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动漫节
发布时间:2014-05-08
<p>
2005年动漫节犹在眼前,2014年国际动漫节已落下帷幕。一转眼,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走过整整十年。中国著名漫画家黄玉郎一语道出杭州这十年的努力:“十年前的动漫节和香港比还有差距,但到了第十届,杭州下了功夫,动漫节办成了世界第一。”</p>
<p>
动漫节潜移默化影响了无数人,牙牙学语的孩子、青春无敌的学生、西装革履的上班族,甚至连动漫之外的房产公司都深受影响,漫画家慕容引刀有这样的故事:“之前杭州地产公司找我合作,希望能运用我笔下的动漫形象来推动企业宣传。一般企业找代言人都会想到当红明星,很少会想到漫画主角的方式,至少在其他地区还没有遇到过。这一定是跟杭州的良好氛围有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这样新鲜有趣的方式,顺理成章地传递着文化……”</p>
<p>
杭州动漫十年,硕果累累。但它没有仅仅停留在一次以动漫为名的“集体狂欢”上,而是抓住中国动漫产业进入大发展的良机,擦亮动漫节的“金字招牌”,依托动漫节独特平台,点燃了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引擎、螺旋式上升……随着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动漫节成功举办,其影响不断扩大、成效逐步明显、品牌日渐打响,中国国际动漫节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动漫的传播热度和传播效果。正如《人民日报》评价:“中国国际动漫节给国内动漫文创产业带来不少启示。”</p>
<p>
<strong>印象一:从本土文化走向世界</strong></p>
<p>
十年前,中国动漫年产值只有80亿,而2013年的数据呈现中国动漫年产值已经快速增长到987亿。电视动画片的创作经历了2011年近400部的高峰后日趋稳定,表明整个产业由求多到更加注重质量的转变。</p>
<p>
曾经入榜中国国际动漫节第二届动漫新锐榜的深圳华强数字动漫、《熊出没》导演刘富源说:“杭州动漫节能坚守支持原创作品阵营,让本土文化放大到世界,为原创品牌走出国门提供了机会。”伴随着中国国际动漫节成长起来的他坚持原创之路取得成功。中国国际动漫节在中国动漫行业原创发展之路上功不可没,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p>
<p>
<strong>黄玉郎</strong></p>
<p>
<strong>中国香港著名漫画家</strong></p>
<p>
第一届动漫节,当时的举办水平和香港比还是有一些差距,到了第二年我觉得差不多了,第三年就完全超越了,到了今年这届,看着众多参与动漫节的市民,让我觉得感动。杭州这十年下了工夫,动漫节办成了世界第一。</p>
<p>
<strong>姚非拉</strong></p>
<p>
<strong>知名漫画家、夏天岛工作室创始人</strong></p>
<p>
动漫十年,推出了中国国际漫画展。漫画有人买了,原作有人买了,漫画渐渐被大众接受了,中国漫画家总算有“盼头”了。</p>
<p>
<strong>艾德·德罗什</strong></p>
<p>
<strong>世界动画协会主席</strong></p>
<p>
当选世界动画协会主席的第一任期,第一次出席国外展会就选择中国国际动漫节。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相当惊讶于动漫节的规模竟然如此之大:我本来以为这大概是个热闹的节日而已,但看到的场景超乎我的想象。希望中国的动漫产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好,让我们也能在国外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p>
<p>
<strong>蔡志忠</strong></p>
<p>
<strong>中国台湾著名漫画家</strong></p>
<p>
我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住在杭州,所以在台湾的新闻上有写:我生于台湾,老死于杭州,葬于少林寺。我来杭州是来奉献一生的。</p>
<p>
<strong>刘富源</strong></p>
<p>
<strong>深圳华强数字动漫、《熊出没》导演</strong></p>
<p>
2009年第一次来杭州动漫节,今年是第四次。杭州动漫节不完全依靠市场运作,能坚守支持原创作品阵营;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专业性高级论坛,让本土文化放大到世界,为原创品牌走出国门提供了机会。</p>
<p>
<strong>慕容引刀</strong></p>
<p>
<strong>中国著名漫画家、刀刀狗之父</strong></p>
<p>
随着动漫节的举办,杭州的动漫市场不断拓展,开创出很多前所未有的合作方式,也赋予了漫画家们更多机遇。比如之前杭州的地产公司找我合作,希望能运用我笔下的动漫形象来推动企业宣传。一般企业找代言人都会想到当红明星,很少会想到漫画主角的方式,至少在其他地区还没有遇到过。这一定是跟杭州的良好氛围有关,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这样新鲜有趣的方式,顺理成章地传递着文化。</p>
