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对台文化工作暖流涌动
发布时间:2014-03-27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浙江作为文化部最早设立的对台文化交流基地之一,十分重视文化交流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日前告诉记者,浙江省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将“发挥浙江省对台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培育和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扩大两岸民众心灵沟通”的“文化交流连心计划”列为浙江对台交流工程中的“八大行动计划”之一,并把“台湾·浙江文化节”确定为20个品牌项目之首。浙江省文化厅申报的“浙江省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和杭州玛瑙寺连横纪念馆”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的项目,目前已获文化部批准。</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浙江已连续7年在台湾举办“台湾·浙江文化节”,着力将其打造成对台文化交流的知名品牌。以2013年5月在台湾举办的第七届“台湾·浙江文化节”系列活动为例,最大的亮点是两岸携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由浙江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共同筹划、联手打造推出了新编昆曲《范蠡与西施》,受到业内人士的赞誉、岛内民众及青少年的热烈追捧。“两岸近百名演职员参与创作演出,在岛内巡演了7场,还在台北、中坜、嘉义、高雄、台南等地11所大中学校举办昆曲文化讲座,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浙江昆剧团团长林为林回忆起当时的盛况仍不免激动。除了新编昆曲《范蠡与西施》,温州工艺美术精品展、永嘉大师“证道歌”版本与书画名家作品展、南戏印记——精品折子戏专场等展示浙江温州戏剧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品牌的活动也吸引了两岸各界知名人士。</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浙江省文化厅外事处负责人官明介绍说,浙江作为首个主宾省,2013年11月应邀参加由文化部与台湾商业总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展示浙江传统工艺魅力和文化产业新气象。展览为期4天,共接待岛内观众10万余人次,现场成交额达866万元人民币,意向交易额1875万元人民币。</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据了解,文化部于2013年创设“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这一新品牌后,浙江立即组织了系列代表性文物和非遗项目参与其中,为岛内民众带去文物展览弘一法师·丰子恺护生画集特展、天工遗风——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民乐组曲《山水化境——富春山居图随想》音乐会、浙江婺剧演出等,覆盖台北、台中、台东、高雄、台南等县市。</p>
<p style="text-indent: 2em">
近年来,浙江立足对台文化交流的资源优势,注重民众间的互动和双向交流,并不断创新形式,调动各方力量,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例如,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多次应澎湖、金门两县文化局之邀,赴台演出;浙江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与台中市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2013台中市大墩美展文化交流展”;浙江歌舞剧院“彩蝶女乐”和台中市琼瑢舞蹈团联合上演“台中艺象·美感浙江”;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手筹划并将于2014年推出“恐龙蛋特展”;台湾昆剧团邀浙江义乌婺剧团赴台合演折子戏专场;浙江紫凤鸣乐女子乐团赴台商演,而两岸人气超旺的排舞也成了民间文化交流的新项目。</p>
<p style="text-indent: 2em">
杨越光表示,浙江将围绕中央对台工作大局,继续深入挖掘本省对台工作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建设,促进浙江对台文化工作更上一层楼。</p>