南村,拆平鸭篷和猪圈,彻底根治污染源。”“来,大家快来,象棋比武开始喽!”“今天,我给大家讲个范仲淹为官的故事……”听到这些歌声、吆喝声,你别搞错,这不是在舞台演出,也不是在文体活动室搞活动,而是建德大洋镇开展的“百姓庭院文化”活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该镇根据村民兴趣,动员百姓聚集在农户庭院举行文体活动。每天傍晚6点后,新源村农户的庭院特别热闹,原来镇文化站组织5所学校的音乐老师来农户家指导文化活动。孙红英家的庭院有六七个中年妇女,“咚锵咚锵”地敲打着军鼓,大洋初中程娉老师手把手教她们如何正确敲击乐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方月娟家的庭院有10人在快板说唱“五水共治”,全是清一色60岁以上的老太太,女扮男反串表演,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鲁宝富家“戏曲联唱”、仇建生家“阅读书籍”、范国良家“故事范仲淹”……</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说起“庭院文化”的由来,大洋镇文化站负责人说,新源村总人口有2504人,12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仅1000余人,是个典型的空心村,村里留守老人、小孩多,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每个自然村里农户居住都比较集中,房前屋后,一家紧挨着一家,院子连着院子,茶余饭后,隔壁邻居、老少爷们,只要谁一吆喝,老的聚一堆,少的玩一起,根据爱好、年龄等自发聚集开展唱歌、跳舞等活动,于是大家想到了开展“百姓庭院文化”活动,在庭院进行书画置挂、图书架陈列等文化景观布置,开展书籍阅读、下棋、朗诵等健康文化活动,或开展小品、相声、说唱、排舞、越剧等小型表演活动。</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庭院文化”在新源一启动,鲁塘、河源、建南等19个村也陆续组织开展起来。如最偏远的河源村常住人口只有五六百人,居住分散,都是老人和孩子,平时晚上连个跳排舞的人也没有。年轻的村文化员何凯把全村人进行兴趣分组,卢老太太在自家庭院带头跳起了排舞,没过几天,跟跳的人一下子多起来……</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庭院文化活动,愉悦百姓心身”,大洋镇根据现状创新开展“庭院文化”,并进行引领、导向、培育、扶持和激励。如开展价值观引领,抵制低俗、赌博等不良活动;在庭院环境上倡议书画、花卉盆景、根雕等艺术品装饰美化;邀请不同文体艺术老师、专家上门指导,开展走亲式交流互动;从院落环境、文化情境、活动组织、特色程度、规模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庭院文化户”星级评比奖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百姓的喜爱和夸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