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简介 文创资讯 信息公告 政策法规 展会活动 创意空间 创意精品 行业矩阵
您当前的位置 :创意天堂 > 文创资讯> 正文
浙江文化志愿服务体现“四化”
发布时间:2014-04-1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p style="text-indent: 2em">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求改变政府单一供给文化产品的方式,实现由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广大公民共同提供。文化志愿服务一方面丰富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弥补了政府财政支出方面的不足,撬动了无限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共文化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使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实现政府善治。正如英国学者戴维&middot;博伊尔所说:&ldquo;如果没有普通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贡献时间和精力,政府仅凭制定规范和标准难有任何作为。&rdquo;</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年来,浙江文化志愿服务快速发展,构建了从省到社区的五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形成了3万余人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笔者认为,浙江的文化志愿服务在发展中体现了&ldquo;四化&rdquo;。</p> <p style="text-indent: 2em"> 专业化。与其他志愿服务不同,文化志愿服务更强调志愿者能够提供文化艺术方面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服务。近年来,在浙江省各地都开展了具有针对性、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如:海盐县的文化志愿者消防护卫队,深入文化娱乐场所开展消防逃生演练,为群众讲解消防知识,传授灭火技能;三门县通过建立文化志愿者档案,甄选储备视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化宣传三大类别的文化人才,按需组团,为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服务;杭州市拱墅区与高校联盟,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培训千名文化志愿者,着力提升文化志愿者的专业能力。</p> <p style="text-indent: 2em"> 社会化。近年来,文化志愿服务也越来越体现出社会化的趋势,在很多地区,群众自发组成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这当中既有普通社区居民,也有在职的文化系统干部。如杭州半山镇的露天电影放映队,是由社区居民组建的,每周播放两次免费露天电影,不仅为居民带来了欢声笑语和文化气息,也为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域增添了社会管理方面的新思路。</p> <p style="text-indent: 2em"> 均等化。文化志愿服务促进了优质文化资源的流动,让文化的阳光覆盖到基层、农村、偏远地区。文化志愿服务不仅靠民间自发,政府和相关部门搭设平台更为必要。比如,近两年,浙江省文化馆&ldquo;耕山播海&rdquo;免费培训系列活动,直接面向浙江欠发达的18个山区和海岛县市培训基层乡镇和农(渔)村的文艺骨干;衢州为留守儿童认领&ldquo;文化微心愿&rdquo;,通过媒体和腾讯微博等平台,发布征集和招领信息,通过认领一本小说、认领一张电影票等&ldquo;文化微心愿&rdquo;,关注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标准化。浙江文化志愿服务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从自发到规范,逐渐走向标准化服务。如:杭州市下城区近年来出台了文化志愿者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在人员吸纳、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方面设定标准,以&ldquo;文化志愿者总队&rdquo;为平台,充分发挥8个&ldquo;街道文化志愿者大队&rdquo;及72个&ldquo;社区文化志愿者分队&rdquo;的功能和作用,为社区文艺群体开展各类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提供了人才要素和智力支持。杭州市江干区采取&ldquo;公益银行&rdquo;来量化文化志愿服务考核机制,通过社区服务站设立&ldquo;公益服务储蓄所&rdquo;,把志愿服务证和公益时间卡结合统一,记录文化志愿者的服务时数,并转化成&ldquo;公益时间&rdquo;。每位文化志愿者的&ldquo;公益时间&rdquo;既可作为考核、奖励的依据,还可以在志愿服务站的统一协调下进行互相抵扣,换取街道统一提供的文化活动及服务,表现突出的,也可以享受街道文体中心提供的体育健身、文艺娱乐、教育培训等资源的优惠或者免费服务。这些新的规范和管理方式使文化志愿者的考核、激励和表彰有了标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