<div style="page-break-after: always">
<span style="display: none;"> </span></div>
<p>
<strong>印象二:树立中国动漫风向标</strong></p>
<p>
“斑斓奇幻动漫,活力热力人气,中国国际动漫节给国内动漫文创产业带来不少启示。”《人民日报》给予中国国际动漫节极高的评价。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对于中国国际动漫节怎么看,媒体都作出不少客观的评价。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说。</p>
<p>
《人民日报》</p>
<p>
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落幕,15.5万人次,仅5月1日当天的客流量,已刷新动漫节有史以来最高纪录。斑斓奇幻动漫,活力热力人气,中国国际动漫节给国内动漫文创产业带来不少启示。</p>
<p>
中新社</p>
<p>
杭州动漫十年磨一剑,一系列数据都证实,刚刚闭幕的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无论是办展规模、参加人数,还是交易金额、节展效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树立起中国动漫行业的风向标。</p>
<p>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p>
<p>
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浙江杭州举行,首次设立动漫游戏综合展区,运用体感技术让动漫与观众互动起来,本届动漫节共举办53项活动。</p>
<p>
新华社</p>
<p>
第10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圆满落下帷幕。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602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参会参赛,136.2万人次参加了动漫节的各项活动,创下历史新高。随着西藏自治区组团参展,动漫节也首次实现了全国所有省区市的参展企业机构全覆盖。</p>
<p>
《光明日报》</p>
<p>
动漫节是大气、开放的盛会,向所有热爱动漫的人敞开怀抱,践行着“动漫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以文化品位为基础的生活追求,是动漫发展成为杭州重要经济产业的根本人文基础,也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而休闲中所萌生的头脑创意,又是现代文化创意这棵青春之树的胚芽。为此,杭州市的“动漫之都”似乎找到了量身打造的终极理由。</p>
<p>
<strong>印象三:动漫盛会成为人民节日</strong></p>
<p>
“五一假期哪里去?去逛动漫节吗?”这是不少杭州人假期前的寒暄话,如同“你吃饭了吗”一样正常。</p>
<p>
十年,动漫节已经与杭城市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当年喊的那句口号“动漫我的城市,动漫我的生活”似乎已实现。</p>
<p>
人们发现一些现象在悄悄改变:十年前,国外动漫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十年后的今天,国产动漫后来居上;十年前,场馆都是纸质海报,十年后,手机二维码扫扫就能买东西,各种高科技夺目绚丽让人目不暇接。十年,动漫节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p>
<p>
已经走过10年的杭州国漫,作为行业边缘人物终于去了一次,这次是去中国COSPLAY超级盛典当评委。终于理解了,中国第一动漫展果然名不虚传,高大上样样体现,杭州对于动漫展的关心程度基本就是和上海建设经济中心一样了,白马湖就是专门为国漫所开辟的,各种资源投入其中。网友Jimmy</p>
<p>
其实从2009年就和小伙伴们参加国漫了,一直感谢杭州市政府@中国国际动漫节提供这么大的舞台给我们展现自己的青春,每一次无论什么结果都有巨大的收获!</p>
<p>
网友“ME_秘密结社_WE:且”</p>
<p>
一路上听到人们都在说漫展,“是从漫展回来的吧”“是去漫展的吧”,这样的氛围真心很感动,我爱的被世人知晓的中国国际动漫节!</p>
<p>
网友N_Ann倪阿凝</p>
<p>
国漫,已经十年,是我去得最久的漫展也是最早的,第一届十年前,我便去了,那时候还在幼儿园,蹦蹦跳跳沉寂在动漫片的快乐,那时候的主持人、小徽章、冰棍还那么清晰。第二年,我玩到脱力。第三年,因为快闭关了在塞着车的高架上望着会展哭。第四年,因为没有能买成“翅膀”在会展外和家人发脾气……</p>
<p>
网友kujou_pek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